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是中國人民在近代史上經歷最深重的苦難,日本的侵略行為將戰火燒遍了中原大地。無數中國人民陷落於敵手,很長一段時間之內,中國人民都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日本的殘暴行為也激起了全中國的抗日熱情,無數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只為阻擋侵略者的步伐。但是如此大規模的侵略行為,如此殘暴的戰爭行徑,卻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自日本1931年入侵東北開始,其實侵華戰爭就已經開始了,只不過是區域性的侵華戰爭。但是直到1941年老蔣才對日本正式宣戰,為什麼如此重要的宣戰書卻遲到了十年?老蔣在這十年的時間裡到底在盤算著什麼?為什麼日本到最後投降都沒有對日本宣戰?這一切的背後究竟有什麼原因,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這段奇怪的歷史,探尋當年的秘密。
喜歡歷史的朋友可以點點關注,既可以翻看往期的影片,也不會錯過以後的精彩內容,點贊和關注就是我們更新的最大動力,謝謝大家啦。
日本的企圖
日本對中國的企圖之心由來已久,尤其是考慮到日本作為一個資源匱乏的工業國家,對於各種型別的資源都是十分渴望的。工業發展急需的各種資源日本全都依賴進口,但是這樣的成本無疑是十分巨大的,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日本的發展。但是他們所需要的各種資源,卻都可以在我國找得到,尤其是東北地區,在日本高層眼裡,簡直就是資源的天堂。
所以日本也逐漸轉變了策略,將目光放到了我國尤其是東北地區,開始謀劃對我國的侵略戰爭。日本在發動戰爭之前,經過了長時間各方面的準備,包括從我國清朝末期就已經開始了許多區域性戰爭行為,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和甲午中日戰爭等等,這都是日本對於我國實力的一種試探。
時間來到了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這時候日本的工業化程度已經很高,而中國在清政府滅亡之後,一直處在多年的戰亂之中,讓本就薄弱的工業基礎更是沒有時間和空間進一步發展。
東北
這也導致了中日雙方之間實力的進一步拉大,所以後來日本才敢肆無忌憚地發動對中國東北的侵略戰爭。在侵華戰爭開始之後,老蔣的抗日決心就始終不夠堅定,從他對日軍入侵東北的態度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當時,以老蔣為首的國民黨是中國明面上的合法政府,按理來說,面對別國的入侵,南京政府應該是堅決予以抵抗,保衛自己國家的疆土和人民,但是老蔣卻沒有這麼做。
反而是命令在東北的國民黨軍隊不要與日本發生衝突,最後的結果竟然是30萬中國軍隊未發一槍就撤出了東北,將東北大片的土地拱手送給了日本人,絲毫不顧東北當地人民將要面對何種苦難。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老蔣內心對於和日本開戰的猶豫程度。
讓老蔣舉棋不定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日本實力的強大,當時的日本是一個發達的帝國主義軍事強國,在全世界範圍之內實力都排在前列。在衡量一個國家實力的各個方面,日本幾乎都要優於我國。
實力對比
從經濟實力方面來說,日本在1937年,國內生產總值已經是我國的3倍以上,這還是建立在人數遠遠少於我國的基礎上,人均GDP更是在我國的20倍以上。並且在現代化工業發展方面,日本也將中國遠遠甩在身後。當時日本的現代化工業總產值已經佔到了國家總產值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而在這一點上,中國僅僅只有百分之十不到。
