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阻擋你前進的,往往不是困難本身,而是你身邊的人!
雖然你們的目標基本一致,但在為共同目標而奮鬥的過程中, 你會花去無數的精力用以安撫身邊人的情緒。
你需要讓不積極的人變得積極、需要讓積極的人變得更積極,你需要用一些方法和手段來達成這樣的目的。
然而,懂得這方面的方法和技巧的、能夠做leader的人,少之又少!
絕大多數的人,是平庸的,因為他們時刻都在等著別人來安撫他的情緒、給予他想要的獎勵——他們缺乏做事的內在動機。
而這一切,都要從他們孩提時代的經歷以及父母的教育和引導方式說起。
文 | 陳老實YOLO
編輯 | 神逗奶爸
你陌生而又熟悉的“德西效應”
有一個老掉牙的寓言故事:
有一群孩子,天天在一個老頭家門前打鬧嬉戲,怎麼勸說,他們都不願意走。
這讓喜歡清靜的老頭難以忍受!
幾經思索,他想到一個辦法。
他先是給了每個孩子25美分,並且很“真誠”地對他們說:“謝謝你們讓這裡變得熱鬧,讓我感受到了青春的活力,這些錢是為了感謝你們的!”
孩子們很高興,第二天又來玩,並且一如既往地嬉鬧。
老頭再次出來,給了每個孩子15美分,解釋說:“我一個老人,沒有收入,只能少給你們一些了,謝謝你們!”
孩子們雖然少拿了10美分,但還是很高興。
第三天,老頭只給了每人10美分,第四天,老頭只給了5美分……
孩子們就不樂意了:“怎麼越來越少了?你可知道我們每天在這裡玩得有多累,衣服弄得有多髒?我們以後再也不來你這裡玩了!”
然後,他們真的就再也不來了……
這便是“德西效應”的一個縮影。
“德西效應”:適度的獎勵有利於鞏固個體的內在動機,但過多的獎勵卻有可能降低個體對事情本身的興趣,降低其內在動機。
在多數情況下,人們在外在報酬和內在報酬兼得的時候,不但不會增強做事的動機,反而會降低其動機。
也就是說,當一個人在做一件自己覺得愉快的事情的時候,你給他提供獎勵反而會減少這件事情對他的內在吸引力(興趣)。
“德西效應”在我們的生活中可以說是無處不在,就拿我兒子舉例。
中秋節的時候,幼兒園老師給我們安排了一個親子任務:製作一份能突出中秋節氛圍的手工作品。
兒子喜歡亂寫亂畫,就選擇了做一幅手工貼畫,在我和他媽媽的幫助下,他畫得有模有樣。
作品出來之後,我們驚喜不已。
他媽媽更是高興,覺得兒子有繪畫天賦!
於是,她就開始鼓勵兒子畫畫,有空就拿出畫筆去教他,還去找了相關的興趣班準備給兒子報名。
可是,小孩子的注意力還是很容易轉移的,也或許,他對畫畫並不感興趣。
為了能督促兒子練習,他媽媽就給他定了簡單的規矩:只要他認真完成了練習,就會給他一些獎勵。
比如一顆糖、一個新玩具,同時也毫不吝惜她的口頭獎勵。
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兒子的積極性,為了得到想要的東西,他表現得很積極。
可是,前幾次還挺認真,後來就完全是應付了。
你不滿意還不行,他會說:“你怎麼不表揚我呢!你快說寶寶好棒呀……”
而且,如果你不獎勵他,他就會生氣!
其實,不僅孩子如此,我們身邊的很多成年人也一樣:不給他漲工資、不給他獎金、不給他口頭“重視”,他就沒了工作動力,常常會因為一些不平衡心生怨氣,反正就是工作不積極。作為他的leader,你就得分出很大一部分精力去安撫他的情緒。
有時候很多成年人也能表現出孩子般的“幼稚”:口頭誇獎幾句,他可能就比較積極。
我們回到之前的那個寓言故事,假如說你正好在這群孩子之中,你有比較高的心智,看穿了老頭的“算計”。
你會怎麼做呢?
