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夢”,印度也有,它和我們的復興夢不同,它是“繼承夢”,三哥叫“大國夢”。
三哥理解的“大國夢”首先得“大”。
作為英國曾經的殖民地,印度一直以“乾爹”的私生子自居,他覺得自己有權利繼承“乾爹”離開後在印度洋的勢力,即包括今天的阿富汗、巴基斯坦、孟加拉、不丹、錫金、尼泊爾、緬甸、馬六甲海峽、亞丁灣、阿拉伯半島、非洲之角一帶的勢力,他要像自己的“乾爹”那樣,把印度洋變成內海,自己做“印度洋之王”,這便是他的大國夢。
我們知道,歷史上,印度曾多次被外來文明徵服,近代史上,被英國殖民之後,更是長期淪為一個地理概念。沒有明確的主權,邊界不清晰,也缺乏統一的文化,甚至連統一的官方語言都沒有。以至於到現在,他們也只能用英語來維繫凝聚力。
當年西方殖民者正是利用了這一點,把整個印度半島切成了豆腐塊,分而治之。
這也造成近代史上一大奇觀,英國東印度公司征服這片土地後,僅用三千文官就完成對數億異教徒的治理。
我們現在說一國兩制,當時的印度半島基本上一國百制。作為殖民者,英印總督直接控制的行政領土非常有限,僅相當於如今印度的一半,周邊犬牙交錯著各種“土邦”,巔峰時期有600多個印度土邦。
這些土邦接受英國的外交指導,同時在軍事、經濟上受英國人控制,但自身仍享有很強的獨立性,而且彼此之間紛爭不斷,英國人只當裁判員。
這種以印治印的搞法維持了這片土地的安寧(起碼沒有大的紛爭)。
在這個基礎之上,英國人在整個印度洋還有更大的話語權,英印總督管理的事物包括了文章一開始提到的諸國,甚至西藏他們也插手過。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因國力不濟退出該地區,並且提出“蒙巴頓方案”,即在原英屬印度殖民地基礎上成立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而士邦可自行決定是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選擇獨立。
如果真的按照“蒙巴頓方案”走,印度頂多是個三流國家,印度半島將邦國林立。但以尼赫魯為代表的第一代“精英”顯然不甘於此,他們處處以英帝國的繼承者自居。
他們要像自己“乾爹”那樣當印度洋之王。
1947年,印度開啟了自己的大國夢。
最開始,他擴張的方式很粗狂,就像流氓娶親,不在乎能不能得到你心,先要得到你的人。
從獨立那天開始,他利用英國退潮、日本戰敗、中國內戰、美蘇爭霸的有利節點,迅速將數百個土邦拿下。
雖然各邦同床異夢,但好歹綁在了一起。
今天我們都在嘲笑三哥的摩托車閱兵隊,但就麼個愣頭少年,在短短的十多年之內,領土擴張了一倍,而且讓全世界默認了他的邊界事實,不得不佩服三哥打得一手好牌。
來看看它的套路。
很多人說,印度一開始不是跟我們關係處得挺好嗎?
確實是,1949年新中國成立,印度以大哥的姿態出現(區別“老大哥”),他支援中國加入聯合國,多次違背美國的意願替中國發聲,甚至主動邀請中國領導人訪印。
1955年的萬隆會議更是把C位留給了中國。
很多人被三哥的舉動圈粉。
可他們不清楚,這實際上是印度玩的詭計。
一是它要掩蓋自己擴張的意圖,這期間,他武力佔領克什米爾約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透過談判收回法屬印度526平方公里土地,接下來,他還準備對安達曼群島和尼科巴群島8249萬平方公里土地下手(後全部被他拿下),對錫金、孟加拉、不丹、尼泊爾、巴基斯坦下手(錫金目前落入印度手中,孟加拉、不丹、尼泊爾正遭受它的騷擾,巴基斯坦也深受其擾),甚至對中國下手。他要穩住中國這個巨人般的鄰居。
二是它想建立美蘇之外的第三股國際勢力。印度是不結盟運動的倡導者之一,也一直以亞非大哥身份自居,那時候,拉攏中國,絕對有利於增強他在國際上的話語權。
看到這如果你還覺得印度只是老美的馬仔,或者只會擺摩托車造型,那說明你看觀雲的文章還太少,建議回顧一下。
