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筆下的武陵漁夫迷了路,從一座山的洞口往裡走。剛開始很狹窄,走著走著卻開闊許多,而且前方似乎有光亮。循著光亮繼續走,突然眼前一亮,豁然開朗,出現了一個不一樣的世界。
眼前這個後人稱為桃花源的地方,美的讓人以為是人間仙境。除了恬淡寧靜的男女老少,還有美不勝收的山川河流,以及整齊儼然的屋舍池田,更有雞犬相聞,阡陌交通。
漁夫看到的阡陌,就如道、路、途、徑一樣,實際上都指道路。但雖然它們意思相近,細究起來卻有很大不同,也是不能混用的。
路,指可以通車的大路,大道,相當於古代的高速公路。而在所有道路中,路是最高等級的,可以容三軌及三軌以上的車輛。路是高速公路中的國道,規格最高。所以才有"條條大路通羅馬"的說法。
道,和路一樣,也是可以通車的大路,但比路低一級,可以容二軌,即它是雙車道。實際上也有例外,世界最早的高速公路是秦始皇修的秦直道,綿延七百公里,據說最寬處可以容六車通行。
途,是可以通車的道路中規格最小的,只容一軌,屬於單車道。途有時候也會寫成塗,古文中屬通假字。
徑,不能通車的小路。徑屬於直而且近的小路,所以有"直徑","捷徑"的說法。唯其直且近,才能達到捷的目標。
蹊,和徑一樣是無法通車的小路。區別在於,蹊是人們踩踏出來的。就如魯迅說的那樣,"世上並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這裡的路,實際上是蹊。司馬遷評李廣時說"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就更能說明蹊的含義。
阡,陌,武陵漁夫看到的景象,實際上指田間小路。阡,是指南北走向的小路,陌是東西走向的小路。所以有個詞兒叫"陌生",原意為不識道路,後引申為與人不熟悉之意。
這就是道,路,途,徑,蹊,阡,陌等字詞的不同之處。
文瀾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