1950年10月7日,中央決定出兵抗美援朝,確定彭德懷掛帥出征。毛主席親自在家設宴餞行。
彭老總來到院子裡,主席迎上前,兩雙大手緊緊地握在一起。幾十年的革命友誼,一切盡在不言中。
彭德懷說:“主席好!”毛主席說:“路途勞累,彭老總一路辛苦了!”
毛岸英走過來:“彭叔叔好,您來北京一定有大事,如果是抗美援朝上前線打仗,有我一份哦。”
彭德懷拍著毛岸英的肩膀說:“岸英長成大小夥了,真快啊。你這個參加過二戰、打敗過希特勒的中尉也想去啊?你的現代化作戰經驗還是很豐富的。不過……”彭德懷說話時明顯猶豫。
毛主席打斷了毛岸英的話,“有話隨後談,先吃飯吧。”陪著彭德懷進了小餐廳。
餐桌上已經放好了菜,辣椒炒肉、辣子魚、臘肉,彭德懷一看全是湖南家鄉菜,忙招呼毛岸英坐下一起吃。
毛岸英說:“我在後面吃。”說完退了下去。
毛主席給彭德懷一邊夾菜,一邊說:“現成的飯菜好吃啊,打仗也一樣。同美帝打仗一定很艱苦、很危險,但是無畏的人面前必有路。”
彭德懷說:“關鍵是要打勝。如果打敗了,大不了我們再回山溝裡晚解放幾年。
我也不服他們,得打掉他們的囂張氣焰。”
毛主席說:“你想過如何戰勝他們麼?”
彭德懷說:“發揮我軍政治優勢,抓住美軍驕兵必敗的心理,最後打敗敵人。”
毛主席說:“彭老總講得好啊,關鍵時刻還得靠彭大將軍。”
彭德懷說:“主席不是講過,你打你的原子彈,我打我的手榴彈,你打你的,我打我打,不能被美軍嚇破了膽,還是要主動出擊。”
此時,岸英進來了,端上了兩碗稀飯,主席說:“岸英,你不是要和你彭叔叔去朝鮮打仗嗎?”
毛岸英說:“是啊,我剛才見彭叔叔時就說過了。我再次宣告,我要去朝鮮戰場打美帝。”
彭德懷看了看毛澤東,說道:“主席,這是去打仗……彭德懷從內心裡不想讓上毛岸英上戰場。”
毛岸英1936年從上海前往蘇聯,闊別父親19年,1946年1月,才回到延安與父親相聚。
毛岸英8歲隨母親楊開慧坐過牢,還曾在上海街頭流浪過,之後去了蘇聯學習。
在蘇聯衛國戰爭最艱苦的階段,他用流利的俄文給斯大林寫了一封信,要求上前線殺敵。
他給斯大林說,他在蘇聯學習了5年,愛蘇聯就像愛中國一樣。
他不願看到德國法西斯的鐵蹄蹂躪蘇聯領土,他要替被殺害的蘇聯人民報仇。
毛岸英先後在列寧軍政學校和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畢業後獲坦克中尉軍銜,還參加了蘇聯大反攻。
他在戰場英勇殺敵,穿越東歐幾個國家,立下了赫赫戰功。在毛岸英回國時,斯大林專門接見了他。
臨別時,斯大林送給他一把手槍以作紀念。這是對他參加蘇聯衛國戰爭的最高獎賞。
彭老總不想讓毛岸英跟著去,是有理由的,作為毛主席與楊開慧的長子,彭老總知道毛岸英經歷了太多的生死考驗,這個孩子太不容易了。
主席說:“老彭啊,就讓岸英跟著你上戰場吧,好好鍛鍊鍛鍊,你還是帶上他吧。”
毛岸英說:“彭叔叔,您就帶上我吧,我要當您的兵,一定服從指揮。”
彭德懷笑著說:“好吧,你這個岸英,既然你爸爸同意你去,我也同意了。”
就這樣,毛岸英就成為了第一名志願兵。