而且在戰爭所需的各種材料產能方面,中國相比日本也是遠遠不及。我們以戰爭中用到最多的鋼鐵為例,我國擁有遠比日本豐富的礦產情況下,在1938年至1945年之間,生產出的鋼材大約在4.5萬噸,而在同一時期,日本鋼產量最少的是宣佈投降的1945年,產量為115萬噸。僅從這一點上,就可以看出雙方在經濟基礎和工業生產方面的巨大差距。
再從軍事角度來分析,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之前,中國的總兵力大約在170萬上下,而日本在中國戰場就投入了200萬兵力,並且當時日本國內還有200餘萬可調動的後援,日本在戰爭方面的準備要遠比我們充足,很早之前就開始大量徵召民眾入伍,這才造成了我國總人口遠多於日本,總兵力卻不如日本的情況。
海軍和空軍對比
以上是陸軍方面的情況,在海軍和空軍這兩個技術要求更高的領域,中日之間的差距更大。1937年時,中國擁有可以投入戰鬥的飛機大約300架,而日本的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2000,是中國戰機數量的7倍還多。海軍方面,雙發的差距更是天壤之別,中國工業發展起步較晚,只有3個海軍編隊,海軍總噸位數大約為6萬噸。而日本早在明治維新時期就已經開始大力發展海軍,海軍總噸位數超過了中國軍隊20倍以上。
以上這些,只是對各種條件的數量統計,實際情況只會比紙面展現出的資料更糟糕。日本為了發動戰爭,已經做了多年的準備,國內對於戰爭的狂熱情緒已經到達了頂點。而中國那時候還沒有做到完全的統一,以上的這些賬面實力根本完全發揮不出來。
正是由於以上的這部分原因,當時老蔣仔細考慮了宣戰可能帶來的後果和國際方面的影響,畢竟中日兩個國家展開大戰,必然會影響國際局勢。所以最後定下了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策略,這樣奇怪的方針也導致了東北在如此短的時間之內失陷於敵手,抗戰初期的種種不利也和南京政府抵抗決心不夠堅定有關。
老蔣的心思
當時的南京政府認為,日本當時實力比我們強大,而且是侵略的一方。如果國民政府對日宣戰,那麼按照國際公約,則意味著雙方正式開始了戰爭。那麼日本就可以憑藉雙方為交戰國的關係,禁止一切軍需物品和物資等從其他國家進入中國。因為如果其他國家幫助正在戰爭中的我國,就等同於和日本宣戰,這樣會大大影響我國的抗日局勢。
當時中國很多現代化的物資都需要進口,很難做到自給自足,所以一旦宣佈與日本開戰,可能就會導致許多物資斷供,畢竟有的國家不願意與日本為敵,這樣對中國是十分不利的。並且由於日本實力強大,中國根本沒有辦法和日本行使相同的權利,禁止物資進入日本。所以在權衡利弊之後,南京政府得出結論,對日宣戰有利於日本而對中國沒有好處。
還有一點原因是因為老蔣本人的軟弱,我們都知道,當時的國民政府是親善英美的,尤其是背後得到了大量的美國支援。國民黨軍隊中就有很多著名的美式裝備隊伍,這些人大部分都是老蔣的嫡系和精銳,所以從這點也可以看出,老蔣本人對於英美尤其是美國是比較依賴的。如果對日宣戰,那麼雙方就會變成平等地位的交戰國,而老蔣還希望能在國際上營造出中國悽慘的形象,博得國際社會的援助,所以正式向日本宣戰就顯得沒有必要了。
圍剿中共
不過在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之時,南京政府還是做出了一些反應的,儘管沒有發表正式的宣戰宣告,但是在1937年8月14日發表了《自衛抗戰宣告書》,在其中也表達出了老蔣希望將中國放在一個比較弱勢的地位,強調了中國是受到日本無理由的侵略無奈之下才奮起反抗的,並且在宣告中號召全國軍民一起抵抗日本侵略者。
以上的不宣戰原因,有硬實力方面的,也有國際局勢方面的,但是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也導致了老蔣的南京政府沒有對日本宣戰,那就是因為中國共產黨。我黨在老蔣的心中,就是洪水猛獸,無論外來的侵略者有多麼兇殘,老蔣心中的第一要務永遠都是圍剿中國共產黨,這從他一直對我黨的態度中就可以看出。
