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權力鬥爭。
就規格而言,權力鬥爭的最高表現形式是至高無上的皇權之爭。
歷史上,圍繞著皇權的爭奪,曾發生過無數次父子相殘、兄弟鬩牆的宮庭悲劇。
與普通權斗的“成王敗寇”不同,皇權爭奪戰失敗者的下場往往只有一個,那就是死。
而“廢太子”就是其中死亡率最高的失敗者。
01
死於父皇之手的廢太子劉榮
歷史上第一個比較出名的廢太子是漢景帝劉啟的大兒子劉榮——出名不是因為自己,而是他的繼任者、後來的漢武大帝劉徹。
劉榮在漢景帝前四年(前154年)夏被立為太子,但僅僅三年之後即被廢。
四年夏,立太子。
七年冬,廢慄太子為臨江王……丁巳,立膠東王為太子。名徹。
被廢的原因一般認為是後宮爭寵,但實際並非如此,而是因為劉啟發現劉榮與外戚(竇嬰為代表)、軍功(周亞夫為代表)兩大集團關係過密所致。
四年,立慄太子,以(竇)嬰為傅。七年,慄太子廢,嬰爭弗能得,謝病。
上廢慄太子,周亞夫固爭之,不得;上由是疏之。
外戚、軍功兩大集團是文帝劉恆和景帝劉啟父子兩人的一大心病,前者在劉邦死後獨霸朝綱、壓制諸劉十餘年;後者在平定諸呂之亂時對劉氏宗室的殺戳(惠帝劉盈諸子、劉恆在代地生的幾個兒子),讓劉恆父子一直心有餘悸並時刻提防。
雖然被廢,但劉啟並沒有打算放過這個兒子,僅僅兩年後,他便又以侵佔廟堂用地建造宮殿為由,將劉榮從封地召回,並派酷吏郅都親自審問。劉榮一害怕,居然自殺了。
(中二年)坐侵廟壖地為為宮,上徵(劉)榮……榮至,詣中尉府對簿。中尉郅都簿責訊王,王恐,自殺。
劉啟之所以不放過劉榮和他背後的軍功、外戚集團,是因為他怕自己死後,這幾方勢力會憑藉原太子身份爭權奪利,不僅給劉徹帶來麻煩,更會給國家造成災難,所以才提前為皇權清除不穩定因素。
02
死於親兄弟之手的廢太子楊勇
第二位著名的廢太子當屬隋代楊勇。
楊勇,隋文帝楊堅的大兒子,開皇元年(581年)即受封太子,並於成人後在楊堅的授意下參決軍國政事,看上去前途一片光明。
高祖受禪,立為皇太子,軍國政事及尚書奏死罪已下,皆令勇參決之……是後時政不便,多所損益,上每納之。
遺憾的是,楊勇雖然人品、能力俱佳,但卻有一個不容於時人的缺點:不修私德,凡事喜歡由著性子來——楊堅和獨孤皇后恰恰最反感這一點。
勇頗好學,解屬詞賦,性寬仁和厚,率意任情,無矯飾之行。
這給了早已覬覦太子之位的二弟楊廣以可乘之機,在他和司徒楊素的聯合構陷下,楊勇不僅丟了太子之位,還被廢為庶人。
楊勇因此多次喊冤,卻均被楊廣截留。沒辦法,他爬到樹上朝著皇宮方向大聲呼喊,希望引來父皇的注意,又被楊素誣陷為精神病,楊堅因此對其徹底喪失信心。
時勇自以廢非其罪,頻請見上,面申冤屈。而皇太子遏之,不得聞奏。勇於是升樹大叫,聲聞於上,冀得引見。素因奏言:"勇情志昏亂,為癲鬼所著,不可復收。"上以為然,卒不得見。素誣陷經營,構成其罪,類皆如此。
仁壽末年(公元604年),隋文帝楊堅去世後, 楊廣幾乎在第一時間就矯詔將楊勇賜死。
偽為高祖敕書,賜庶人死。追封房陵王,不為立嗣。
與劉啟殺劉榮一樣,楊廣此舉也是為了斬草除根,永絕後患。
理由很簡單,也很充分,在擔任太子的二十四年間,由於人品好、能力強,楊勇人氣極高(隋開國元勳、齊國公高熲還是他的岳父),而文武百官也因此大多向其靠攏,漸漸形成了一股讓楊堅都感受到威脅的東宮勢力。
某年冬至,很大一部分官員到楊勇府上朝賀,楊勇也欣然接受。這一行為引起了楊堅的警惕和不滿,從此開始疏遠楊勇。
