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7年,漢斯·希伯出生在奧地利(今波蘭)克拉科夫,在德國上大學期間加入德國共產黨。希伯喜歡研究中國歷史和中國問題,很早就嚮往東方。1925年,他第一次來到中國,在北伐軍總政治部做編譯工作。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希伯憤然辭職返回歐洲。回國後,他寫下《從廣州到上海:1925年—1927年》一書,讓更多外國人瞭解到了中國的真實國情。
希伯時刻關注中國局勢,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他再次來到中國,與美國記者史沫特萊等人在上海發起成立了第一個國際性的馬列主義學習小組,並以“亞西亞人”為筆名,在國外多家報刊上發表了大量關於遠東和中國問題的文章。
七七事變後,為報道中國的抗日鬥爭,希伯來到了延安,受到毛澤東的親切接見。1939年,他以美國《太平洋事務》月刊記者的身份,來到皖南新四軍軍部駐地,見到了劉少奇、陳毅等領導人,完成了約8萬字的書稿《中國團結抗戰中的八路軍和新四軍》。
在蘇北,希伯提出要到山東抗日根據地採訪,新四軍勸他“大‘掃蕩’要開始了,危險!”希伯說:“正因為這樣我更要去。那裡沒有外國記者去過,更需要我。”
到山東後,根據地軍民魚水般的關係震撼了希伯,他深深感到:這裡有一種敵人永遠都不可戰勝的力量。他換上了魯南特有的鏟鞋,穿上了八路軍的灰棉布軍服。不僅採訪領導、戰士和當地群眾,還採訪被俘日軍,人們親切地稱他“洋八路”。他白天採訪,夜裡寫稿,寫出了《在日寇佔領區的旅行》等長篇報道。
1941年11月,日軍對沂蒙山區發動大“掃蕩”。八路軍一一五師政委羅榮桓親自指揮“留田突圍”,希伯跟隨部隊疾行了一夜。第二天清晨,當他得知八路軍一槍未放就突破了敵人的包圍圈時,寫下《無聲的戰鬥》。文章在《戰士報》頭版發表,在山東抗日軍民中引起了強烈反響。
11月30日,希伯所在的連隊在大青山五道溝下遭遇日軍,展開殊死搏鬥,希伯也加入到戰鬥中。這場慘烈的突圍戰,我軍犧牲一千餘人。清理戰場時,人們發現了希伯彈痕累累的遺體。
1963年10月,希伯的遺骨遷至華東革命烈士陵園。墓碑上刻著羅榮桓的題詞:“為國際主義奔走歐亞,為抗擊日寇血染沂蒙。”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趙琳 通訊員 崔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