自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就一直在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而奮鬥,無論是在推翻北洋軍閥還是對抗日本侵略者的戰爭中,中國共產黨都是積極參與,貢獻頗多。但是老蔣對中國共產黨,卻一直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想除之而後快。早在北伐戰爭中,中國共產黨就積極地參與了對抗軍閥的鬥爭。在北伐大業順利進行之際,老蔣卻突然發動了反革命政變,放棄了繼續攻打軍閥,而是將槍口對準了中國共產黨人。
十年內戰
老蔣一心想要消滅中國共產黨,但始終未能如願,1927年到1937年,被稱為國共內戰的十年。這期間老蔣背靠帝國主義勢力,將整個北伐的勝利果實全部收入了自己囊中,建立起了南京政府。而這個政府的建立和當時北伐大業的目標是有根本性區別的。
當時北伐戰爭的目標,就是推翻背靠帝國主義,落後腐朽的北洋軍閥統治,但是老蔣建立的南京政府,一樣深受帝國主義的影響。並且和大資本主義大地主階級有很深的聯絡,並且南京政府之內,官僚主義盛行,壓在中國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在老蔣接管中國之後,完全沒有任何變化。
所以從1927年開始,中國共產黨的敵人又多了一個,那就是以老蔣為首的南京政府。十年內老蔣發動了五次對中國共產黨的圍剿行動,一次又一次的失敗沒有使老蔣放棄這個想法,而是發動了更加瘋狂的圍剿行動。前四次反圍剿,都以紅軍的勝利而告終,但是在第五次反圍剿時,由於判斷失誤,導致了我軍的失利,也由此開始了聞名世界的長征。
長征
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中國共產黨原本的根據地受到了很大的損失,為了儲存中國革命的火種,我黨決定進行戰略轉移,將部隊遷移到陝北的根據地去,這也是長征的背景。紅軍兵分兩路向陝北進發,並在佔領遵義後,召開了會議,徹底修正了此前的錯誤,並建立了以領袖為中心的中共中央領導集體。
長征不僅是中國戰爭史上的奇蹟,更是全人類的偉大壯舉之一。紅軍在長征途中經歷了許多困難,並且在世界戰爭史上也是罕見地轉移行動。長征途中紅軍創造了許多著名的戰例,向國民黨展示了中國共產黨革命到底的決心。
在紅軍順利到達陝北根據地之後,老蔣其實還要調兵遣將對紅軍進行圍剿,但是卻爆發了西安事變,導致老蔣的這一計劃破產。在接連不斷的變故面前,老蔣迫於國內壓力,無奈只能與中國共產黨聯合進行抗日。但這並不代表在老蔣的心中日本人的威脅已經超過了中國共產黨。老蔣曾對親信說過這樣一句話:“國家如果滅亡在外敵的手中,還有復興的可能,如果讓共產黨成功,那麼國民黨將死無葬身之地。”
老蔣的想法
由此可見老蔣從未放棄消滅共產黨的心思,在西安事變之後,老蔣曾說:“多年的剿滅共產黨行動毀於一旦。”老蔣心裡很清楚,紅軍經過一段時間的休生養息,必將再次發展壯大起來,以後國民黨再也沒有機會消滅共產黨了。
但是想要和中國共產黨開戰,國民黨就沒辦法抵抗日本人,當時的老蔣還沒有如此強大的實力可以雙線作戰。所以在日本入侵中國之後,老蔣對待日本的策略非常奇怪,雙方在不斷的戰爭中一直保持著談判的態勢。所以這也是抗日戰爭初期,國民黨軍隊種種奇怪表現的原因。因為老蔣從內心深處就不想打這場戰爭,他只想剿滅共產黨,穩固他的統治。
但是老蔣雖然這麼想,日本卻不會對他容忍妥協。日本人的野心非常大,全中國都是他們要吞併的目標,日本人不僅要消滅中國共產黨,也要消滅國民黨。這樣的情況讓老蔣不得不重新判斷當時的局勢。
逐漸僵持
中國人的抗日情緒十分高漲,並且在不斷的戰鬥中,雙方原本相差懸殊的實力慢慢地拉近,抗日隊伍憑藉靈活多變的戰術和不畏犧牲的精神,給日軍造成了持續性的打擊,中國的抗日力量也在一天天的壯大,戰爭形勢也從一開始的戰略防禦逐漸轉為了戰略相持。
此時的日本想要實現他們吞併中國的野心已經不太可能,而中國共產黨由於積極的抗日,也從日本那裡繳獲了不少裝備,軍隊人數也進一步擴充,實力不斷壯大的同時也成為了國民黨短時間之內根本無法戰勝的力量。
而推動老蔣在1941年正式向日本宣戰的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我們都知道,老蔣背後的支持者一直是美國,但是在二戰前期,美國卻並沒有加入到戰爭中,而是一直在幕後向各個參戰國運輸武器,美國人也透過這一方式大發了一筆戰爭財。而原本世界上最強的歐洲各國,卻因為戰爭的泥潭而逐漸走向衰落,此消彼長之下,美國已經逐步成為了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美國的原因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卻做出了一個令人難以理解的決定,就是偷襲美國的珍珠港,強行將美國拉進了二戰之中。而這一行為可以說正中美國下懷,美國早有想加入戰爭的心思,卻苦於沒有理由,現在日本給了美國一個藉口。而正是背後操縱者美國的對日宣戰,老蔣才在1941年正式對日本宣戰。