其後經冬至,百官朝勇,勇張樂受賀……自此恩寵始衰,漸生疑阻。
楊廣對此也是心知肚明,在他眼裡,龐大的舊太子勢力始終是皇權的一個巨大隱患,只有除掉禍首,方能一勞永逸。
03
為數不多的例外:光武帝廢太子劉彊
凡事都有例外,廢太子亦如是。
劉彊(通“強”),光武帝劉秀長子,生母為郭聖通。
建武二年,郭聖通成為東漢第一任皇后,作為嫡長子的劉彊自然而然地被冊為儲君。
從建武二年到建武十九年,劉彊當了十八年的太子。
不過,在第十六個年頭上,劉彊就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人生危機:其母郭皇后被廢,劉秀的原配陰麗華成為新一任皇后。
如此一來,劉彊由嫡子變庶子,太子之位突然之間就名不正言不順了。
劉彊是個明白人,尤其不戀權,所以,在接下來的兩年內,他多次向劉秀要求讓出太子之位。兩年後,劉彊得償所願,改任東海王,陰麗華所生子劉陽被立為太子(後改名為劉莊)。
建武二年,立母郭氏為皇后,強為皇太子。十七年而郭後廢,強常慼慼不自安,數因左右及諸王陳其懇誠,願備蕃國。光武不忍,遲迴者數歲,乃許焉。十九年,封為東海王。
由於劉彊沒有犯任何錯誤且主動讓出太子之位,所以,不僅劉秀心存愧疚,就連新太子劉莊也深感過意不去,一場太子之爭愣是被父子三人演成了一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家庭和睦大戲。
帝以強廢不以過,去就有禮,故優以大封。兼食魯郡,合二十九縣。賜虎賁旄頭,宮殿設鍾虡之縣,擬於乘輿。強臨之國,數上書讓還東海,又因皇太子固辭。帝不許,深嘉嘆之,以強章宣示公卿。
如果與漢景帝時期的劉榮比較一下的話就會發現,同樣作為廢太子,前者之所以被殺,後者之所以能獲得如此禮遇,完全是由於個人原因造成的。
首先,兩人一個是因咎被廢,一個是主動請辭,從態度上來說就不可以道里計;
其次,劉榮被廢后,同時有外戚和軍功兩大利益集團跳出來為其辯護和力爭,沒想到,這反而把劉榮推上了死路;反觀劉彊,不僅一直心懷忐忑,多次向身邊的人以及宗室諸王闡述自己退位讓賢的心理訴求,而且,在改封東海王后,又多次上書要求離開京城、回封地就職。這種態度讓劉秀大為感慨和欣慰,除經常口頭褒獎外,還把劉彊的上書展示給文武百官們看。
再次,劉秀之所以心存愧疚、劉莊之所以心存感激,是因為在劉強無辜被廢的背後,還有一個同樣無辜被廢的郭皇后。
04
政治,還是愛情——劉秀的兩難選擇
南陽新野,當少年劉秀第一次見到陰麗華的時候就淪陷了。
“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在長安求學時,他又為皇帝出行的宏大場面所震懾,一興奮便說出了這句傳世千年的名言。
更始元年六月,在昆陽之戰後已經名聲大震的劉秀實現了他的第一個重大人生理想:意外地在宛地遇到了尚未婚配的陰麗華,兩人從此喜結連理。
更始元年六月,遂納後於宛當成裡,時年十九。
公元25年,劉秀的第二個願望超額達成:稱帝,東漢開國。
稱帝后的第一件事,劉秀便想封陰氏為後,但陰麗華卻堅決不同意,而是強烈推薦出自河北真定大族、並已經給劉秀生下兒子的郭聖通為後。
光武郭皇后諱聖通,真定槁人也。為郡著姓……更始二年春,光武擊王郎,至真定,因納後,有寵。
帝以後(陰麗華)雅性寬仁,欲崇以尊位,後固辭,以郭氏有子,終不肯當,故遂立郭皇后。
為什麼呢?
