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他們對美的認識也在不斷提升,帶孩子去參觀畫展、美術館、藝術館、博物館等等,就有必要提上日程了。
可是帶年幼的小朋友們參觀這些藝術場館也會有一些實際的問題產生,比如場館太大,孩子累了、餓了、不感興趣、想上廁所、大聲喧譁、觸碰展品等等,這些困難還是要想辦法克服的,另外還有時間耗費較長、家長不甚明瞭藝術精髓的情況,所以會出現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經歷,效果卻不太明顯的結果。
中譯童書出品的“去美術館系列”針對上述可能情況提供了另外一種參觀美術館的趣味方法,對孩子瞭解美術作品,獲取基本的世界美術作品資訊,都很有幫助。
這個方法到底有多好玩,我們可以從梵高作品展看看它的神奇之處:
梵高是一個了不起的大畫家,他的作品有著濃重的個人風格,作為不瞭解美術史的人恐怕很難說出梵高作品的迷人之處的。
在《去美術館·梵高的夢幻世界》這個繪本分冊中,小姑娘凱蒂和奶奶又一次帶著我們來參觀美術館,奶奶一如既往地休息打盹,把這個神奇的美術館交給了凱蒂獨自去探索。
《星空》《午睡》《梵高的椅子》《海邊的漁船》《橄欖樹林》這些大人恐怕也難以說出所以然的世界名畫在小朋友們的眼中會呈現出什麼樣的樣子呢?
凱蒂的做法其實非常符合孩子們的認知情況,根據自己帶孩子看畫展和美術館的經驗,孩子們對畫本身其實很難獲得整體的觀感體驗的,他們的專注點往往放在了畫作上那些細枝末節的事物中,比如凱蒂在梵高美術館看到的是《星空》中的星星、《橄欖樹林》中的梯子等,但是這套“去美術館”系列作品的可貴之處是將孩子們眼中看到的世界名畫細節變成了有趣的故事,虛與實相結合,讓孩子在遊戲般的體驗中獲得觀賞名畫作品的新奇趣味,使其對觀賞美術作品產生興趣。
這種有趣的方法對家長們帶娃其實有著很強的指導作用,我們不管是帶孩子參觀某些藝術場館還是教孩子認知某些事物,或者我們想要將某些良好的行為習慣、健康的生活習慣以及我們覺得對孩子有益的東西傳達給孩子們,不妨在遇到孩子抗拒或者接受效果不好的情況下,我們可以試著用小朋友們的視角審視一下我們的方法是否便於他們接受。
既然孩子們當前的認知情況更多地在於細節和趣味,那麼我們何不將生硬的壓制灌輸轉換成孩子們喜聞樂見的細節和趣味呢,找到那些我們想要傳達給孩子的事物中蘊藏的趣味細節,陪孩子去尋找他們之間存在的相關性,把這種相關性變成有趣的故事或者遊戲,在趣味和娛樂中讓孩子自然而然地接受並內化到自己的思維認知中,變成了良好自律的生活行為習慣,而且趣味故事和好玩的遊戲本身就帶著正向強化效果,不需要我們一遍遍地去強調,小朋友們會迫不及待地要求我們和他們一遍又一遍地溫習,假以時日,這些行為習慣就在孩子們強烈的內生動力驅動下成為他們自身行為和思維方式的一部分。#藝術啟蒙##紙上美術館##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