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十堰晚報
人物簡介
楊獻珍是從十堰走出來的著名馬克思主義哲學家、理論家、教育家。1896年7月,他出生於鄖縣安陽鎮的一個手工業者家庭,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名早期的共產主義革命者,他經歷了長期革命鬥爭的嚴峻考驗,曾於1927和1931年兩次被敵人抓捕。在獄中,他堅貞不屈,表現了共產黨人的崇高氣節。1940年1月,楊獻珍擔任中共北方局秘書長,不久兼任北方局黨校黨委書記兼教務主任,從此開始了漫長的黨校教育生涯。
■ 文、圖/ 記者 朱江
獄中鬥爭,翻譯多部經典著作
楊獻珍是我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理論家、教育家。1896年7月,他出生於鄖縣(今鄖陽區)安陽鎮,父親是繅絲藝人。幼年的楊獻珍常為父親分擔部分勞動,做些力所能及的粗活兒,養成了誠實節儉、嚴肅認真、一絲不苟的優良品質。
他6歲上學,12歲考入鄖縣私立高階小學,17歲考入省立鄖陽第八中學(現鄖陽中學),20歲考入國立武昌商業學校。1920年學業完成後,他謝絕一家銀行的高薪聘請,自願留校任教。
1926年11月,在何世昌和王省的介紹下,楊獻珍加入中國共產黨,擔任武漢第三區區委委員。1927年,他任湖北省第二中學(漢口)訓育主任、黨總支書記,曾帶領省二中部分師生和武漢廣大群眾一道,開展收復英租界的遊行示威活動。
楊獻珍是一位堅貞不屈的革命者。1927年,在白色恐怖的武漢,他被敵人關入武昌第一模範監獄。在獄中,他堅持鬥爭,不屈不撓,直到1929年7月在黨組織的營救下才得以出獄。
1931年,楊獻珍在華北從事黨的地下工作。由於叛徒出賣,同年7月,他在北平被捕,被關進草嵐子監獄。面對敵人的殘酷迫害,他誓死如歸,決不變節。他和獄中黨支部辦起了“獄中紅色黨校”,翻譯了《共產黨宣言》《反杜林論》《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國家與革命》《帝國主義論》《卡爾·馬克思》《唯物主義與經驗批判主義》《馬克思主義三個來源和三個組成部分》等許多經典著作。
1936年9月,經黨組織的大力營救,楊獻珍獲釋出獄。據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的《楊獻珍傳》一書記載:“1936年9月24日,楊獻珍和薄一波、殷鑑等在履行出獄手續後離開了草嵐子監獄,長達5年之久的監獄生活結束了。”
隨後,他奉中共中央北方局的派遣,奔赴抗日前線山西太原,開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活動。
發動34名同鄉參加“抗敵決死隊”
1936年11月,楊獻珍與薄一波等5人受中共北方局的安排,被派到閻錫山處工作。當時薄一波為太原綏靖公署主任辦公室秘書兼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常務秘書,主持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的工作;楊獻珍為山西軍政訓練委員會政策研究室主任。他們根據抗日救亡的總任務和黨的統一戰線思想,採取“內方外圓”策略,大力發動群眾,開辦各類訓練班,培養幹部。一系列舉措實現了對山西舊政權的改造,在山西105個縣政權中,有70餘個掌握在堅決抗日的共產黨員手中,為山西的抗日救亡運動注入了新鮮血液和強大的活力,同時也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次年,楊獻珍與家鄉取得聯絡,透過其三弟、地下黨員楊邦理給鄖縣地下黨組織陸續寄回了大批進步書刊,及時傳播共產黨抗日救國的方針政策。
在楊獻珍的感召和鄖縣地下黨組織的精心組織發動下,革命青年盧定濤、毛國府、王國馨、雷龍、蔡林、蔡發祥、趙智、王明倫、上官權及楊獻珍的四弟楊邦琳(又名楊樸)、侄兒楊國民等34名知識青年辭別故鄉,奔赴山西太原參加“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
這批知識青年大部分是初、高中在校學生,為了抗日救國,他們毅然投筆從戎。參加“決死隊”後,他們經過短期訓練,立即開赴前線投入戰鬥,和廣大愛國將士一起用血肉之軀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
在日寇對山西日益緊張殘酷的連續掃蕩和百團大戰中,鄖縣籍34名知識青年和眾多戰友一樣,在與日寇的拼殺中,未等看到抗日戰爭的勝利便血灑疆場,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堅持真理,寫下唯物主義哲學重要著作
1939年12月,閻錫山背信棄義,和國民黨軍、日軍配合,攻擊山西地區的新軍縱隊和八路軍,屠殺共產黨和進步分子,與蔣介石一併掀起山西抗戰以來的第一次反共高潮。
這次事變,被稱為“十二月事變”。楊獻珍隨即在《新華日報》(華北版)連續三天發表著名的《論山西十二月政變》,揭露蔣閻罪行。
1940年1月,楊獻珍擔任中共中央北方局秘書長,不久兼任北方局黨校黨委書記兼教務主任。2月,楊獻珍以“華明”為筆名,在北方局機關刊物《黨的生活》第七期發表《山西十二月事變的經驗教訓》的長篇 文 章,著重分析決死三縱隊和五專署遭受慘痛損失的原因。1944年,楊獻珍被調任延安中央黨校,任教務處副處長兼二部主任職務;1945年12月,任中共晉察冀中央局黨校副校長;1948年夏調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工作;1948年11月,任中共中央馬列學院教育長。
新中國成立後,楊獻珍出版了《什麼是唯物主義》與《〈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解說》,這些書被學界認為是唯物主義哲學中的重要著作。
1953年,楊獻珍任馬列學院副院長。兩年後,馬列學院改名為中共中央直屬高階黨校(簡稱中央黨校),他任校長兼第一書記。雖然工作繁忙,他仍堅持講課,向學員們傳授馬克思主義哲學道理,帶領黨校學員到實際工作中搞調查研究。
因對“大躍進”中的虛報、浮誇提出反對意見,以及受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和康生一夥的迫害,楊獻珍被捕入獄。在獄中,他寫下一篇篇抗議、申訴材料和 文 章,這些 文 章後來彙編為一本書,名為《我的哲學“罪案”》,成為一部哲學史上的重要著作。
1978年12月,黨中央為楊獻珍平反,任命他為中央黨校顧問。此時,82歲高齡的楊獻珍不顧年老多病,又投入到理論研究工作中,為解放思想、撥亂反正奮筆疾書。
1982年9月,楊獻珍當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1992年8月25日,一代哲人楊獻珍在北京逝世。
楊獻珍的唯物主義是戰鬥的唯物主義,他把堅持唯物主義、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視為對共產黨員的黨性要求,與各種唯心主義、主觀主義的表現展開了堅決的鬥爭。他為黨和人民的利益敢講真話,堅持真理,不屈不撓,表現出一位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堅定的黨性原則和共產黨人的高風亮節,贏得了人們由衷的敬意。
楊獻珍一生寫下許多馬克思主義哲學著作
鄖陽革命烈士陵園裡的楊獻珍紀念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