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魷魚遊戲》裡的大波浪是誰演的
其實《魷魚遊戲》就像是富人們的遊戲,他們的變態樂趣就是將窮人們聚集在一起,看著他們參與這場生或死的遊戲,或許這些錢財在富人眼裡不算什麼,甚至是他們遊戲的賭注,是誘惑別人上鉤的誘餌,可是在那些窮人眼裡,這是自己唯一的出路。
《魷魚遊戲》裡的最後一關就叫做魷魚遊戲,也和電視劇的名字呼應,玩家站在一個形似魷魚的圖案中,一方進攻,一方防守,一旦被推到線外就失敗。
這場遊戲是沒有後悔一說的,只要參與了遊戲,就得繼續下去,是一場資源參與的遊戲,但是遊戲卻血腥殘酷,任何違反遊戲規則的人都得死,哪怕是內部工作人員也不例外。
《魷魚遊戲》雖然是一場生死遊戲,可是卻用童趣的方式表現出來,比如說第一關的“一二三木頭人”,很多人小的時候都玩過,但是在劇情中,出錯了就是一個當場擊斃,場面確實足夠震撼。
《魷魚遊戲》裡,參賽者們一共需要經歷6道關卡,只有全部活著通關才能贏得獎金。
第一關是“一二三木頭人”,和普通的童年回憶不一樣,這裡的玩家們只要被發現“動了”,就會被殺死。
一開始玩家們並不知道,當他們發現真的有人死去之後,現場混作一團,直接有一半的人淘汰出局。
第一關是椪糖遊戲,椪糖遊戲最近在網上很火,不少博主也挑戰了,但是成功的人不多,玩家們在椪糖上把圖案完整的挑出來,不管是什麼方式,如果弄壞了完整的椪糖,就會喪命。
第三關是高空死亡拔河,拔河摔倒後不是跌倒,而是掉下去摔死,好在有老大爺的經驗和另一位玩家的臨場發揮,主角一行人撿回一條小命。
第四關是彈珠遊戲,兩人一組,贏下對方手裡所有的彈珠,輸的人被當場擊斃,這不僅是遊戲,更是對人性的殘酷刻畫,主角騙走了老大爺手裡的彈珠,老大爺也把生的機會留給了他。
打畫片的人是誰
打畫片算是進入遊戲的入門基礎教程,贏了就獲得錢,輸了就被打一巴掌。不過關於這個打畫片的內涵,觀眾似乎有不同的意見,覺得這遊戲很有可能是篩選人,成為面具人還是成為參賽者。
劇情中,孔劉飾演的引導人會專門在地鐵站跟人玩打畫片,並告知只要贏了就有錢拿,對方可以選擇藍色畫片或者紅色畫片,而男主就是選了藍色畫片,最後成為了參賽者,所以有觀眾就認為紅色畫片代表面具人,這跟面具人的衣服一樣,藍色畫片代表參賽者。這麼一說,好像是這麼個理,但細想,其實也不太對。
首先是畫片顏色的對應,紅畫片對應紅衣服,但藍畫片跟參賽者對不上,參賽者的衣服明顯是帶點青色,並不是藍色。
其次就是孔劉很明顯就是有備而來,他知道男主的個人資訊以及經歷,也知道男主很缺錢,他就是用畫片引導對方入局參加遊戲,如果用畫片來選面具人還是參賽者,就多此一舉。因為只有錢對參賽者才有誘惑力。
再者面具人明顯都是訓練有素的樣子,他們有各自的位置和任務,全部都是男性,且得會持槍,如果是由畫片篩選,隨機性太大,如果是女子或者老人也選了紅色,那又該怎麼辦?
當然,面具人也可以透過篩選。個人猜測,面具人篩選的條件應該是退役不久且需要穩定工作計程車兵。韓國有男性到20歲就得服兵役的規定,這就給面具人的篩選提供了足夠的人力,而退役不久這個條件就能夠確保篩選出來的人會持槍,且服從管理。從劇裡也不難看出面具人更像是軍事化管理,並沒有多少個反抗,偶爾幾個有私心會接私活。但只要不觸碰最高管理者黑衣人的利益,也沒有太大的事。
如果是打畫片選擇,就算全都挑男性,那挑出來的人肯定性格不一,就像是片中有流氓地痞一樣,如果挑出來的人是個刺頭,也不服從管理,黑衣人不就自己給自己找絆腳石嘛?與其讓引導者在地鐵站盲選,還不如從已經退役計程車兵名單裡面找,這樣更省心。
也有網友覺得面具人的人選是遊戲場地的設計者自己遊戲本身的設計者,他們被留在小島上被訓練成面具人。這也算是一種可能性吧,至於到底面具人怎麼選出來的,劇情也沒有給具體的資訊,全靠猜。
但不管怎麼說,要靠打畫片來篩選人的可能性很小。打畫片主要還是在於引誘人進入遊戲,而非區分面具人和參賽者。
來源:中華網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