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是明清兩代帝王皇宮,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國皇權宗法禮教及中國傳統哲學、詩學形體化、格式化、標準化的代表,在中國文明史乃至世界文明史上都佔有重要地位。紫禁城所展現的成就是千百年智慧的結晶,它以傳統儒家的天命觀和秩序觀為靈魂,成為中國集權體制的最高象徵和最後堡壘。
總體而言,紫禁城的發展,以明代永樂到正統時期的建立、明中葉嘉靖到萬曆時期的鞏固、清代康熙到乾隆時期的重建與繁榮等幾個階段最為重要,其中明代處於建立成形的關鍵時期,在紫禁城的發展史上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
太和殿前的霸下
紫禁城始建於明永樂年間,位居整個北京城的正中心,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皇權至上”的傳統文化理念。明成祖營建北京時,借鑑和延續了元大都的總體佈局,各宮殿以太祖所建南京城為藍本,“而高敞壯麗過之”。據《明史》記載,紫禁城永樂十八年底建成,周圍六里,設定八門,正南承天門、端門、午門三重,其他三面分別為東華門、西華門、玄武門。
紫禁城名稱的由來,大致有三種說法。一說與老子出函谷關時“紫氣東來”的典故有關。杜甫《秋興》詩稱“西望瑤池降王母,東來紫氣滿函關”,古人將祥瑞之氣稱為紫雲,仙人居住之地稱紫海,兼之帝王所居必防備森嚴,所以稱為紫禁城。一說天帝所居謂之“紫宮”,故作為“天帝之子”的皇帝在人間的宮殿,亦以“紫宮”稱之。第三種說法則認為源於古代星垣學說。古代天文學家將天象劃分為三垣、四象、二十八宿,處於三垣中央的紫微星垣成為天子的代稱,其中紫微星即北斗星,四周群星拱衛,象徵著君臨天下、萬民臣服,故以“紫禁城”代稱帝王所居宮城。
1935 年的天安門
紫禁城建成後,警衛森嚴,外人難以涉足。紫禁城以謹身殿之北的兩門為界,分外朝、內廷兩部分。外朝以著名的三大殿為中心,高踞白玉石欄杆之上,氣勢雄偉、莊嚴,是皇帝舉行朝會、舉辦大典的場所。三大殿依次名為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奉天殿是外朝的核心,“金磚玉瓦”,俗稱“金鑾殿”,是紫禁城內體量最大、建造最壯觀、禮制規格最高的建築。面闊九間、進深五間的建築格局,符合體現皇權至上的“九五之數”。奉天殿丹墀之東西兩側,為文樓(文昭閣)、武樓(武成閣),象徵文武輔佐。
奉天殿及其殿前廣場規模宏大,為明廷“常朝”之所,凡皇帝登極、朝會大典、出征授印,以及公佈進士名單等重大事項,都在此舉行。奉天殿之南為奉天門(皇極門),四周有左順門(會極門)、右順門(歸極門),又有東角門(弘政門)、西角門(宣治門),供帝、後及文武百官在不同場合下出入。
奉天殿正南為午門,是整個紫禁城的正門,因位於京城軸線正中,面南向陽,位當子午,故名午門。午門俗稱“五鳳樓”,以三面城臺從門樓兩側向南排開,形如雁翅,又稱雁翅樓。午門是明帝頒發詔書的地方,在黃瓦朱牆、飛簷畫棟的相互襯映之下,宛如三巒環抱、五峰突起、氣勢威嚴。
午門之南即端門,端門之南為承天門。這是整個明代皇城的正門,兩旁分置長安左門、長安右門,以“左青龍,右白虎”分別稱為龍門、虎門。明代殿試之後,文、武兩榜就分別張貼於龍門、虎門外。每屆放榜之日,千里來京的天下文武舉子,聚集龍、虎門,或以高中而欣喜,或以不第而神傷。承天門之南為大明門,中間為寬廣的馳道,東西長廊即著名的千步廊,是明代中樞六部、五府集中辦公的地方,佈局按文東、武西分別排列。大明門為皇城外層的大門,南邊為正陽門,北與地安門遙遙相對。其門聯“日月光天德, 山河壯帝居”,傳為明初大學士解縉題寫,蔚為壯觀。
紫禁城外朝的重要文化建築,還有奉天門東西兩側的文華殿和武英殿。明代文華殿一度作為太子宮殿。按五行學說,東方屬木,其色為綠,故太子使用的“東宮”屋頂覆綠色琉璃瓦。天順、成化兩朝太子踐祚之前,曾於此攝事。後因太子年幼,嘉靖十五年(1536 年)恢復為皇帝便殿,後又改為朝廷經筵之所。每歲春秋,帝王在文華殿舉行“經筵禮”。明代還設有文華殿大學士,以輔導太子讀書。文華殿成為明廷尊崇儒家為“治國之本”的文化象徵。
