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粟裕將軍是共和國曆史上不可多得的軍事家,儘管沒有評為元帥軍銜,但是作為大將之首,從來沒有人懷疑粟裕將軍的軍事指揮能力,特別是毛主席在軍事工作上十分倚重粟裕。
1947年9月,在粟裕將軍和陳毅老總的指揮下,華東野戰軍開始在西線戰場轉入戰略進攻。就在此時指揮部接到了毛主席的電報,要求粟裕組成第一兵團直插蔣介石的大後方作戰,南下渡江,這份命令遭遇了粟裕的拒絕,毛主席氣憤的說道:“如果你覺得確實有困難,不願意南下,我可以考慮另換統帥。”
初次相遇
粟裕出生於湖南,小的時候特別聰穎,憑藉自己的努力考入了湖南省立第二師範學校。在學校的時候,粟裕接受了先進的革命思想,於1926年加入了社會主義共青團,成為了一名嚮往革命的熱血青年。
此時全國革命的浪潮風起雲湧,粟裕不甘心落後,積極宣傳革命思想,迎接北伐軍的到來。就在中國革命面臨困境的時候,粟裕來到了葉挺將軍的麾下,成為了第二十四教導隊的一員。
在部隊裡,葉挺接受了嚴格的軍事訓練,還與周恩來等人有了初步的接觸,他的思想覺悟有了很大的提高。不久之後,粟裕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參加了南昌起義,堅決與國民黨反動派作鬥爭。
南昌起義失敗之後,粟裕率領第二十四教導大隊發動了湘南暴動。1928年作為基層連隊代表,粟裕跟隨朱德上了井岡山。就在這裡,粟裕第一次見到了毛主席。
粟裕之前就閱讀了毛主席的不少文章,他特別欽佩毛主席的膽識與見解。看到毛主席就站在自己面前,粟裕的心情十分激動,不過此時的粟裕並沒有引起毛主席的注意。
井岡山兩軍會師之後,新成立了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同年5月,在龍江河灘舉行了慶祝兩軍勝利會師大會,毛主席發表了講話,這也是粟裕第一次聆聽毛主席的講話。
毛主席在講話中首先分析了革命的形勢,他說道:
“現在革命雖然處於低潮,但是工農革命的前途遠大,因為我們有科學的馬克思主義思想作為指導,有廣大人民群眾的參與和支援,民眾的力量大如天。”
毛主席說完之後,整個會場發出了雷霆般的掌聲,粟裕激動的對戰士們說道:“這位黨代表講得太好了,每一句都說道了我們的心坎上。”粟裕心裡一直想著中國有一支老百姓的隊伍那該多好啊,如今這樣的願望終於實現了。
在龍劍岸邊有一座龍江書院,毛主席上了井岡山之後,這裡就成為了開會和訓練的場所,粟裕經常來這裡參加連以上的幹部會議。
粟裕多次聆聽毛主席所闡述的建軍原則,和毛主席討論如何堅強黨對軍隊的領導,愛學習的粟裕引起了毛主席的注意,兩個人一起討論戰術問題,粟裕也被譽為“青年戰術家。”
在毛主席締造的紅四軍裡,粟裕幾乎參加了所有的戰鬥,他根據毛主席制定的游擊戰作戰的原則,在戰場上屢立奇功。
井岡山的第二次“反圍剿”,粟裕率領一個連隊追擊國民黨31軍一部,抓獲了俘虜300多人,繳獲了200多餘條槍,得到了毛主席等中央領導的一致稱讚。
這個小連長不一般呢
1929年三打龍巖,使粟裕進一步領略了毛主席的帶兵藝術。他認為毛主席帶兵最講究的就是機動靈活,這讓粟裕在打仗過程中深受啟迪。
在毛主席的率領下,儘管戰士們的日子過得很苦,但是他們的情緒不斷的高漲,隊伍和根據地在不斷的擴大。
就在隊伍不斷擴大的過程中,毛主席卻遭遇了人生的低谷,由前委書記變成了“委員”。經過長時間的跋涉以及突如其來的打擊,毛主席終於病倒了。
隊伍到達了一個名叫天子洞的山坡上,朱德親自找來了粟裕,他對著粟裕說道:“粟裕啊,本來組織上已經下命令安排你到二支隊去當黨代表,但是毛委員生病了,現在隊伍不斷地調整,你先帶著三連隊負責毛委員的安全工作,不能鬆懈。”
為了確保毛主席的安全,粟裕做出了詳細的部署,還讓人制造了各種假象和疑陣,用來迷惑敵人。周邊的敵人摸不清楚情況,不敢貿然發動進攻。
毛主席說是養病,其實是在通宵達旦的工作,周邊的戰士們發現毛主席屋裡的燈光經常一夜不滅。
有一天粟裕偵查完情況回來之後,看到毛主席屋裡還亮著燈光,於是主動上前敲門,想關心一下毛主席。
進門之後,粟裕看到毛主席趴在桌子上讀書,他勸導毛主席:“毛委員,您老是這樣熬夜,時間長了會把身體都熬壞的,您也早點休息。”
毛主席滿不在乎的說道:“沒事,我已經習慣了。”
聽到這裡,粟裕不方便多說什麼了,畢竟自己作為警衛連長也只能提醒到這了,就在粟裕準備走的時候,毛主席突然叫住了粟裕問道:“你這段時間在讀什麼書啊?”