毛岸英在朝鮮志願軍總部工作,擔任彭老總的俄語翻譯,在沒有翻譯任務時,就當機要秘書,分管收發電報工作。
此時的毛岸英,是北京機器總廠的黨總支副書記,廠里人知道他姓毛,從陝北來的,身穿土布舊軍裝,腰裡扎著一箇舊皮帶,看上去有些發黃,一看就是“土八路。”
這個年輕人平時表現非常好,有了苦活髒活累活總是搶著幹,在工人們中間,他人緣特別好,大家都樂意跟他交流。
他經常給大家講共產黨與國民黨打仗的故事,總能深入淺出地講一些黨史故事,常常下了班,還有很多的年輕人圍在他身邊聽故事。
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要搞建設,機器製造當然十分重要,毛岸英是一個有志青年,他想幹一番事業,就去了機器廠。
沒想到朝鮮戰爭爆發了,毛岸英想都沒想,就積極要求去朝鮮戰場。
這次去朝鮮他是秘密走的,沒有向同事們告別,同事們納悶,這個毛書記怎麼走了這麼長時間也不回來。
他甚至都沒有告訴自己的妻子劉思齊真實情況。臨行前,毛岸英騎了一輛腳踏車去醫院看望妻子,當時妻子因手術住院了。
毛岸英拉著妻子的手深情地說:“我明天要到一個很遠的地方去出差,時間很緊,所以急忙來告訴你。
我走了,通訊不方便,如果沒有接到我的來信,可別著急啊。”
劉思齊對丈夫說:“什麼地方啊?很遠嗎?”
毛岸英說:“這個你就別問了……”劉思齊看毛岸英的確不想說,就不再問下去。
毛岸英說:“你知道有個朝鮮吧?”
劉思齊說:“我知道,不是在打仗嗎?”
毛岸英說:“沒事,有時間多去中南海看看爸爸,替我照顧弟弟、妹妹。”
毛岸英想說朝鮮的事,但還是忍住了。而劉思齊卻沒有想到丈夫出差的地方就是朝鮮。
這是毛岸英與劉思日最後一次見面。第二天,毛岸英就跟著彭老總出發了。
毛岸英的妻子劉思齊,早在1938年就認了毛主席為乾爸。
1938年的春天,延安中央大禮堂正在上演話劇《棄兒》,毛澤東、朱德、任弼時等領導都到場來看演出。
《棄兒》寫的是一對地下工作者在白區進行艱苦鬥爭,不幸被捕,他們的女兒在寒風中奔走呼號“媽媽,媽媽!”
而劉思齊就是女兒的扮演者。她表演得非常好,深深打動了在場的觀眾,當然也包括毛澤東。
毛主席三個兒子在上海一度無人照顧,非常可憐,也曾淪為“棄兒”,所以一下子被感動了。
演出結束後,毛主席跑到劉思齊的跟前問:“你爸爸、媽媽是誰啊?”
劉思齊指著陳振亞和張文秋說:“他們就是我的爸爸、媽媽。”
毛主席向他們招手,二人走到毛主席跟前。陳振亞說:“這孩子是烈士劉謙初和張文秋的女兒,我是她的繼父。”
毛主席想起了1927年,在武漢,他見到張文秋的情景。
當時張文秋剛剛結婚三天,毛澤東開玩笑說:“如果你生了女兒,我們就要結親家。”
沒有想到不經意的一句話,竟然變成了現實。
後來,不僅劉思齊與毛岸英喜結連理,妹妹邵華與毛岸青也組建了家庭。這些都是後話。
毛主席對劉思齊說:“你做我的乾女兒好不好,我做你的爸爸。”
劉思齊睜著水汪汪的大眼睛說:“好的。”
毛主席說:“既然你已經是我的乾女兒了,那就到我家玩去吧!”
