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芨芨草
《禮記·大學》裡面有這樣一段話: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翻譯成現代語言,大意就是:止於至善,才能志有定向;志有定向,才能心不妄動;心不妄動,才能安於目前的處境;安於目前的處境,才能慮事精詳;慮事精詳,才能達到至善的境界。
在這段話裡面,一個“靜”字起到了最關鍵的作用。靜,才能止,才能定,才能安,才能思。
靜能制動。世間的萬物,靜止是最高的形態。人也一樣,能“靜”的人,是最有品味和最有智慧的。與動相比,靜得下來的人,能更清醒地看清自己,也能更好地認識這個世界。
靜下來,與自己獨處,也與世界和解。這是人在世上最好的活法。
靜能修身。靜是人生的一種修行,是人這一世活得最好的境界。
三國名相諸葛亮曾經告誡他的兒子: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君子以靜修身,以儉養德。身是人在這個世界的一個外在形態,而德是人留給這個世界永恆的紀念。有德的人,世世代代都有人去記得,去懷念,像我們知道的那些已經離去的德行高尚的偉人和名人。
我們也許成不了偉人,成不了名人,但我們也有一顆自我的心,也想追求人生更高的境界。
畢竟,人世間,普通人還是居多。芸芸眾生中,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樂,都有屬於自己的“修身”方式。
但靜,無疑是最好的一種。只是,靜的境界,卻不是一般人所能擁有的。靜也不是單純地指行為舉止的靜,更多的是指心靈上的安寧。
這個世界紛紛攘攘,人心的安寧更不容易獲得。很多時候,我們看到一個人的舉止很文靜,就會覺得這個人是能“靜”下來的人。其實這是一種錯覺。文靜的外表下或者藏著一顆狂野放蕩的心靈,都是常有的事。
所謂人不可貌相就是這個道理。我們所說的“靜”,是能從心去靜下來,能從精神上去靜下來的狀態。這種狀態,跟外表文靜沒有絕對的關係。不過,能夠從內心寧靜下來的人,他的行為舉止也一定是斯文優雅的,而不是過於衝動和熱情。這一點,倒是有關聯的。
人其實需要學會靜,需要學會與自己獨處。在這個世上,最難相處的關係,是與自己。有人可能很擅於與別人搞好關係,卻不懂得如何與自己相處。
社交的能力再好,也抵不過與自己的獨處。人匆忙一生,能夠靜下來面對自己的時候很少。所以,很多人窮盡一生,都不知道自己活在這個世上的意義所在。
只有學會靜下來,學會與自己獨處,人才能看清自己,也看清這個世界。也只有學會靜,人才能與這個世界和解。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很多時候,人對於這個世界其實是“不滿”的。我們說過,世上的很多人,其實都是普通人,能夠自由自在、隨心所欲地生活的人畢竟很少。
而人之所以無法隨心所願,大體是因為經濟能力差,或者身體健康不良。這兩大原因,是人對於這個世界“不滿”的根源。人會因為自身的欠缺而覺得世界對自己不公平,然後會滋生不滿的情緒。這種情緒如果越來越擴大,也許最終會成為一個很大的隱患。
所以,學會靜,其實就是學會讓自己的心淡泊下來,讓自己的心能夠坦然接受命運的安排,坦然接受一切發生到自己身上的事情。
心靜了,一切就會變得坦然,一切就能簡單而美好。人心若靜,若善,對自己,對這個世界就沒有敵意。沒有了敵意,就能和諧相處。
所以,人這一生,學會靜是多麼重要!心靜了,心眼就開了。然後,你會發現,原來這個世界,陽光總是多於雨露,美好總是多於醜陋。
在那個時候,你就會覺得,原來,一切都剛剛好!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