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書不同於一般的書。一般的書是一般人寫的書,經書則是出自聖賢之口,或出自聖賢之手,是聖賢證量之表現,是聖賢心靈之顯露。故經是聖賢證量之體現,是聖賢智慧之化身。學習和研修聖賢們的經典,就是在學習和研修聖賢們的證量和智慧。按照傳統觀點,凡是經之所在,即為道場——學道與修道之場所。
經是聖賢生命之載體、智慧之載體,故經之所在,即聖賢之所在。佛經所在,即佛菩薩之所在;儒經所在,即孔孟之所在;道經所在,即老莊之所在。經是聖賢生命的展開和表現,走進經典的字裡行間,就是走進聖賢們的生命和智慧世界,融入經典的字裡行間,就是融入聖賢們的生命和智慧世界。《心經》亦復如是。
《心經》是佛菩薩的生命之外化、證量之展現,無比莊嚴,無比殊勝,為人間稀有之法寶,醒世之獅吼,解脫之歸依。故凡欲讀誦、研修《心經》聖典者,每於開經之前,必須正心誠意,收攝身心。
正心之基是正身,身正方可心正。欲端正其心者,需先端正其身。什麼樣的身形姿勢,就會引發什麼樣的心態和情緒。斜靠在沙發上,將腳放於茶几上,這樣一種身形姿勢所營造出來的心態與情緒,與正襟危坐所營造出來的心態與情緒,必然是非常不同的。
無論是佛家、道家,還是儒家,都設立了諸多禮儀,這諸多的禮儀無非一個目的,透過端正外形姿勢來達到端正內心態度,簡言之,即透過正身來達到正心。誠意也是如此,特別是在修學初期階段,需透過一些外在的代表誠意的姿勢與動作,來引發我們內在的誠意和敬重。故正心誠意的第一步是正身和守禮。不僅身正才能心正,同理,唯有身靜才能心靜。如果身體動來動去,心當然難以靜下來,心靜又是心淨的前提,身心不靜,則身心斷然難以清淨。身體的清淨是經絡氣脈暢通,心靈的清淨是無機巧少雜念。欲達身心清淨,先必做到身心寧靜。唯靜可淨。
包括《心經》在內的所有聖賢經論,皆源自他們極度清淨的身心之自然流顯,欲與此經典相應相合,研修者需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身心清淨程度。很多學佛參道多年的學友們,為何數年或十數年難以入道受用?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進入不了經論之中。進入不了經論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自己的身心不淨。一個身心不清淨的人,是沒有辦法理解和感悟經典的,更沒法實現透過此經典,進一步去理解和感悟此經典的主人之生命境界和智慧所在。
透過正身形以正心態,透過內外寧靜以清淨身心。過去人們在閱讀經典時,放下萬緣,安處靜室,採用盤坐和端坐姿勢,進入“收心”狀態。簡單地講,收心就是將心靈從紛亂塵世中收回來,收到此時此刻的當下來。通俗地說,就是不僅身體在場,更要心靈在場,要身心都在此時此地。學習和研修經典時,要把整個身心投入進經文經境之中,不可有絲毫留在經文經境之外,這就是“收心”。
收心就是凝神,就是收攝精神,就是專心誠意。任何事業,必經長期之專心後,方可有所成就。學佛修道,亦復如是。凝神才能靜氣,靜氣又分為呼吸平靜和經絡氣脈順暢兩個方面。不僅內在的心態情緒與外在的姿勢動作是互動的,心態情緒與呼吸也是互為因果的,什麼樣的心態和情緒,必然伴隨著什麼樣的呼吸頻率。開經之前,深長地呼吸幾次,可迅速獲得心靈上的平靜。呼吸的順暢和深長與心靈的和平與寧靜是成正比的,是互為因果的。呼吸的順暢與深長,又是全身經絡氣脈清淨和順暢的前提。
佛家講因果,什麼因就有什麼果。在當代,閱讀和研習《心經》者,不可謂不多,但正如那句名言所說的:修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鳳毛麟角。人們習慣於將這種現象歸結為,我們修道資糧不夠,福德不足,機緣不成熟,慧根太淺,離佛日遠,現在是五濁俱全的末法惡世等等,以是之故,不得成就。在我們看來,這些都是藉口,都是強詞奪理,沒有一個是正當的緣由。“得道者鳳毛麟角”的真正原因是:我們在學習和修道時,沒有很好地收攝身心,沒能做到全身心地投入進經文和經境之中,沒有將整個身心和整個存在徹底地、當下地、持續地融入進佛菩薩的生命和智慧之中。若做到,沒有不得道的,沒有不開悟的,沒有不立即證入聖境的。
因位不正,果難成熟,通俗地講,就是第一步若錯了,以後的每一步都必錯無疑。故知散亂放逸是學經和修行的第一大忌。在我們正式進入《心經》之前的第一步,就是嚴格地做到正身以達正心,正心以達誠意,誠意以達化除身心一切阻塞鬱結,以深度地清淨生命,為下一步徹底地融入《心經》做好必要的準備。因為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無論是人類社會中的萬事,還是自然界中的萬物,皆有一個基本精神或曰基本原理貫穿於其中,即“誠”。誠者,既是工夫也是本體,即本體即工夫。誠之在物為本體,誠之在人為工夫。工夫即修行之義。在人,誠可化除身心一切阻塞鬱結,深度地清淨生命;在物,無誠,則一切難以實現,難以貞定,難以成就。
“誠意”之“誠”,有動詞和名詞之兩義,動詞在邏輯上先於名詞。誠意之“誠”作動詞解時,即“如其所是以自觀”之義。“如其所是以自觀之”,即將自己從社會、習俗、功利而來的一切掩飾、面具、虛偽、自欺、自戀、機巧等等統統去掉,將自己還原為最真實的自己——無論這個“最真實的自己”是醜陋的、虛弱的,還是雜亂的,都不可再試圖去掩飾和逃避,而是正面地接受之,因為這就是我們此時的真相,我們只能接受之,別無選擇。所有的掩飾、面具、虛偽、自欺、自戀、機巧等等都是非常不明智的。不斷地“如其所是以自觀”的過程,就是“誠意”的過程,即修行的過程,也即作工夫的過程。整個佛法,整個道法,整個儒學,無非都是讓我們“如其所是以自觀”的學問,無非都是引領我們去發現生命之真相。知生命之真相即知宇宙和存在之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