就這樣,劉思齊成了毛主席家中的常客,沒事就去毛主席家玩。
而劉思齊和毛岸英的第一次見面卻是在16歲的時候。
1939年劉思齊隨父母去蘇聯,離開延安路過新疆轉蘇聯,在烏魯木齊,陳振亞夫妻被新疆軍閥盛世才扣留,陳振亞被殺害,劉思齊隨母親坐了監獄。
直到1946年6月,劉思齊和母親張文秋才被釋放出來。7月,她們回到了延安。
毛主席專門看望從新疆回來的同志,一下子就認出了乾女兒。
毛主席對劉思齊說:“明天來我家玩。”第二天,劉思齊就來到主席家,見到了毛岸英。
此時的毛岸英剛剛從蘇聯回來,24歲,正是一個英俊瀟灑的小夥子。劉思齊把他當大哥哥看待。
劉思齊覺得毛岸英很隨和,能玩到一塊,中國話講得也很好,不像是長期在國外待的孩子。這是她對毛岸英的第一印象。
毛主席覺得毛岸英在國外待的時間很長,不瞭解國情,就讓他去農村鍛鍊。
毛主席對兒子毛岸英說:“你在蘇聯長大,讀的是洋學堂,我們中國還有個學堂,就是農業大學、勞動大學。
毛岸英贊同父親的觀點,他對父親說:“我離開中國這麼久,中國農村我不瞭解,也不會種田,我要向農民學習。”
之後,毛岸英就告別了父親,揹著行李,去了農村。
臨走前,毛主席給了毛岸英一件打了補丁的棉衣,對他說:“你要和老鄉們同吃同住同勞動,從開荒一直到收割後,再回來。
等你勞動大學畢業,再上延安大學。”毛岸英就去了西北高原的延安城南十五里的吳家棗園參加勞動。
之後,毛岸英在勞動大學光榮畢業,當他伸出佈滿老繭的雙手再次和父親握手時,毛澤東非常滿意,主席說:“岸英啊,你終於從勞動大學畢業了,你是一個合格的畢業生。”
毛主席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對子女要求極其嚴格,從來沒有特權思想。作為父親,毛澤東永遠值得所有家長學習。
毛岸英與劉思齊再見面是兩年之後的1948年5月,在河北西柏坡,毛岸英再一次遇到了劉思齊。
還是像往常一樣,劉思齊去毛主席家,正好毛岸英也在,倆人第二次見面。
此時的劉思齊18歲,長得落落大方,梳著兩個大辮子,非常漂亮動人。
毛主席留下她一起吃晚飯,晚上,劉思齊和李訥住一個屋。
毛岸英找劉思齊聊天,二人聊得很投機,一直聊到晚上12點多。
談到最後,毛岸英講起了馬列主義,劉思齊聽得一頭霧水,李訥在旁邊不停點頭。
後來李訥媽媽過來了,說妹妹挺累的,騎了一天馬,要睡覺了。意思是讓毛岸英早點去休息。
之後,劉思齊在西柏坡住了一個多月,二人接觸漸漸多起來,彼此產生了感情。
毛主席看在眼裡,默許了二人之間的交往。
有一天,毛岸英去找毛主席,說要和思齊結婚,當時全國還沒有完全解放。
毛主席說:“思齊還小,才18歲,著什麼急,反正我同意你們交往,等一等再說吧。”
1948年9月,毛主席向張文秋提出這樁兒女親事,張文秋對毛岸英很欣賞,就一口答應了。二人訂了婚。
1949年9月,毛岸英和劉思齊商量結婚。毛主席問二人:“準備婚禮怎麼辦?”