這就不得不佩服陰麗華的通情達理和過人見識了。
昆陽之戰後,劉秀與其大哥劉縯同時遭到了更始帝劉玄的猜忌,劉縯因此被殺,劉秀則被安排經略河北。
本來,劉玄此舉是想貶斥劉秀,沒想到的是,在一眾河北大族的擁代支援下,劉秀居然在極短的時間內拿下河北,並將其經營成了穩固的大後方。
而與真定郭氏(郭聖通同時還是真定王劉楊的外甥女)的聯姻,就是劉秀與當地大族進行合作的一紙契約。
建武元年,東漢雖然名義上已經開國,但一統天下還任重而道遠,尤其需要手下豪強大族們一如既往的大力支援。
在這種情況下,如何保持與河北大族契約的有效性和穩固性,成為劉秀和東漢政權面臨的首要問題。陰麗華敏銳地看到了這一點,於是,她決定犧牲愛情、讓位政治,由郭聖通來主持後宮。
對於陰麗華的深明大義,劉秀被感動地一塌糊塗,所以他一直在尋找和等待一個機會,來補償陰麗華作出的巨大犧牲。
經過十二年艱苦卓絕的奮鬥,劉秀陸續將河北、關東、隴右、西蜀等地的割據勢力一一消滅,終於在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完成了國家一統。
睥睨天下,已是捨我其誰,劉秀把目光轉向了後宮——他要給陰麗華一個交待了。
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郭聖通被廢為中山王太后,理由是因為得不到寵愛而鬧情緒,搞得後宮烏煙瘴氣,無法承擔母儀天下的重任,所以要換人。
其後,後以寵稍衰,數懷怨懟。十七年,遂廢為中山王太后。
制詔三公曰:“皇后懷執怨懟,數違教令,不能撫循它子,訓長異室。宮闈之內,若見鷹鸇。既無《關雎》之德,而有呂、霍之風,豈可託以幼孤,恭承明祀。今遣大司徒涉、宗正吉持節,其上皇后璽綬。陰貴人鄉里良家,歸自微賤。‘自我不見,於今三年。’宜奉宗廟,為天下母。主者詳案舊典,時上尊號。異常之事,非國休福,不得上壽稱慶。”
而正是皇后的廢立導致了後來太子的易位。
不過,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差點讓這出“兄友弟恭”的戲變了味。
就在永平元年(公元49年)、也就是劉莊即位的第二年五月,劉彊病死了。
夏五月……戊寅,東海王強薨。
這麼巧?
05
劉強早死的背後是否存在政治黑幕
在新皇改元的當年突然去世,這個時間節點太敏感了,敏感到讓後人一看就會不由自主地想到廢太子劉榮以及廢太子楊勇。
這其中果然有什麼不可告人的黑幕嗎?
從史料來看,這一點應該是不存在的。證據除了上面提到的幾點外,最有力的就是漢明帝劉莊確確實實是一個宅心仁厚的人,在他身上,看不到半點厚黑特質。
尤其是他對宗室諸王種種不法所表現出來的遠異常人的寬厚仁和,更足能證明他不會對劉彊做出苟且之事。
東海王劉政。劉彊死後,兒子劉政嗣位,結果,“政淫慾薄行。後中山簡王薨,政詣中山會葬,私取簡王姬徐妃,又盜迎掖庭出女”,如此惡行,處罰僅僅是削減封地(豫州刺史、魯相奏請誅政,有詔削薛縣)。
楚王劉英。永平十三年,劉英被人告發意圖謀反,按罪該誅(英與漁陽王平、顏忠等造作圖書,有逆謀,事下案驗。有司奏英招聚奸猾,造作圖讖,擅相官秩,置諸侯王公將軍二千石,大逆不道,請誅之)。結果,劉莊還是不忍心,只是廢其王位,轉徙丹陽,待遇也仍然優厚(帝以親親不忍,乃廢英,徙丹陽涇縣,賜湯沐邑五百戶。遣大鴻臚持節護送,使伎人奴婢工技鼓吹悉從,得乘輜軿,持兵弩,行道射獵,極意自娛。男女為侯主者,食邑如故。楚太后勿上璽綬,留住楚宮)。
濟南安王劉康。罪行與劉英差不多,也只是削減封地了事。
康在國不循法度,交通賓客。其後,人上書告康招來州郡奸猾漁陽顏忠、劉子產等,又多遺其繒帛,案圖書,謀議不軌。事下考,有司舉奏之,顯宗以親親故,不忍窮竟其事,但削祝阿、隰陰、東朝陽、安德、西平昌五縣。
阜陵質王劉延。與劉英一樣意圖謀反,事發被貶。他不思悔改,“數懷怨望”,再次犯事被告發,但最後也只是再次貶爵減封而已。
永平中,有上書告延與姬兄謝弇及姊館陶主婿駙馬都尉韓光招奸猾,作圖讖,祠祭祝詛。事下案驗,光、弇被殺,辭所連及,死徙者甚眾。有司奏請誅延。顯宗以延罪薄於楚王英,故特加恩,徙為阜陵王,食二縣……延既徙封,數懷怨望。建初中,復有告延與子男魴造逆謀者,有司奏請檻車徵詣廷尉詔獄。肅宗下詔曰:“……不忍致王於理,今貶爵為阜陵侯,食一縣”。
廣陵王劉荊。劉荊和劉莊一母同胞,眼見劉莊繼位,心內不忿,時時刻刻想著謀反過把皇帝癮。被告發後,劉莊同樣沒有深究,只是派人加強了監管。劉荊卻變本加厲,安排巫蠱背後詛咒,事發自殺。
顯宗以荊母弟,秘其事,遣荊出止河南宮。時西羌反,荊不得志,冀天下因羌驚動有變,私迎能為星者與謀議。帝聞之,乃徙封荊廣陵王,遣之國……不考極其事,下詔不得臣屬吏人,唯食租如故,使相、中尉謹宿衛之。荊猶不改。其後使巫祭祀祝詛,有司舉奏,請誅之,荊自殺。
謀反大罪都能得到寬宥,所以,劉莊背後對劉彊下黑手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那麼,劉彊的死真的是巧合嗎?