不過可悲的是,老蔣此前應對一系列擔心所採取的措施,最後都失敗了。即便是他沒有對日宣戰,國際援助的通道也幾乎被日軍完全堵死。在戰爭剛剛爆發之際,日本就已經宣佈要封鎖中國的海岸線,我們前文提到,雙方的海軍實力相差巨大,所以日軍的這一行為老蔣完全沒有辦法阻止。
1938年,日本佔領廣州,切斷了從香港到內地的通道,此後日軍在中國邊境進行的一系列戰鬥,幾乎都是為了封鎖中國的對外通道而進行的。1939年時,日軍將海南以及南方諸島全部佔領,中國與外界的聯絡已經幾乎全被切斷,此時也是中國抗日戰爭最艱難時刻的開始。
國民黨的失敗策略
日本這一系類的戰鬥行為,不僅是封鎖了我國的對外通道,也徹底將老蔣的方針打亂,他們希望能借不宣戰贏得國際援助的夢想徹底破滅。
以上我們探討的都是國民政府為什麼沒有向日本宣戰,但是直到日本投降之時,日本也沒有對中國宣戰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在1937年全面侵華戰爭爆發之後,其實日本內部也對是否要向中國宣戰表現的舉棋不定。淞滬會戰開始之後,日本有很多軍官是比較贊成立即對中國宣戰的,但是日本的高層卻有不同的意見。為了商討此事,日本曾多次展開討論,但始終沒能綜合各方意見達成一致,於是此事就暫時被擱置了下來。
不宣戰的原因
但是日本畢竟在進行一場如此大的戰爭,宣戰一事很快又被重新提起。儘管有許多人贊成立即宣戰,但日本軍部最終還是決定不宣戰。他們給出的原因是,宣戰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封鎖中國,切斷國際社會對中國的援助,為侵略中國的行動增加部分助力。
但是宣戰的壞處也是顯而易見的,日本自身是一個資源稀少的國家,許多戰爭急需的資源都需要從國外進口。如果日本對中國宣戰,帶來的不好影響很可能會是站在中國一方的國家開始停止對日本的物資出口,一旦發生這樣的情況,那麼日本自身的處境也會變得十分不利。
並且日本自身也很清楚,他們進行的是非正義的侵略戰爭,如果再對中國宣戰的話,很可能會遭到整個國際社會的抵制,到時候日本不僅要面臨戰爭的巨大消耗,還要承受來自國際上的經濟和資源方面的制裁,這樣的結果是日本不願意看到的。
而且在日本佔領了國民政府首都南京之後,他們便對外宣佈此後國民政府不再是他們的對手,換個說法就是,日本已經不再承認南京政府是中國的合法政府,所以更沒有必要對一個不合法的政府宣戰了。再到後來,汪精衛建立了一個日本扶持下的偽政府,日本為了支援他,宣佈與汪精衛的偽政府建交,所以就更沒有必要同中國宣戰了。
各自的原因
所以中日雙方都是基於自身的判斷,所以在戰爭開始很長一段時間之內都沒有宣戰。但是站在國民政府這一邊來說,他們的策略很明顯是失敗了。日軍在此後的戰爭中,將老蔣的計劃一個個擊得粉碎,而老蔣一心對付中國共產黨,缺忽略日本侵略者的行為也將他徹底釘在了中國歷史的恥辱柱上。
不管他是因為什麼樣的考慮不對日本宣戰,在侵略者打進來時,作為一個黨派和軍隊的領袖,首先應該考慮的是如何保衛自己的國家和人民。而不是在面對外敵時仍在搞黨派鬥爭,老蔣最糊塗的地方也是在於此。如果他能夠帶領中國人民奮起反抗,即便他最後失敗,也將是人民的功臣。
因為老蔣的不盡力抵抗,導致了無數的中國同胞淪陷在日軍的鐵蹄之下,遭受著非人的苦難,也從另一方面印證了只有中國共產黨才是一心為民的好政黨,這才是中國共產黨最後勝利的根本原因。
以上就是關於在抗日戰爭開始之後很久中日雙方都沒有宣戰的全部內容,如果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的話,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影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