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會村遺址的發掘者曾如此為大家描繪四千年前大禹治水在塗山下會盟天下諸侯的場景:
極目遠眺,荊、塗二山在遠方巍然聳立,淮河漫流,洪水滔天。身畔,沿岸壘築的高臺上正燃燒著熊熊篝火,篝火旁,夏后氏和塗山氏的族眾們已準備好豬、牛等犧牲,鼎、甑中散發著稻、粟的香味,鬹、壺中有酒漿溢位。一切都已就緒,萬眾矚目中,遠道而來的貴賓大禹現身了。他禹步闊行,沉穩地登上夯築好的方臺,盛大的會盟祭祀儀式正式開始。高臺正中林立的諸侯旗幟迎風飄蕩,旗杆兩旁,前來會盟的諸侯手捧玉帛,隨聲應和著大禹發出的號召。儀式自旦及夕,晝夜不停,延綿數日。大禹與來自各方的諸侯籌劃治水方略,一場曠世偉業即將拉開序幕。
治水的大禹
禹會村,一個位於塗山南麓,淮河岸邊的小村莊,隸屬於安徽省蚌埠市禹會區秦集鎮。在這個如今平凡的江淮小村莊多年來一直流傳著“禹會諸侯”、“禹娶塗山”的傳說。而《左傳·哀公七年》“禹合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相發兼併至今,其存者無數十焉”《今本竹書紀年》:“(帝禹夏后氏)五年,巡狩,會諸侯於塗山”。
禹會村遺址位置
禹會塗山在中國歷史上應該是一次里程碑式的政治實踐。要知道“當禹之時,天下萬國”,這萬國就相當於現在一個個地級市,而無論是黃河、淮河還是長江,哪一個發洪水,如果要治理絕不是一市一縣的事,在當時也絕不僅僅是哪個部族的事。所謂集中力量辦大事,面臨天災便需要英雄式人物帶領天下萬國共克艱難。
遺址發掘平面圖
這時候大禹治水需要生活在塗山周邊的“地主”塗山氏的支援,大禹娶了塗山氏的女兒,因此在治水的過程中塗山氏發揮了重要作用。也如現在淮河每年暑期發洪水,中游的安徽地區是犧牲最大,也是貢獻最大的地區。所以,當地人也對“禹會塗山”這件事深信不疑。如今每年農曆三月二十八日,塗山之巔的禹王宮都會舉辦大型廟會。而禹會諸侯於塗山下共謀治水這件事,也是天下諸國第一次在一個領袖的帶領下完成一件大事,而這個事件也被視為形成夏王朝的直接導因。那麼禹會村遺址的考古發現是否支援這個傳說呢?
北城牆剖面
禹會村遺址被發現得相當晚,1985年的全國文物普查確認該遺址屬於龍山文化時期。之後直到200年,禹會村遺址在“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推動下,由社科院考古所王吉懷先生主持發掘。在2007年至2011年的五次發掘中,禹會村遺址發現了一處面積近2000平方米的大型禮儀性建築,這個建築包括夯土非常考究的一個人工堆築臺基分別由灰、黃、白三種土進行覆蓋,特別是上邊的黃土和白土相當純且細膩。在這個臺基上由南向北分別發現了柱洞、凸嶺、凹槽、燒祭面、方土臺和長排柱坑。對於這些遺蹟被複原為當年的什麼樣場景,很多得靠想象,建議看看央視考古公開課,王吉懷老師復原得相當生動。
領隊 王吉懷老師 人稱王大禹
這些年隨著“考古中國·夏文化研究”課題的推動,80後領隊張東則在聚落考古的理念下發掘和研究這個遺址。他發現到龍山文化時期禹會村遺址為一處面積達200萬平方米的城址,而當年發現的祭祀臺基,則實際築造在東城牆上。說明在祭祀儀式舉行之前,禹會村遺址便是淮河流域的一處中心性遺址。從這個遺址所出土的器物也發現有周邊四大區域(中原、海岱、江漢以及環太湖地區),這個文化集合的範圍也是後世中國的核心區域。
領隊 張東為專家講解城牆結構
龍山時代,禹會村城址和大型禮儀性建築充分說明,淮河流域史前文化發展到了一個相當高的水平。“禹會諸侯與塗山,執玉帛者萬國”,禹因為娶了塗山氏的女兒,不以私害公,所以能夠集合眾人之力治水成功,是淮河流域史前文化融入到整個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程序的關鍵節點。然而,正如發掘領隊自己所承認的,淮河流域關於禹的傳說應該是這裡史前文化反應的事件的歷史記憶,但是歷史的細節是否如傳說描繪的那麼生動則仍需謹慎。
祭祀遺蹟
但無論如何,禹會村考古為蚌埠這個淮河流域火車拉起來的城市增加了歷史和文化認同。多年來的考古工作不僅喚醒了淮河流域史前文明研究的核心城址,而且結合早期淮河上游的賈湖遺址,中游的尉遲寺遺址,雙墩遺址,下游的順山集、龍虯莊、藤花落等遺址,一起串聯起可以與傳統四大區域相媲美的淮河史前文明。
遺址俯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