劉思齊說:“越簡單越好,我們都有隨身的衣服,也有現成的被褥,不花錢買東西了。”
主席說:“艱苦樸素很好,但是結婚是一輩子的事,我請大家吃頓飯吧。”
1949年10月15日,毛岸英和劉思齊舉行了一場簡單樸素的婚禮。
在中南海的菊香書屋裡,毛岸英和劉思齊舉行了婚禮。毛澤東的朋友,毛岸英的兄弟姐妹和劉思齊的兄弟姐妹參加了婚禮。
毛主席舉起酒杯向劉思齊的媽媽敬酒,主席說:“謝謝你教育了思齊這個孩子。為兩個孩子的幸福,為你的健康乾杯。”
婚禮結束後,毛主席拿出隨身帶來的一件黑色大衣,笑著說:“我也沒有什麼貴重禮品贈送你們,就這麼一件大衣,白天岸英穿,晚上蓋在被子上,你們倆都有份。”
說完在場的人哈哈大笑起來。這件大衣,毛主席1945年重慶談判時曾穿過。
毛主席是國家主席、黨的主席、軍委主席,給孩子的結婚禮物只是一件自己曾經穿過的大衣。
蔡暢、康克清送給他們一對枕套。席間毛主席還招待徐特立、謝覺哉等老人,不停地把湖南臘肉、臘魚等往他們碗裡夾,感謝他們為孩子的婚事操心。
婚後的生活很甜蜜,毛岸英很愛自己的妻子,只要有機會去蘇聯出差,他就會給妻子帶回一件或者兩件做襯衣的衣料,或者買回一個手提包。
1950年11月25日,志願軍打響第二戰役的第一天。
早7時,洪學智來到彭德懷作戰辦公室,說:“彭總,為了你的安全,我們商量決定,請你到山溝裡一個自然洞內去辦公。鄧華已經去了。”
彭德懷說:“我不走。”
洪學智說:“這裡危險,還是快走吧。你的安全,不是個人的事。”
彭德懷說:“要走你走,你怕危險,我不怕。我看這裡就挺安全。”
洪學智好說歹說不管用,就叫了兩個警衛員拉著彭德懷就往外跑。
一邊跑一邊喊:“楊鳳安,把彭總的辦公用品全帶上。警衛員,把彭總的鋪蓋和軍床全拿到洞裡去。”
彭德懷說:“沒必要吧,用得著嗎?”洪學智不管他,說道:“以後沒事再拿回來。”
彭德懷終於進了山溝裡的自然洞。過了兩個小時,彭德懷要了解前線情況,讓楊鳳安去辦公室問問值班參謀。
楊鳳安一到辦公室,就問成普副處長、徐畝元參謀,前線有無變化?他們說沒有變化。
毛岸英和高瑞欣正在吃早飯。就在此時,敵B—26轟炸機就飛來了。楊鳳安大喊一聲,快跑!
這時,敵機迅速投下百八十枚凝固汽油彈,彭德懷作戰辦公室陷入一片火海,成普和徐畝元跑了出來,成普面部受了輕傷。還有兩個警衛也跑了出來。
毛岸英沒有來的及跑出,不幸犧牲了。一同犧牲的還有彭德懷的作戰參謀高瑞欣。
楊鳳安急速向彭德懷報告,彭德懷聽後差點暈倒,久久一言不發。過了許久,喃喃地說:“岸英和瑞欣犧牲了,犧牲了……”
彭德懷滿眼淚水,爬在臨時搭起來的小木桌上奮筆疾書,向毛主席報告毛岸英犧牲的情況。寫完後,彭老總給了工作人員:“馬上發,報告毛主席,黨中央。”
彭老總心中十分心痛,他心想,岸英是一個多好的娃娃啊,主席把岸英託付給我,我可怎麼給他老人家交代啊。
他站在指揮部外的高山上,任由寒風吹著自己,眺望著毛岸英犧牲的地方,久久地站在原地一動不動,任憑眼淚肆意橫流……過了許久,警衛員才把他扶回指揮部。
傍晚,洪學智招呼彭老總吃飯,彭老總說:“岸英是個好娃娃。”
洪學智說:“我們要好好地打仗,給美帝以打擊。”
彭德懷說:“今天不是你,老夫休矣。老夫今天算是撿了一條命。”
洪學智說:“馬克思在天有靈啊!”說完,倆人進了防空洞。
接到彭德懷的電報,周總理心情十分沉痛。
周恩來想,毛主席夜以繼日地操勞,日理萬機,再加上剛剛得了重感冒,身體也比較虛弱,告訴他岸英犧牲,老人能承受住嗎?
