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軍事史上,曾出現過兩個特殊的編制,一個是軍團,一個是兵團。不管是紅軍、解放軍還是國民黨部隊,都曾有過軍團、兵團編制。例如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紅軍先後組建過10個軍團,分別為紅一、二、三、五、六、七、八、九、十、十五軍團。朱德、林彪、賀龍、彭德懷、季振同、董振堂、蕭克、尋淮洲、周昆、羅炳輝、劉疇西、徐海東分別擔任過這10個軍團的軍團長。當然,有些軍團是臨時組建或特殊時期特殊情況下組建的,存在的時間不長,所以影響力不大。比如紅八軍團,是在長征前夕緊急組建的,軍團長周昆,這個軍團僅僅存在三個月就撤銷了。紅軍軍團中比較有名氣的,還是數紅一、二、三、六、十五軍團,實力最強的是林彪和彭德懷分別任軍團長的紅一、三軍團,這是紅一方面軍(中央紅軍)的精銳。
紅一軍團,乃中央紅軍精銳中的精銳,由朱毛會師後的紅四軍發展而來。再往前,其前身則是南昌起義、湘南起義餘部與秋收起義餘部的精華。紅一軍團戰鬥力強悍,名將眾多。軍團長先是朱老總,後是林彪,政委(黨代表)則一直都是由毛主席擔任。
紅一軍團先後湧現出諸多能征慣戰之將,如林彪、陳光、王良、羅瑞卿、曾士峨、蕭克、羅榮桓、劉亞樓、黃公略、陳毅、周子昆、陳伯鈞、劉疇西、朱良才、伍中豪、譚震林、譚政、周昆、陳士榘、張宗遜、鄧華、朱雲卿等。這些將領除少數人犧牲外,其他人在建國後最低也是上將、大將、元帥或國家領導人。
紅二軍團與紅六軍團是紅二方面軍的前身,是由湘鄂西、洪湖根據地的紅軍發展而來。中央紅軍長征最初的目標,就是北上與紅二、六軍團會師,不過後來由於種種原因未能實現。紅二、六軍團也是名將輩出,賀老總、任弼時、關嚮應、蕭克、盧冬生、廖漢生、王震、甘泗淇、賀炳炎、許光達、李達等主要將領都出自紅二、六軍團。任弼時後來成為五大書記之一,賀老總成為開國元帥,關嚮應在延安因肺結核病逝,盧冬生在東北被蘇軍士兵殺害,其他人都是中將及以上軍銜。
紅三軍團就是彭老總率領的紅五軍改編而來,也是平江起義部隊發展而成。紅三離不開紅一,紅二也離不開紅六。紅軍沒有紅三方面軍,也是彭老總高風亮節,主動將紅三軍團編入紅一方面軍所致。紅軍三大方面軍,除紅四方面軍沒有組建過軍團編制,紅一、紅二都曾有過軍團編制。
紅十五軍團,則是徐海東率領的紅25軍長征到陝北與陝北紅軍合編而成。後來成為八路軍115師344旅。徐海東能征善戰,是全軍中有名的徐老虎,打起仗來不要命,全身傷痕累累,曾昏迷五天五夜才甦醒。徐大將的最大功績就是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真正是戰功赫赫的一員虎將。在抗戰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徐大將基本上都是在養病中。但其在偉人率疲憊之師到達陝北時慷慨相贈5000大洋,讓中央紅軍解決了燃眉之急,這份雪中送炭的功勞無人能比。
而國民黨部隊中,早期也是有過軍團編制的。比如臺兒莊戰役中湯恩伯率領的20軍團,下轄三個中央軍,戰鬥力強悍。沒有20軍團,焉有臺兒莊戰役之勝利?正是20軍團,在關鍵時刻給予日軍以致命的一擊。至於湯的口碑不好,純粹是後來李宗仁的刻意“抹黑”。李與湯不和,在國軍中人盡皆知。《李宗仁自述》中所描寫的湯恩伯,一無是處。而實際上,湯的軍事能力是很強的,被日本人稱作“支那之虎”,屢次重創日軍,是侵華日軍的強勁對手。湯晚年在日本手術時病亡,也跟日本人的報復脫不了干係。湯恩伯後來在解放戰爭中表現很糟糕,跟所有的國民黨將領一樣,是大勢所趨,國軍兵敗如山倒,不是以某個人的力量能扭轉過來的。比如戰神薛嶽,殲滅日軍47萬人,但在解放戰爭中,也是表現乏陳,無絲毫亮點,海南島之戰,輸得一塌糊塗。國軍將領在解放戰爭中的表現,真正是應了一句話:外戰內行,內戰外行。
但是,軍團這個編制,只在早期出現過,抗戰開始後,不管是國軍還是我黨部隊,均沒有再出現軍團編制。解放戰爭開始後,國共兩黨都出現了兵團這一編制。而且兵團繁多,比如我軍的第九兵團、第十三兵團等,國軍第七兵團、第十二兵團等。淮海戰役圍殲的黃百韜兵團,就是第七兵團,還有在安徽雙隊集殲滅的黃維兵團,就是第十二兵團。
那麼,問題來了:軍團與兵團,有啥區別呢?軍團大還是兵團大呢?
毫無疑問,兵團大於軍團!這兒說的大,是指編制大小,是指這支部隊的規模。兵團可以轄七八個軍十幾萬人馬,而軍團最多幾萬人。紅軍時期的軍團,甚至還沒有一個軍的編制大,例如紅一軍團,不過一萬人槍,紅三軍團,還不足萬人。紅七、紅十軍團,只有幾千人。即便是國軍湯恩伯軍團,兵強馬壯,也只有三個軍不到七萬人。而兵團就大得多了,比如湯恩伯第七兵團,轄5個軍12萬之多。黃維的第十二兵團,轄5個軍12萬人之多。
不僅如此,軍團的指揮官,都叫軍團長,而兵團指揮官,稱作司令、司令員。比如林彪和彭總擔任紅一、三軍團指揮員時,稱呼是軍團長。湯恩伯任國軍第七軍團指揮員時,也是叫軍團長。但到了解放戰爭時期的兵團制後,所有兵團指揮官,都叫司令。比如西北野戰軍第一兵團司令員王震、第二兵團司令員許光達;中原野戰軍第三兵團司令員陳錫聯、第四兵團司令員陳賡、第五兵團司令員楊勇;華東野戰軍第七、八、九、十兵團,司令員分別是王建安、陳士榘、宋時輪、葉飛;東北野戰軍第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兵團,肖勁光、程子華、劉亞樓、鄧華分別任這四個兵團的司令員。另外還有華北軍區的第十八、十九、二十兵團,司令員分別是周士第、楊得志、楊成武;由國民黨起義部隊改編而來的第21、22、23兵團,司令員分別為陳明仁、陶峙嶽和董其武。
可見,兵團比軍團規模大、兵員多、建制完整。兵團司令員建國後最低是上將,而軍團長實際上就是軍長,有時連軍長也不如,沒有軍銜。那為啥早期部隊有軍團,後來都改做兵團了呢?主要是部隊發展快速,從幾萬人發展到了幾十萬人、幾百萬人,我軍兵團之上還設野司,建國後野司番號撤銷,又設立了大軍區,兵團依然是大軍區下轄的最大的軍事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