與文華殿相對的武英殿,亦曾作為明帝的“朝堂”,在這裡臨朝聽政。明初帝王齋居、召見大臣,先皆在武英殿舉行,後方移至文華殿。又設定待詔之職,擇全國善畫者居於武英殿,從事編書、繪畫等文化活動。明末崇禎年間,內憂外患日重,漸講武事,武英殿在朝中的地位上升。李自成撤出北京前一日,則於武英殿舉行即位儀式,此為明季武英殿最後的絕響。
奉天殿之後為華蓋殿,再後為謹身殿。謹身殿之後,有與乾清門相對的雲臺門。乾清宮和謹身殿之間,有皇帝召見閣僚大臣的“平臺”。平臺召對是明朝的一項重要制度,萬曆中期神宗不理朝政,遂廢止不行。至明末思宗繼位,力圖振作,又恢復平臺召對之制。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是崇禎元年(1628 年)召見守邊名將袁崇煥,君臣籌議“五年復遼”大計。可惜有始無終,遂至清軍入關,明朝滅亡。
紫禁城內廷以乾清門為正門,正對的乾清宮是內廷第一大宮,為明帝居住和日常辦公的地方,上懸“敬天法祖”四字大匾。廊後左右為昭仁殿、弘德殿。乾清宮之後的交泰殿,系嘉靖年間增建,為帝后居住之地,殿名取自《易經》, 寓“天地交泰”之意。交泰殿之北即坤寧宮,始建於永樂年間,為明代前期的皇后寢宮。其中門北開,原稱廣運門,嘉靖年間改稱坤寧門。坤寧宮再北, 即紫禁城後花園。
又有供太后、妃嬪居住的東西十二宮,也是內廷的重要建築,其宮殿名號則屢有變易。其中東六宮在坤寧宮之東,分三組排列,分別為延禧宮(初名長壽宮)、景仁宮(初名長寧宮),永和宮、承乾宮,景陽宮、鍾粹宮。其中承乾宮為東宮娘娘所居,鍾粹宮明後期成為皇太子居所,改稱興龍宮。坤寧宮之西為西六宮,三組宮殿分別為毓德宮(原名長樂宮,萬曆年間改永壽宮)、啟祥宮(即未央宮,嘉靖年間改啟祥宮),翊坤宮、長春宮(即永寧宮,天啟年間改長春宮),儲秀宮(原名壽昌宮)、鹹福宮(原名壽安宮)。附近又有怡神殿、養心殿、奉先殿(俗稱“內太廟”)、仁壽殿、慈慶宮(初稱清寧宮,為太子所居),以及北邊的乾東五所、乾西五所等。
御花園在內廷中路坤寧宮之北,是紫禁城的後花園,又稱宮後苑、瓊苑。御花園東路原有觀花殿,萬曆十一年(1583 年)改以太湖石倚牆疊山,額曰“堆秀”,山上建“御景亭”。秋高氣爽之際,帝后就近登高,可近瞰瓊苑, 遠眺景山,御園勝景盡收眼底。西側制高點為清望閣,與堆秀山東西呼應,亭臺輝映,風光綺麗。再北望景山,峻挺蔥鬱;遠眺西山,峰巒遙遙可及。其四神祠所祀,或稱為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方之神,或稱為風、雲、雷、雨四自然神,都與道教文化相關。又有對育軒(後改玉芳軒)、千秋亭、樂志齋、曲流館等景緻。經不斷增建修飾,明代的御花園玲瓏別緻,間以花木扶疏,疊石環抱,盡顯御賞園林的精心。
紫禁城進入清晚期已經開始衰敗,慈禧太后、同治皇帝、光緒皇帝很少居住在這裡,他們的時間大部分在西苑以及頤和園度過。庚子年間八國聯軍侵入北京,紫禁城慘遭洗劫,宮內一時荒草萋萋。辛亥革命後,宣統皇帝退位, 按照清室優待規定,居住在紫禁城乾清門以北、神武門以南部分(也稱“內廷”“內朝”“後朝”等,即通常所謂的後宮),而乾清門以南、天安門以北部分(也稱“外廷”“外朝”“前朝”等),包括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以及文華殿、武英殿等收歸政府所有。
清末出洋考察大臣歸來時就曾上奏提出建立圖書館、博物館的主張,蔡元培等學者也一直呼籲應該建立一所為公眾服務的博物院。1914 年 6 月,古物陳列所在紫禁城已毀的鹹安宮舊址上興建一座二層樓房,用來儲存所裡負責保管的古物。1915 年 6 月建成投入使用,並正式定名為寶蘊樓,又仿照武英殿樣式將文華殿及後面的主敬殿改為陳列室對外開放。此外,還陸續修繕了一些殿閣城臺,整修道路,樹植花木,並將武英殿後面的空地闢為花園。
紫禁城角樓
自1915 年以後,紫禁城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逐漸對外開放, 參觀群眾自午門、東華門、西華門出入。曾經的大內禁區,成為尋常百姓的遊覽勝地。
(來源:北京市社科聯、市社科規劃辦組織編寫的社科普及讀物《北京歷史文化三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