“現在部隊流動性大,沒有辦法只能把《湖南農民考察運動》多讀幾遍,書上說的道理通俗易懂,讀完之後心裡十分痛快。”
“軍事方面在讀哪些書籍呢?”
“最近我把您講的十六字訣整理了一番。”
毛主席聽到之後表現出了很大的興趣,他提高了嗓門問道:“你覺得十六字訣怎麼樣,有什麼問題嗎?”
粟裕開始以十六字訣為原則,講到了自己過去經歷的作戰。他認為凡是符合十六字訣的,都把仗打好了。
聽完了粟裕的話,毛主席好像有什麼啟發一樣,猛地一下站了起來,高興的對著粟裕說道:“粟裕同志,你講得很好,說得很對。能夠對過去的事情進行總結,同時用來指導今後的作戰和工作,這是很好的。作為指揮員來講,我們只能順應事物發展的內在規律,促進它的發展和轉化,從而獲得勝利。”
兩個人聊了兩個多小時之後,粟裕看到毛主席打了一個呵欠,粟裕意識到自己待的時間太長了,打擾到了毛主席的休息,於是帶著深深的歉意,告辭走了。
粟裕感覺自己從毛主席這裡學到了不少的知識,毛主席的講話甚至比上軍校學到的知識更有價值,他對毛主席更加的欽佩和愛戴了。
在之後的一次生產勞動中,毛主席與朱德聊到了粟裕。毛主席說道:“這個小連長不一般呢。”
朱德點了點頭說道:“幹革命工作就像接力跑一樣,革命工作後繼有人了。我老了,有粟裕。”
粟裕可能犧牲了
粟裕每次與毛主席談話,都會有新的體會與提高。不過他並沒有一直在毛主席身邊當警衛。就在長征之前,中央決定派粟裕擔任紅七軍團的參謀長,掩護主力部隊突圍。
紅七軍團從江西進入閩中地區之後,在經過了一次與敵人的大作戰之後,唯一的電臺被毀,從此與中央失去了聯絡,毛主席多次派同志們打聽,卻沒有打聽到任何的訊息。
就在毛主席還盼望著能夠找到粟裕的時候,中共江西省委書記劉英經過多方的打聽,最終呈上來一份報告給了毛主席當頭一棒:粟裕同志可能已經犧牲。
毛主席聽到這個訊息之後,心中震驚了一下,然後沉痛的說道:“要奮鬥就會有犧牲,死人的事件在所難免的。”
1937年5月,中共中央為了紀念在革命中犧牲的戰士們,在延安舉行了紀念儀式,粟裕的名字安排在了李大釗先生為首的名單之中。
過了半年之後,就在1938年年初,新四軍副參謀長周子昆得到了粟裕還活著的訊息之後,馬上報告了毛主席, 毛主席的臉上露出了欣喜的表情。
原來在三年前紅七軍團的抗日先遣隊遭遇了敵人的伏擊,主要的領導人都已經殉職,只有粟裕率領800多人突圍了出來。之後的粟裕以這八百多人為基礎,組成了中國工農紅軍挺近師,進入浙江開展了游擊戰爭,沉痛打擊了國民黨的“圍剿”,同時形成了對中央紅軍的有力支援。
這時候的毛主席成為了全黨、全軍的統帥,他默默地關注粟裕,粟裕率領的部隊在戰場上獲得勝利的捷報傳來之後,毛主席頒發嘉獎令,給粟裕加油打氣。
1945年,粟裕接連三次取得了天目山大捷,這是一次正式的大兵團正規戰,毛主席激動的對著周恩來說道:“粟裕同志將來可以指揮四五十萬軍隊。”
我可以考慮另換統帥
1946年蔣介石撕毀了《雙十協定》,調解重兵對解放區發動了大規模的攻擊。蔣介石為了一口氣消滅共產黨的軍隊,一共足足調了190多個旅的兵力。
我黨此時的力量相對弱小,黨中央決定透過鬥爭來逼迫國民黨進行議和。中央作出了戰略部署:蔣介石重點向北攻擊,我軍則反其道朝南發起進攻,以外線的勝利來逼迫蔣介石議和。
中央對華野的部隊做出了指示,要求粟裕和譚震林帶著不少於15個團的部隊,離開蘇中地區,前往山東,配合陳毅的部隊作戰。
不過這時候軍隊裡面卻形成了兩種意見,有的人主張南進,而粟裕等人則主張西進,毛主席陷入了兩難之中。
在戰場上粟裕發現蔣介石對南線進行圍攻的跡象變得越來越 明顯,最終中共中央作出決定:先在內線先打起來,打幾個勝仗,然後在轉移至外線,在政治上才會更加有利。
毛主席特別囑咐粟裕,爭取在內線多打幾個勝仗,發現敵人的弱點。
粟裕的意見被黨中央和毛主席採納之後,粟裕馬上展開行動,利用我軍對地形的熟悉,與國民黨軍隊在宣家堡一帶展開決戰,殲滅敵人三千多,給予敵人沉重打擊。