三哥絕不止會吃咖哩,他絕對是個面憨心黑的癟三。在美蘇之間玩平衡,在東西方玩平衡,吃了原告吃被告,兩邊都不得罪,兩邊都領吃領喝,三哥把瑜伽那套用到了國際關係上。中國人理解的不結盟運動就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他卻搞成了另一個為自己增加話語權的聯盟。時至今日,我們也只是個觀察員,印度卻在裡面扛大旗。
更何況,當年的中國絕對是個好說話的鄰居,對於印度的擴張行為基本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在南亞這個地方,如果中國都不表態,印度幾乎可以為所欲為。
所以,在尼赫魯和我們稱兄道弟的那段時間裡,印度快速擴張。
他南征北戰,幾乎沒遇到對手。
結果,三哥膨脹了。
他認為自己不只是印度洋之王,簡直是亞洲之王。
1961年12月份,印度發起名為“勝利行動”的戰鬥,輕鬆地從葡萄牙人手中奪取了果阿地區3983平方公里。那場戰役印度陸海空齊上,36小時拿下戰鬥,只死了22名士兵,國內一片歡呼。這讓印度“亞洲之王”的感覺更強烈了。以尼赫魯為代表的一群精英見印度已經能輕鬆戰勝昔日的殖民國,更不把亞洲各國放在眼裡。
它一而再,再而三地無視中國的警告,逐步進犯我國領土。
1962年4月起,印度在中印邊界中國境內先後設立了43個軍事據點。當時侵佔我國領土和部署對華戰爭的規模和程度,都超過了過去的英國。它甚至在國內宣揚:在東段已將中國軍隊"趕回兩英里",在西段全線向前推進,歡呼並祝賀尼赫魯取得了"拿破崙式的大膽的規劃所取得的獨一無二的勝利。"
面對中國政府的好言相勸,尼赫魯說:"要以軍事力量對付中國"。
一個小流氓參加過幾次黑社會打鬥就錯誤地認為自己已經掌握打架技巧了,直到他看了中國軍人在邊境上和異族的戰鬥。
一支從未真正經歷過戰火洗禮的軍隊在打贏幾場小規模戰鬥後,就以為自己已經掌握無敵秘訣了,直到他遇上中國人民解放軍。
1962年那場戰爭結果大家都清楚,但有幾點觀雲覺得有必要解釋一下。
其一,印度為什麼輸得那麼慘?其實與國力無關。當時的中國很虛弱,3年自然災害,蘇聯切斷援助,美國也沒準備拉攏中國,反而承諾援助印度10億美元。任何人換到印度的位置都會覺得這是天賜良機。戰機選擇上,沒有任何問題,但他錯估了自己軍隊的戰鬥力。
印度獨立的過程幾乎沒經歷過戰火。
有人說印度獨立是靠甘地絕食換來的。
有些誇張,但離事實不遠。
而他的對手卻是從烈火中走出來的王者之師,14年抗日戰爭,3年解放戰爭,3年抗美援朝,早把這支軍隊打造成陸戰之王。
這樣的差距是全方位的,從戰鬥素養,戰術體系,到戰士血性,雲泥之別。
有人形容三哥挑戰解放軍,就像小孩挑戰大人,其實並不準確,應該是業餘拳擊手挑戰職業殺手。
根本不在一個段位,純粹找死。
其二,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當年解放軍會主動撤回,放棄對爭議地帶的控制,甚至無償釋放俘虜,還搭上那麼多繳獲物資?
中印邊境地形特殊,所有軍事學院出來的人,必研究“通道作戰”,背景就是這一帶。
在無數次推演中,觀雲深有體會,即便到今天,這一帶要完成物資保障都很難。
而60年前,所有後勤供應都得靠犛牛拉,牧民扛。
打仗就是打後勤。
當年,上層在西藏動員了大量的藏民保障,也只能勉強支撐一場戰役。你要長期駐守,談何容易。
而且1962年國民經濟虛弱程度是現在難以想象的,拿什麼支撐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
更何況,新中國當時所處的國際環境非常惡劣,可謂岌岌可危:蘇聯撤走,並在北面虎視眈眈,老美心懷不軌,老蔣又一直琢磨著反攻。
你認為新中國有多面開戰的能力嗎?
所以當時教員一開始就明確戰略意圖:“打一場軍事政治戰,或者叫政治軍事戰。”
中期目標是“打一戰保中印邊境十年的穩定”。
事實上,這一戰又何止保了十年的穩定?
所以,觀雲一直認為,在解讀歷史事件時,我們應該放到歷史背景中去理解。
回到今天,印度並無多大改變,它仍是當初那個懷揣“大國夢”的小癟三。西方一個勁地猛吹,早把印度捧成了亞洲之星。莫迪也完美繼承了尼赫魯的膨脹野心,靠煽動民族主義來推動一切。
所有,但凡有點機會,它們就會想撲上來咬一口。
全文完,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