答案是肯定的,只不過,他的死很有可能與最後這位廣陵王劉荊有關。
漢明帝劉莊
06
驚懼而死:一封奪命的邀請信
中元二年(公元57年)二月初五,光武帝劉秀駕崩,終年六十二歲。
二月戊戌,帝崩於南宮前殿,年六十二。
出喪當天,滿朝文武一片哀聲,泣下沾襟。
但是,其中卻有一個不諧之音,只見廣陵王劉荊哭聲雖大,卻是乾打雷不下雨不說,還聽不出任何悲痛的意思。
荊性刻急隱害,有才能而喜文法。光武崩,大行在前殿,荊哭不哀。
這個劉荊,不僅史書沒有留下片字正面評價,而且,從其短暫而荒唐的一生中,我們甚至還看到了明成祖朱棣二子朱高煦的影子——有野心,無能力,且德、才極不配位,簡單三個字:不靠譜。
這不,父皇新喪,劉荊不好好地寄託哀思,反而打起了歪主意。
他假託東海王劉彊舅舅郭況的名義給劉彊寫了一封信,大意是:兄弟啊,你無故被廢,連母親郭太后也遭受牽連,遠徙郡國,對此,天下人都為你叫冤呢。現在父皇駕崩,機會來了,我們兄弟倆可以搞一下合作,推翻劉莊,然後你來當皇帝。你看咋樣?
(劉荊)而作飛書,封以方底,令蒼頭詐稱東海王強舅大鴻臚郭況書與強曰:“君王無罪,猥被斥廢,而兄弟至有束縛入牢獄者。太后失職,別守北宮,及至年老,遠斥居邊,海內深痛,觀者鼻酸……今天下爭欲思刻賊王以求功,寧有量邪!若歸併二國之觽,可聚百萬,君王為之主,鼓行無前,功易於太山破雞子,輕於四馬載鴻毛,此湯、武兵也……高祖起亭長,陛下興白水,何況於王陛下長子,故副主哉!上以求天下事必舉,下以雪除沉沒之恥,報死母之讎……願君王為高祖、陛下所志,無為扶蘇、將閭叫呼天也。”
劉彊一看到這封信就給嚇壞了,趕緊將使者逮捕,連信一塊交給了劉莊。面對如此大逆不道之舉,劉莊仍然顧念親情,把事給壓了下來,只是把劉荊控制起來了事。
強得書惶怖,即執其使,封書上之。顯宗以荊母弟,秘其事,遣荊出止河南宮。
不過,從事後來看,劉莊對此可以當作渾若無事,但劉彊卻不能,因為他天生小心謹慎慣了。試想,自己母后一廢,他都能立即想到退位讓賢、以避災禍,更何況被無故扯進謀反的混水裡!
尤其關鍵的是,謀反這種罪名的認定與否,主動權完全不在劉彊如何辯白和解釋,而只在於劉莊的一念之間——你讓劉彊如何不驚慌失措?
不久,劉荊再次以巫蠱畏罪自殺,這成了壓倒劉彊的最後一根稻草。
中元二年冬,劉彊回到封國,結果次年就一病不起,即便明帝劉莊派御醫去看也無濟於事。
臨死前,劉彊的上疏依然謙恭而惶恐,劉莊攬表更為悲痛,不惜以天子禮為其送葬。
(中元二年)冬,歸國……永平元年,強病,顯宗遣中常侍鉤盾令將太醫乘驛視疾……及薨,臨命上疏謝曰:“臣蒙恩得備蕃輔,特受二國,宮室禮樂,事事殊異,巍巍無量,訖無報稱。而自修不謹,連年被疾,為朝廷憂念。皇太后、陛下哀憐臣強,感動發中,數遣使者太醫令丞方伎道術,絡驛不絕。臣伏惟厚恩,不知所言……”天子覽書悲慟,從太后出幸津門亭發哀。使司空持節護喪事,大鴻臚副,宗正、將作大匠視喪事,贈以殊禮,升龍、旄頭、鸞輅、龍旗、虎賁百人。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參考資料:《史記》、《後漢書》、《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