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潮襄江
不少人都知道達芬奇是一個聞名於世的偉大畫家,他小時候畫雞蛋的故事更是廣為流傳,卻鮮有人知道,他是一個百科式的偉大人物,除了繪畫外,還是建築學家、機械工程師、地圖測繪學家、運河設計師,並精通植物學、解剖學等學科。法國浪漫主義文學代表作家雨果,不僅詩歌、小說、戲劇、散文、文藝評論等文學創作成就非凡,還在繪畫與裝飾藝術創作上成果豐碩,留下3000多幅畫作,至今驚豔世人。
我國古代的文學名家,幾乎每一個人都是多才多藝的,除了精通詩文外,往往還通曉琴棋書畫、天文、地理、歷史、操琴、擊劍等,正因為博學多才,寫出來的文學作品才縱橫捭闔、恣肆飛揚,成為一座座文學的高峰。
淮南王劉安涉獵廣泛,精通幾十門學科,編撰的《淮南子》涉及到天文、物理、化學、農學、醫學、水利、氣象、地理、生物進化、樂理等學科,融合了道家、法家、儒家、兵家、陰陽家等思想精華為一體,被胡適稱之為“絕代奇書”。天文學家張衡,除了天文學造詣深厚外,還是一個著名文學家,他寫的《二京賦》、《歸田賦》,對漢賦發展史具有巨大貢獻,此外,他還是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詩仙李白,除了寫得一手好詩外,會操琴,會歌舞,還是一個書法家,草書風格“大類其詩”,更是一個擊劍高手,兩次從軍作戰,顯示了較高的戰鬥技巧,也正因為此,他寫的《孫二孃舞劍》才得以維妙維肖,生動傳神。襄陽老鄉米芾,不僅書法、繪畫冠絕宋代,並且是位知名文學家,撰寫了大量的楚辭、賦、詩、詞、序、記、贊、偈、銘、墓表、題跋等各種體裁的文章,蘇軾贊其文“清雄絕俗”。此外,他還是一位硯臺收藏鑑賞家,著有《硯史》;奇石鑑賞家,其“瘦、秀、雅、透”至今被賞石界奉為圭臬。
文學巨匠曹雪芹不僅是一個文學大師,更是一位醫生、畫家、音樂家、美食家等,正因為他精通多種門類,《紅樓夢》才成為一本百科式的包羅永珍的煌煌鉅著,成為文學史上的一座讓人仰望的高峰。棄醫從文的著名作家魯迅,也是書法大家,其行書頗具古人氣象,還是一個美食家,“第一個敢吃螃蟹的人”的典故就出自於他的美食著作。
古今中外,博學多識的文學名家不勝列舉。這些名家之所以能成為名家,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廣泛涉獵各類學科,胸懷天地,神遊八極,最終融百科為一家,創作出有高度、深度、厚度的作品,流芳百世。
我曾當過多年記者,深知一個好的記者應該是個雜家,像“萬金油”一樣,樣樣都得懂得一點,只有這樣,才能與形形色色的採訪物件交流溝通。最好的記者,則是專家型的記者,對一個或幾個行當十分熟悉,寫出來的作品才能剖析透徹,開人眼界,引人深思。一個好的作家同樣應該是雜家和行家。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李洱的《應物兄》一書中,提及的典籍有400餘種,歷史人物近200人,植物50餘種,動物近100種……作家豐富而駁學的知識,被評論家稱之為“稀有的知識敘事型作家。”著名作家阿來,對西藏植物學進行入了深入的專業的研究,成為該領域專家,給讀者打開了一個豐富多彩的獨特的植物世界。
藝術都有相通之處,相互借鑑、取長補短,方能融會貫通,別出心裁。一個作家只有像蜜蜂一樣遍採百花,通曉各類學科,積累廣博、豐厚的知識,才能釀出醇香的蜜來。英國小說理論家福斯特曾把“廣博的知識”作為小說家必備的素質。作家王宏甲說:“文學,似乎是與美的旋律貼得很近的的事業,但如果封閉在文學中,就文學而文學,也是不會有出息的。”因此,一個想要有“出息”的作家,必須具備開放、包容的胸懷,不能“就文學而文學”,博學廣聞,不斷開啟自己的世界、豐富自己的世界,才能在作品中給讀呈現出一個小世界。
反觀時下少數作家,讀了幾本書,寫了幾篇文章,有了些許知名度,便昏昏然,飄飄然,分不清東南西北,不再耐得住寂寞,不願耐心讀書學習,導致肚子裡的那點存貨越來越少,越來越舊,越來越幹,最後變得有氣無力,無精打采,寫出來的東西怎麼能打動讀者?就更不用說千古流傳了。可以說,一個作家的知識豐盈程度,視野的寬窄程度,直接決定了作品水平高低、氣象大小。現在,我們時常說,如今的文學作品有高原沒有高峰,原因何在?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很多作家讀書太少,知識面太窄,除了文學知識外,對其他門類知識幾乎不瞭解,更不用說精通了,因為作家胸中的世界太小,所以,作品很難立得住、站得久。
作家知識面狹窄的問題,已經引起了廣大評論家的重視與批評,也正因為如此,近年來,作家跨界之說頗為流行。很多作家除了寫作外,開始學習哲學、美學、書法、繪畫、攝影、篆刻、操琴等。最近,耄耋之年的王蒙老師推出了一本新書叫《睡不著覺?》,這是他首次跨界與睡眠專家合作的談話式作品,對此次創新,他說“文學是人學,那醫學更是人學。”這種文學跨界的嘗試,其實就是作家拓寬知識面、拓寬視野、拓寬胸懷的有效路徑。
文化底蘊的厚度決定創作的高度。一個作家只有沉下來,靜下來,多讀書,廣讀書,做到多學、博聞、廣識,胸有丘壑,才能創作出氣象萬千、經得住時間檢驗的好作品。
(2019年5月4日初稿,2020年10月28日改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