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恐懼症是有具體、特定目標,可以從技術上清晰描述的話,無論最初的恐懼有多大,一般來說最後就總是有具體解決的辦法,雖然難度高低可能不同。但是,如果是一種對未知的、無法描述的物件莫名恐懼的話,那就無解了。真正的恐懼是對未知的恐懼。
直到今天,美軍和美國內心深處一直對中國存在著一種莫明的、無法在技術上準確描述的恐懼,這是朝鮮戰爭留給中美兩國最深遠的遺產。
美國依然沒有能理解,中國人是可以翻山越嶺的。如果它能理解,就不會在今天做出透過晶片封鎖來卡中國脖子的行為。他們以為山溝裡的道路全在他們的掌控之中,只要卡死了山溝裡的道路,就以為中國無路可走了。它完全不理解中國人本能的思維就是“我翻過山去,自己掌握晶片製造的所有技術不就得了嗎?”。
長征途中,紅軍翻越過無數的雪山和其他的高山險隘。在朝鮮戰場上,中國志願軍成功翻越過蓋馬高原上無數嚴酷至極、超越人類生理極限的雪山,這就是他們留給今天的中國人精神財富所在,他們依然讓今天的中國受用不盡。對中國來說,沒有任何技術領域的雪山是不可翻越的。
而正是因為當年的志願軍給美軍留下了無解的未知恐懼,不僅使越戰時中國說美軍不能過17度線,它就不敢不聽,嚴守不過17度線的警告;也使今天的美國在面對中國全面崛起的挑戰時會各種莫名其妙、不知道到底要幹什麼的昏招迭出。
美國不是在遏制中國,而只是在用各種神經錯亂的行為,極力掩蓋自己內心深處對中國莫名的恐懼。
這種無解的、莫名的恐懼感,正是當年的志願軍給他們留下的。這就是為什麼總有人想極力否定當年中國出兵的決定,總有人在討論中國在這場戰爭中的輸贏,總有人想否定志願軍犧牲的價值......這種偷偷摸摸的小招數治癒不了美國的莫名恐懼症。
只要是對戰爭歷史稍有點常識的人就會明白,志願軍在三年的戰爭期間付出19萬人的犧牲,獲得如此之大的戰果和附帶的巨大效益。
相比之下,在二戰中的蘇德戰場,一場戰役的死亡人數低於這個數字的能有幾個?更別提三年時間的總和。10萬人的數字幾乎就是蘇德戰場每場戰役傷亡人數的下限,一場戰役傷亡以百萬人計算的比比皆是。
就在抗美援朝戰爭之前不久,中國抗日戰爭付出3500萬人的生命,是抗美援朝戰爭中國死亡人數的184倍,那是何等的慘烈?志願軍讓中國從此終結了受人欺負的歷史。打得一拳開,省得百拳來。他使中國在後來幾十年依然貧窮落後的狀態下,無人再敢藐視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