為了能夠配合粟裕在華中戰場的作戰,毛主席給陳毅發電指示:儘可能地滿足粟裕的要求,集中最大的兵力於主要的方向。毛主席把粟裕所在的華中戰場當成了主要的戰場。
在毛主席的支援下,粟裕的軍事才能在戰場上有了充分的體現,他率領的華東野戰軍在蘇中戰場上消滅了敵人約5.3萬多人。
1948年經過兩年多的戰爭,解放軍在戰場上逐漸佔據主動,我軍開始由戰略防守轉為戰略進攻。
1948年1月,粟裕鑑於當前的形勢,將自己的意見以及戰略構想電告了中央軍委。中央軍委做出決定希望粟裕率領三個縱隊的兵力,渡過長江從而在浙江以及江西等地開闢新的解放區,阻止國民黨的部隊回援,使國民黨在戰場上處於被動的局面。
面對中央軍委的命令,粟裕再一次選擇了抗命,他決定暫時不渡江,集中兵力打一場硬仗。
粟裕為了使中央軍委瞭解自己的想法,從而改變戰略,他下了一番苦心,發了一封三千多字的電報,毛主席看了之後決定把粟裕召到城南莊,當面聽取粟裕的彙報。
1948年3月粟裕在城南莊見到了毛主席,粟裕自從1931蘇區一別之後就再沒見過毛主席了,心裡格外的想念。
毛主席得知粟裕要來的訊息之後,竟然破例出門迎接。毛主席見到粟裕高興的說道:“我們的英雄回來了,歡迎你。”
兩個人在屋裡面進行了簡單的寒暄之後,粟裕有理有據地闡述了自己不同意南下渡江的想法。粟裕認為現在南下打殲滅戰需要一定的時間,中野部隊在大別山區過得很艱難,不挺近江南地區可以緩解一定的壓力。
粟裕一再堅持自己的作戰理念,兩個人開始開始堅持不下,毛主席對著粟裕大聲說道:
“如果你確實感到困難,不願意率領部隊南下,我們會考慮另換統帥。”
這時候,眾人都紛紛表現了不同的意見,毛主席決定暫時休會十分鐘,過了十分鐘後,粟裕被叫進了會議室裡面,毛主席再一次問道粟裕是否還在堅持自己的想法,粟裕堅決表示現在還不是渡江的最好時機。
五大書記研究了半天,最終同意了粟裕的“暫不渡江”的戰略。
毛主席同意了粟裕的戰略構想,同時也給粟裕下達了硬指標,必須在4到8個月的時間裡,殲滅敵人一二十個旅,否則還是要渡江。
粟裕得知後,當場保證自己能夠完成這個“硬指標”,同時還立下了軍令狀。而粟裕之前指揮大兵團作戰的經驗,使得中央軍委選擇相信粟裕。
事實證明,粟裕所提出的這個戰略方針是正確的,就在暫不渡江的決策形成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粟裕就在豫東戰役中,殲滅了敵軍數十萬。而中原戰場的局勢,也基本上在由粟裕所主導的方向在走,不斷的朝著有利於解放軍的形勢在走。
不久之後,解放軍與國民黨的軍隊展開了戰略決戰。淮海戰役一共歷時66天,在粟裕將軍的指揮下,一共殲滅了敵人約55萬,解放軍則僅僅犧牲2.5萬餘人。
淮海戰役結束之後,毛主席評價道:“淮海戰役,粟裕同志立下了第一功”,可見粟裕在淮海戰役中發揮的作用。
比起那些跳樓的人要強千百倍
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舉行授銜儀式,就在授銜之前,粟裕已經是大軍區級了,比起正兵團級別要高兩級,中共中央政治局經過一致討論,決定授予粟裕元帥軍銜。
面對中央做出的決定,粟裕提出了辭讓。毛主席得知後同周總理說道:“難得粟裕,竟然三次辭讓,現在提出辭去元帥軍銜,他比那些跳樓的人要強千百倍嘛。”
周總理沉默了一下說道:“儘管粟裕辭去了元帥,但是大將一定是要授予的。”
毛主席補充了一句:“必須是第一大將。”
粟裕對功名看得很輕,像他這樣不為名、不為利,為了黨和人民兩辭司令、一辭元帥的人是不多見的。就在授銜的時候毛主席感慨的說道:“不管哪個方面,論功、論才、論德也好,領元帥軍銜都是當之無愧的。”
更重要的是粟裕跟隨在了黨中央和毛主席身邊,他的才能才可以得到發揮,我們更加慶幸有毛主席這樣一位英明的統帥,帶我們走向了一個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