你會想辦法把這群孩子擰成一股繩,組織大家繼續在老頭家門前玩耍。
於是,在這個“團體”裡面,你就是leader。
然後,你就會發現你很難調動這群孩子的積極性,他們可能會找出各種理由不來參與,什麼“今天要寫很多作業、今天要去參加桌球比賽、今天要幫媽媽照顧妹妹”等。
在你的組織下,前幾次他們可能都來參與,但發現並沒有得到你給“許諾”的東西,慢慢就會心生退意,總是沒你想要的那麼積極。
總之,你要想達成目的,你就得絞盡腦汁地告訴他們這樣做還有“獲利”的可能性,然後你也會用各種方式去激勵他們——你也無法避免去利用“德西效應”。
一個人之所以會平庸,一因缺乏原動力,二因等著被鼓勵
相對來說,成年人一般都有一定的自知之明,也都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道理,對於能不能得到外在獎勵,一般心裡有底。
但是,大多數人卻都有一個類似的特徵:太過在意他人的評價,很多人甚至完全拿外部評價當作自我價值的唯一參考標準,一直活在別人的評價裡。
別人一表揚,就能積極,別人一批評,就沒了底氣甚至垂頭喪氣。
可是,別人的評價我們是控制不了的,絕大多數時候,它也很容易偏離我們自己的內心期許,甚至是完全悖離。
這時候,人就會有不滿情緒,會有滿腹牢騷,這會讓一個人很痛苦。
但人又是天生具備自我保護機制的,為了減少痛苦,人就會降低自己的內心期許(內部期望),透過降低努力程度的方式找到心理平衡。
關鍵是,你所有遇到的大多數情況是:你不僅不會因為做得多而得到獎勵,你可能做得越多,越得不到重視,別人還會把你的付出當成是天經地義!
這種心理落差,會讓一個人的內心充滿怨氣!
在這樣的心態和行為下,這個人便會莫名其妙地、一如既往地走上平庸之路。
可以說,一個人之所以會平庸,一是因為缺乏原動力,二是因為他總等著被鼓勵!
那麼,人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外部評價體系”?其中的始作俑者又是誰呢?
追根究底的話,我們又要把父母的引導和教育方式拿出來說事了!
不是偏見,是客觀事實!
在當前的這種不愁吃穿、不愁安全感的成長環境下,孩子們本身就缺失了一部分生物的求生本能,生活缺乏源動力、學習不積極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通常情況下,父母們為了激勵孩子,往往會用兩種方式:告訴他如果他做了什麼/達成了什麼,就給他什麼;告訴他如果他不做什麼/沒達成什麼,就會不給他什麼!
說白了,這其實是一種“控制”,用獎勵或者懲罰去控制孩子,讓孩子尊崇他們的意願行事。
很多時候父母都忽略了孩子自己的喜好和動機,久而久之,孩子就忘了自己的原動力什麼什麼,做什麼都非常在意父母及身邊人的評價。
學習中,想要老師和父母的表揚;工作中,需要上司的鼓勵“口頭重視”;婚姻中,需要配偶的肯定。
他所有的快樂和痛苦,都建立在別人的評價上,然後一直沉淪下去。
我們或可以說,很多人的平庸,是因為自小接觸到的各種獎勵。
仔細想一想,作為父母,您是否也沒那麼無辜?
結語
父母給孩子的具有反向意義的“獎勵”,可以追溯到孩子吃飯這樣的事情上。
有人會因為孩子多吃了一口飯而大肆褒獎,有人會為了將就孩子多吃一口飯而許諾各種物質獎勵。
我在想,如果連“餓了要吃飯”這種本能動機都需要你用外物獎勵去刺激,他那以後的學習、工作什麼的又如何能找到深層次的動力?
雖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但所有物質或者口頭獎勵所激發的興趣和動力,都是短暫的!
一切的“獎勵”,都可能代表著目的/目標的轉移,都不利於激發孩子的內在動機!
自始至終,孩子需要培養的,是積極主動心態、持之以恆的興趣和堅韌不拔的意志。
做到這一點,父母需要做的有三點:
其一,引導孩子樹立遠大理想,增強孩子對學習的情感和興趣,激發孩子對學習活動本身的動機,幫助孩子獲得成功和樂趣;
其二,不以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去考量正在成長的下一代,要讓孩子自己體驗到實現“小理想”的成就感;
第三,適當的獎勵還是要有,但一定要是跟孩子當前所行之事、所處階段有利的東西,比如書籍、學習用具、體育器具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