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的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期間,為了做好越軍俘虜的收容、管理、教育工作,我軍組建了俘虜收容所。收容所為團級單位,有主任、政委各一名,副主任兩名,協理員一名,設管理股、文藝股、登記股、後勤股、衛生所和警衛連,轄俘虜中隊數個,每個中隊管理俘虜100人至120人。
作戰發起後的四天,也就是2月20日上午,昆明軍區《國防戰士》報的兩名記者,驅車前往河口縣的一個俘虜收容所採訪。到了門口剛下車,他們就看到一輛卡車開了進去。進門一看,只見幾名戰士從車上押下來幾名越軍戰俘,其中有穿軍裝的,也有穿便裝的。其中有一個負傷的婦女,是躺在擔架上被抬下來的,這引起了他們的格外關注。這名婦女身穿一件黑色的越式無衣領傳統服裝,面料很單薄,年齡看上去像是30歲出頭的樣子。由於下肢多處受傷,單薄的身體更顯得虛弱,蠟黃色的臉上不時沁出一顆顆汗珠。
看得出來,她是在強忍巨痛,不過眼神中卻透著剛毅和不屈,讓人印象深刻。經過打聽,才知道她是一名越南民兵骨幹,在與我軍的戰鬥中受傷被俘。她被抓獲的時候,步槍裡的子彈已經全部打光,受了傷的身體仰面躺在地上。就在我軍戰士正準備上前拉她起來時,她卻從身下掏出一枚手榴彈,拉掉引線投了出來。幸好我軍戰士警惕性高,眼疾手快,當即俯身臥倒。這名婦女經過激烈的戰鬥,又負了傷,體力不支,扔出的手榴彈飛得並不遠,就在其身邊幾米的地方爆炸,她因此再次負傷。
得知了這名婦女的被俘經過之後,記者不由得感慨,越南民族果然是很能戰鬥、不甘屈服的民族。持續30多年的戰火(抗法戰爭、抗美戰爭、侵略柬埔寨戰爭),鍛造了他們堅韌、剛強的性格。只可惜,越南當局一意孤行, 窮兵黷武,驅使越軍充當侵略擴張,排華反華的工具,使他們頑強的戰鬥意志用錯了地方。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越南老百姓都願意打仗。許多士兵走上戰場都是被強迫的。在取得俘管所領導的同意之後,兩名記者在翻譯的陪同下,訪問了幾名被俘的越南正規軍士兵。越俘喬文常,21歲,長得瘦瘦小小,是越軍黃連山省軍事指揮部192團2營7連計程車兵,軍銜上等兵。記者問他,你是怎樣當兵的?喬文常回答:我是被迫當兵的。我家裡有6口人,父母都已年過半百,4個兄妹中我是老大,必須挑起家庭生活的擔子。我最怕當兵,但是逃了三次還是沒能躲得過去。去年8月下旬在藏身處被抓,就這樣穿上了軍裝。
記者又問,你當兵後的情況如何?喬文常回答:我從當兵的第一天起就想逃跑。除了國家長期捲入戰爭,不發展生產,家庭生活困難的原因之外,軍隊內部推行的那一套也使我感到厭煩,無心服役。政府明明規定服役期為3年,可實際上是無限期的,5年、6年,甚至10幾年都不許退役,成天宣傳打仗。當官的說:“中國要來進攻,到時候你們要給我頂住!”我們的父輩就已經打了幾十年的仗,實在不願意再打下去了,況且是同中國打。我們都知道,中國人民對越南人民是友好的,長期支援我們。
平時不許聽收音機,不準議論形勢,誰要是說幾句要與中國友好的話,就要被關禁閉,逃跑被抓回去後還要罰做苦役。所以部隊內部軍心渙散,士兵不服管理。喬文常還告訴記者,幾個月以來他所在的連隊,已經有不少士兵逃跑,戰鬥打響之後只剩下70多人了。他曾逃跑過兩次,都被抓了回去。尤其是第二次,都逃到安沛了,被營裡派去的軍官從火車站抓住,押回連隊被懲罰挖了一天的戰壕。
20歲的192團1營1連上等兵裴德平,是主動向我軍投誠的,他對記者說:“我們不願意和中國打仗。” 2月17日凌晨,當我軍發起自衛還擊作戰,包圍了他所在連隊防守的高地之後,他一槍沒開,面對衝上來的中國軍隊主動舉手繳械,把自己攜帶的蘇制AK47衝鋒槍和136發子彈全交出來了。之後,他又向同伴喊話:“快放下武器吧, 中國軍隊寬待俘虜!”裴德平對記者說,1975年我們解放了南方,實現了國家的統一,本應該休養生息,發展生產,改善人民生活。
可是當局一再鼓動戰爭,說要準備和中國打仗,把很多攻擊中國的檔案材料發到鄉,發到村,組織學習。還說要把柬埔寨和寮國抓在手裡,不能讓給中國控制。同時,一再宣傳蘇聯如何強大,是可靠的支援力量。裴德平說,為了打仗,政府要16歲以上的年輕人都去當兵,自己就是剛滿16歲那年被強徵入伍的。為了躲避服役,他先後逃跑了四次。後來當地政府把他家的戶口、口糧都給吊銷了,父母沒有飯吃,他被逼無奈,只得入伍。
裴德平告訴記者,由於許多兵員都是強制徵集的,大家都害怕打仗,十分想念親人,一有機會就逃跑。戰前,他就偷偷跑回家待了幾天,回去後受到處分,被罰挖了半天的戰壕。他還說:“連裡軍官戰前總是講, 你們的真實身份,被中國軍隊抓住了不要講出來,就說自己是民兵,講了正規軍的身份要被殺頭!可是我被俘之後,解放軍對我很好,不打不罵,還給好吃好住,確實執行了寬待俘虜的政策。我現在不害怕了,我承認自己是正規軍。”
由此可見,越軍具有非常突出的看似矛盾的兩面性。一方面彪悍善戰、具有作戰的狂熱性,一方面渴望和平,厭惡戰爭。因此,既要對其戰鬥力有充分的估計,不能盲目輕敵,同時也要看到其對現實生活不滿,思想消沉,堅定戰而勝之的信心。
作者為歷史學碩士,大學講師,專注中越戰爭史。
微信公眾號:南疆烽煙正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