毛岸英有兩個弟弟,一個是毛岸青,一個是毛岸龍,毛岸青身患疾病,毛岸龍在上海失蹤了,從此杳無音信。
周恩來擔心主席老年喪子承受不住,決定暫緩告知毛主席,把彭德懷的電報壓住了,找合適時機再告知他。
然而,彭德懷不久回國了,他並不知道周恩來壓著電報這件事。他是個直性子,認為自己必須向主席交代清楚。
在彙報完朝鮮戰場的工作情況後,彭德懷詳細地彙報了毛岸英的犧牲經過。
毛主席聽完後,久久沒有說話,一根接著一根的抽菸,過了很久,主席說了一句話:“革命戰爭,總是要付出代價的!
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優秀兒女,犧牲了成千上萬的優秀戰士,岸英只是其中的一個。”
彭德懷握住毛主席的手說:“主席,我對不起你,我沒有照顧好岸英。”
毛主席說:“德懷,不怨你啊。戰爭總要付出犧牲的,岸英是光榮犧牲。”
彭德懷從毛主席屋裡走出來,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毛主席太偉大了,不僅是偉大的領袖,也是一個偉大的父親,他為毛主席的豁達而感動。
而屋內的毛澤東繼續抽著煙,彭德懷出去之後,主席再也忍不住了,他老淚縱橫,神情黯然,沉默不語。
他或許想到了犧牲的楊開慧,想到了剛剛新婚不久的毛岸英,還想到了毛岸英的未婚妻劉思齊。
劉思齊一直不知道毛岸英犧牲的訊息,毛主席一直讓隱瞞著。
三年多的時間,劉思齊只收到過毛岸英的一封信。信上什麼也沒說。信是從內部帶來的,沒有郵戳。
在她的心裡,丈夫出差去了,而且交代過,可能不好收信,她也沒有多想。
劉思齊心想:“新中國剛剛成立,交通不方便,生活就是動盪不安,今天在這裡,明天在哪裡,誰也找不到誰。”
所以她一直等著丈夫的歸來。直到有一天毛主席的攝影師侯波給了她一張毛岸英的照片,毛岸英戴著人民軍的軍帽,她才明白丈夫是去了朝鮮。
劉思齊跑到毛主席住處,去詢問毛岸英怎麼還不回來。這已經是三年後的一天。
毛主席說:“岸英犧牲了”。劉思齊大腦一片空白,痛不欲生,幾乎哭昏了過去。
當時周總理在旁邊,也是淚流滿面,他心疼毛主席,毛主席臉色蒼白,沉默不語。
周恩來摸了摸毛主席的手,十分冰涼,總理對劉思齊說:“思齊,要節哀啊,你爸爸的手冰涼了!”
