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思想庫特約撰稿 | 滬生
我已經記不得是第幾次看到類似的新聞了。
昨天,#中學教師面試一半是博士#又衝上了微博熱搜榜。點進去看了下,說的是北京師範大學生物學的碩士研究生到深圳的“四大校”即深圳最好的四所中學之一的教師崗面試。生物學進入面試的有7個人,7人中有4個人都是博士,聽在場面試的人說,化學那邊應聘的全都是博士。
▲創意圖(圖/圖蟲創意)
這事兒,說真的,本來一點也引不起我的興趣。但一看微博下面的評論區,好傢伙,這都能吵起來。
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是,既然是“深圳”,又是“四個最好的中學”,那競爭激烈正常得很。要是誰對此大驚小怪,那就是刻意製造焦慮。
我真的昏古七了。拜託,就業形勢都到這種程度了,還在用鍵盤說風涼話呢。要不是工作不好找,還真有人以為博士愛到中學來做老師?
01
有些網友一個勁地強調,這就是“個別現象”。我不知道這些網友從哪裡來的,到底有沒有做過老師。反正就我的親身經歷來看,博士擠到中學的賽道上來找工作,完全是日積月累後的正常結果。
▲網友評論(圖/網路)
我本科、碩士讀的是同一所師範大學,座標魔都,既是211又是985,聽上去要找一份教師的職業,是不是還挺容易?
實際上遠不是那麼回事。
本科畢業的時候還是新世紀的頭一個十年,我就發現競爭對手清一色的碩士,要不就是北大清華級別的本科,簡歷還沒拿出手,感覺自己已經“輸了”。不過那會兒找不到重點高中,還能去普通高中,不行還能想辦法找個初中、小學,反正只要你願意向下相容,找到個崗位還問題不大。
到我碩士畢業的時候,形勢已經越來越誇張了。想在高中裡找份工作,碩士已經成了“起步價”,北大清華都不稀奇了,各種你聽說過沒聽說過的海龜統統粉墨登場。
我親眼看到自己的簡歷直接進了垃圾桶,連被挑選的資格都沒輪到。
你說事情怎麼就變這樣了?
第一就是學歷貶值。前段時間為了“第一學歷”的事,教育部官網還出來解釋,其實有什麼好解釋的呢?招聘之所以會設定亂七八糟的門檻,根本原因就是學歷不像以前那麼“值錢”了,還不得篩選下?聽上去刺耳,但就是事實。
第二就是學校的觀念也變了。以前講教師是個專業型的人才,現在已經放開了標準。只要能考出教師資格證,學校就歡迎你,是不是師範專業的,學校不再看重。
這時候,學歷就顯得更重要了。哪個學校領導向上報告或者對外宣傳的時候,不希望自己多一點炫耀的資本?我校有XX個畢業於XX學校的老師,聽上去就很牛,對不對?
所以,熱搜裡的情況根本不是什麼“個別情況”,大家都要做好心理建設:來中學應聘的全是博士,時間早晚的問題而已,等著看吧。
02
有人要說了,教師這個職業吃香了,這不是好事嗎?
這也算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博士到中學來教學,到底合適不合適?很多人認為,懂得多不一定教得好,博士的淵博學識在中學課堂可能完全無從發揮。
這就是個偽命題。就拿語文來說吧,文學素養深厚和只會照著教參講的老師,教學效果必然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絕無例外。眼下,大多數課文還不都是從名著裡選出來的,普通老師上課前還要忙著查資料、熟悉文字,這些東西對專家來說,難道不是小菜一碟?
臨陣磨槍和信手拈來,你說誰更能上得好?
別再拿刻板印象說事了,總有人把博士和“書呆子”“厚眼鏡”聯絡在一起,拜託!什麼年代了,博士要科研,要搞課題,要寫論文,哪個是靠“死讀書”就能搞出來的?說句不好聽的,學習這事兒,也要講天分的。如果真有博士連起碼的表達能力都不過關,怎麼可能透過答辯呢?
但話又說回來了,中學課堂真能發揮出博士的潛能嗎?
▲創意圖(圖/圖蟲創意)
說個真實的故事吧。我的一位師姐從前在高校做老師,混得風生水起,可為了照顧自家的兩個小孩,她不得不辭職找一個離家近的工作。於是,她到一所中學裡任教,因為上課風趣、學養深厚,很受同學們的歡迎。
但她心裡一直有很深的遺憾。一聽說某某師兄又發表了什麼論文,某某同學又完成了什麼課題,羨慕之情是掩飾不住的。她是一位偉大的母親,但如果全身心地投身學術,她能取得的成就肯定要比一位中學教師高得多。
說到底,博士到中學來教學,沒有什麼可以不可以,但你說中學課堂和高校科研哪一個更能讓其發光發熱?當然,你要說高素質人才就該投身基礎教育,那別槓,槓就是你對。
03
還有人在評論區裡說,來深圳“四大校”做老師,好處多得很。又是娃能優先入學,又是待遇優厚,總之吸引力大得不得了。
具體是什麼情況,我沒辦法印證。其實魔都也有“四大名校”,能進去的當然都不簡單,得到的待遇肯定也比其他學校好上一大截。
但這都是相對的。真要談待遇,隨便找一個網際網路大廠來,難道不比中學要好得多?就算是什麼名校,能和BAT比嗎?
再說了,凡是博士,誰不想在自己的研究領域做出一番成就來,誰不想在高校裡謀個教授副教授?你說,就這社會地位,中學給得了嗎?在外人看起來,哪種人生更“體面”一點?
博士擠到中學來找工作,還能有什麼理由呢?就是工作不好找了唄。
還有網友說,博士不去高校來中學是個人選擇問題。這恐怕是這部分網友根本不知道現在要在高校找份工作有多難。博士又怎麼樣,海龜又怎麼樣,統統不稀奇了。發表過核心期刊嗎?導師的分量夠不夠?任意一所你可能都沒聽過名字的高校桌子上,都能擺滿來頭顯赫的簡歷。
這麼說起來,中學教師這個職業比較穩定,不用擔心失業,還有個寒暑假,甭管待遇怎麼樣,也能讓博士先解決了戶口。就算再多不滿意,也比畢業就失業好一點吧。
但也就這樣了,可千萬別拿“人類靈魂工程師”“園丁”之類的話來唬人了。不久前,光明日報剛剛刊發了一篇文章,題目就叫《不應忽視男性教師比例逐年下降問題》。男性教師太少,這個問題都強調了多少年了啊!可比例就是肉眼可見地繼續下降,你說是什麼原因?還用多說嗎?
▲創意圖(圖/圖蟲創意)
教育部剛剛為了“雙減”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可同學們的減負問題還沒解決,老師就“卷”起來了。這可不是什麼段子,就是嚴酷的現實。從上到下,賽道越來越擁擠,很多人就要連比賽的資格都失去了。不信,問問那些非重點師範院校的畢業生,是不是隻能考慮小學和幼教了?
然而,他們去幼教了,那原來那些學幼教的大專生又能去哪裡呢?反正你擠我,我擠他,大家都在錯位競爭,都在一個別扭的位置上為生存而戰。吃不上飯,博士的名頭還有啥用?至於能不能為社會創造最大價值,那就另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