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懷著十分興奮和緊張的心情切注視著來自德國西南部的訊息。他獲悉,在成千上萬以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奮力抗擊普魯士優勢兵力的武裝工人當中,共產主義者同盟盟員到處都站在最前列。
使他感到十分自豪的是,這些盟員都證明自己是最英勇無畏的戰士。他們當中有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他作為一支志願部隊的副官,盡到了自己的革命職責。從而使“《新萊茵報》為了榮譽也在普法爾茨一巴登軍隊中有自己的代表”。他們當中有很多是馬克思的親密戰友,曾在科隆同他並肩戰鬥有一年之久。
7月初,來自戰場的訊息卻越來越使人不安。反革命的三個軍團蜂擁進入巴登境內。革命的人民軍隊節節後退,最後撤進瑞士;約瑟夫·莫爾,這位英勇的戰友,手執武器在鏖戰中陣亡了。普魯士軍隊用軍事法庭和血腥報復撲滅了起義的熊熊烈火。
巴登一普法爾茨革命軍隊的失敗意味著革命的結束。不論在德國還是法國,反革命勢力又重新掌握全部權力了。不管是在巴黎,還是在柏林和維也納,他們肆無忌憚地運用這些權力。
7月7日,當馬克思同他的夫人及心愛的孩子們重逢歡聚,遷入百合花路一所狹小住宅不久,聲名狼藉的警吏就來到馬克思家中,遞交他一份法國資產階級政府的命令,要他立即離開巴黎,遷往布列塔尼的沼澤地區。這對體弱多病的孩子們來說,無疑是要置她們於死地。
馬克思堅決不同意這種“變相的謀殺”。經過多方努力,他終於籌到一些款項,遷居倫敦。
(格姆科夫《馬克思傳》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