劉思齊又哭著去安慰毛澤東,在場的人無不感動落淚,劉思齊哭著說:“爸爸,把岸英的遺體運回來吧。”
毛主席沒有同意。他說:“青山處處埋忠骨,何必馬革裹屍還。千千萬萬的志願軍烈士都安葬在朝鮮,岸英也不例外。”
三年了,毛主席還得變著法地哄劉思齊,談起毛岸英說東道西,可想而知,老年喪子的父親毛澤東得承受多大的痛苦。
關於毛岸英屍骨的問題,彭德懷曾給周恩來總理寫過一封信。
當時彭德懷已從朝鮮戰場回國了,中央已經任命他為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長。
彭總把毛岸英埋在朝鮮戰場犧牲的地方,既有利於教育中國人民,也有利於中朝友誼。
周恩來看到信後,便交給了毛主席。毛主席看到信後,當場表態:“同意。”
毛主席還向周恩來交代:“不要為岸英舉行特殊的葬禮。”
在朝鮮平安道檜倉郡,在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陵園裡,增修了一個普普通通的墳墓。
墓前,立著一塊三尺高的花崗石碑,碑上刻著七個大字:“毛岸英烈士之墓。”
1959年劉思齊第一次給毛岸英掃墓。臨行前毛主席深情地對她說,“去吧,孩子,代我問岸英好。說我很想念他,愛他,但我無法去看他。”
毛主席還叮囑劉思齊:“去朝鮮掃墓,不要驚動朝方,給朝鮮政府添麻煩。不要登報。一切開支,包括往返路費,由我出,不要花公家的錢。”
為毛岸英掃完墓,劉思齊才覺得毛岸英真的走了。站在毛岸英的墓前,任憑淚水流下來打溼衣衫……
在這之前,她還幻想,有一天,丈夫哪天推門能回來,她的心裡永遠留著丈夫遠去的背影。
回國後,劉思齊大病一場。本來要早點向毛主席去彙報掃墓的詳細經過,但因為住院遲遲不能去。
毛主席還給劉思齊寫了一封信,主要內容是:“意識為主,醫藥為輔。”
毛主席知道劉思齊精神垮了,她還沒有從悲傷中走出來。
劉思齊病癒後見毛主席,詳細彙報了掃墓的經過。
主席聽得很認真,也問得很仔細。主席是想透過劉思齊的描述,親身感受去一次。
毛主席對劉思齊說:“思齊,將來有機會,你還是到岸英犧牲的地方去看一下吧。”
毛主席接著說:“思齊,我難為你了。”劉思齊淚流滿面。從此,大榆洞成了劉思齊魂牽夢繫的地方。
毛岸英犧牲後,劉思齊一個人生活。為了換一個生活環境,毛主席讓劉思齊去莫斯科大學學習,兩年後她又回到北京大學學習。
到了1961年,劉思齊已經31歲,還是不肯剛結婚,毛主席著急了,就寫信勸她,你為什麼就不聽話呢?
“下決心結婚吧?到了這個年齡,高不成低不就的,是你們這一類孩子的通病。盼寫信回覆。”
毛主席親自託人給劉思齊物色物件,空軍副司令兼空軍學院院長劉震介紹了一個物件,空軍教研室教員楊茂之。
楊茂之也是從蘇聯留學回來的,忠厚老實,為人質樸,毛主席就同意了。
1962年2月,經毛主席介紹,二人結為伉儷。二人結婚時毛主席還送去300元的禮金祝賀。
1985年,劉思齊終於有機會再去朝鮮,她是毛岸英親屬代表團的一名成員。
她個人向代表團的領導提出,要去毛岸英犧牲的地方去看一看。代表團的領導同意了。
劉思齊以朝聖的心情,帶著親友去了毛岸英犧牲的地方。
這次祭奠的毛岸英,不僅僅是她曾經的丈夫,一個勇敢的烈士,更是一個令人敬仰的大英雄。
臨別時,她帶回了一棵松塔,一抔土。她要把毛岸英的英靈帶回家,永遠留在自己身邊。
她終於完成了毛澤東主席的囑託。此刻的劉思齊想起了年輕的毛岸英,他是那樣的英俊、那樣的偉岸、那樣的高尚……
2006年5月27日,劉思齊再次來到朝鮮北方靠近鴨綠江的大榆洞,他站在毛岸英犧牲的地方,祭奠毛岸英。
2010年5月,劉思齊及親屬又一次赴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祭奠毛岸英。
劉思齊先後五次來到朝鮮祭奠毛岸英。一生的牽掛,一世的遺憾,惟願逝者安息!
毛主席的兒子毛岸英為了朝鮮民族解放事業而犧牲,他的光榮事蹟永遠值得人民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