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塊礦石,一定要煉成不鏽之鋼。”
青年董加耕:腳踩汙泥,心懷天下
文/本刊記者 劉博文
董加耕,原名董嘉庚,1940年出生於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葛武鎮董夥村。1961年5月,他高中畢業,被保送到北京大學哲學系,但經過慎重考慮,他捨棄了這個多少人夢寐以求的機會,在志願表上填下8個字:“回鄉務農,立志耕耘。”他還把自己原來的名字“嘉庚”改成“加耕”,把妹妹的名字“庚四”改為“加耘”,意為加倍耕耘。
這一決定,影響了二十世紀的中國乃至蘇聯千千萬萬的青年人。
長達數十年的戰爭和動盪,彼時的中國生產力低下,經濟貧困,糧食緊缺。國家面貌的改變、人民生活水平的改變,落到了那一代青年的肩頭。董加耕知道,要改變這種困境,就要依靠一往無前的青年。
2013年,再次談起當時的情況,董加耕老人回憶道,那時剛剛經過三年困難時期,他想不通為什麼農民種地卻要捱餓吃野菜,他想回鄉去用知識改變天種人收的狀況,帶領農民解決溫飽問題,“根本沒想到這樣的舉動後來會引起社會轟動”。
彼時,董加耕要回鄉務農,老師和同學們難以理解,他們覺得將這麼一塊好材料送到農村去種莊稼,實在可惜。他回答說:“正是因為黨的教育培養,才使我懂得一個年輕人應當根據革命的需要決定自己的生活道路。”他心意已決。
後來,董加耕得到縣委的批准,用一根扁擔挑著書籍和行李回到家鄉葛武公社董夥大隊第四生產隊。他回家種田的事,也在鄉親們中間引起不少議論,有位老伯用旱菸袋敲敲他的後腦殼說:“加耕,人家讀書越讀越遠,你呢?從城裡讀到鄉下,我看你是讀書讀呆了啊。”董加耕回答說:“大伯,古話說,讀書越多越明理。我讀了書,懂得了要用知識建設新農村的道理,才回家種田的。”他坦坦蕩蕩地面對大家不解的目光,也坦坦蕩蕩地將心中所想,解釋給大家聽。
1963年,《中國青年》在第24期上刊發報道《新式農民董加耕》,文中這樣寫道:“在大旱的日子裡,他同社員們踏車抗旱幾十個晝夜,腳底板磨出了老繭;他能一氣扛過四十幾巴斗糧食,把雙肩壓得通紅;搶種時,他接連不斷地在水深及膝的田裡拉犁,胃病發作也不退縮……他說,體力勞動是一座不朽的熔爐,我是一塊礦石,一定要煉成不鏽之鋼。”
董加耕回鄉後,已經當了小學教師的女友與他分了手。公社黨委決定調他到郵電所、本村民校工作,他卻發誓 “決不從第一線撤退”,連母親的眼淚也動搖不了他的決心。1963年9月7日,他在日記中寫下:“身居茅屋,眼看全球,腳踩汙泥,心懷天下。”
1964年3月20日出版的《人民日報》指出:“董加耕所走的路,就是毛澤東時代知識青年應該走的路。”一時間,董加耕的事蹟變成了新聞報道、宣傳畫冊、連環畫、話劇、歌曲……來自全國各地甚至蘇聯、越南等國家的求愛信雪片般飛來。他的個人志願,也變成一個時代一代人的“選擇”,成千上萬的知識青年高唱著“學習董加耕,立志幹革命”的歌曲,投身到上山下鄉的時代洪流中。
據報道,董加耕的名片上印有眾多榮譽,“榮獲共和國百顆星之一”“榮獲共和國百名英模之一”……新時代的年輕人或許已經對這個名字感到陌生,但董加耕卻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青春記憶中難以抹掉的部分。這些年,他不時受邀出席全國各地組織的各種知青活動,每到一處,老知青爭著跟他合影,要他簽名。鹽城市建了一個董加耕事蹟展覽館,截至目前已有30多萬人次參觀。
時光流轉,董加耕“腳踩汙泥,心懷天下”的志願,也同樣存在於新時代青年的心間。
審校:陳敏 劉曉
責編: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