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和朋友聊起某初中家長舉報一事,我說,從中考的名額到校落地開始,就應該可以預見到,類似舉報很可能會成為一種新常態。
在這裡,我想和大家分享一個我讀書時的一段往事。
我初三畢業那一屆是我的母校歷史上升學成績最輝煌的一屆。那一次的突破,和當時學校在初三時做出的分班決定高度相關。
初三那一年,學校根據年級排名對原來的9個班重新分班。正數的1-50名一個班、51-100名一個班,101-150一個班;倒數150名,也依次分出3個班。中間的150-160名同學,再分3個班。
前50名的這個班,定位市重點和當時縣中的直升班、51-100名的這個班,定位縣中普通班或者是縣內第二好高中的直升班;101-150的那個班,定位其他縣重點。
後150名的3個班,直接建議目標中專或者職校。中間的3個班,目標是普高。這些班級以期中、期末考試的名次,動態調整。
任課老師也同步調整,最優配置集中到前面的三個班級。
那一年的升學成績好到什麼程度,中考前3個月,我們學校派出20多名同學參加縣中直升班的考試,無一落選(往年大概就一半多一點的錄取比率)。同時也是那一年縣中直升考唯一100%比例錄取的學校,遙遙領先第二名。(補充一句,那時候的上海,交通沒那麼發達,很多遠郊的學生會優先選擇縣中的,比如我們那一屆縣中貌似考了三四個北清,實力是很出色的)。
當然,因為各方面的壓力,這個政策在我的母校執行了一年就戛然而止。
為什麼要說這段往事,那是因為如果以“效率(效果)”為導向,那一定會涉及資源的非公平分配,能出效果的給傾斜資源,同理,不能出效果的人,勢必也會因為傾斜資源而利益受損。
說穿了,效率和公平是兩個導向,很多情況下很難兼顧。身處位置不同,人就會有不同的訴求。被剝奪資源的人、就會提出至少保證公平的訴求;可一旦如果步入非公平分配的受益區,訴求則又會發生變化。
與此同時,名額到校又會加劇競爭感(身邊人變成利益的直接競爭者)。人性使然,這就是我個人覺得類似投訴會成為新常態的本質原因。
用群裡看到的一句話來總結當下的新情況,那就是——只允許個人的“努力好學”、不允許集體形式(包括學校和機構)的“內卷”。
但換個角度,那些能在孤獨中繼續堅韌刻苦向學的人,如果最終因長期努力(對應自驅力)和天賦被選出來,何嘗不是一件好事?
其實我個人很享受這種把“努力好學”作為可選項、而非必選項留給個體和家庭的轉變——在很長一段時間,不再被裹挾著做別人認為應該做的事情、而是做自己認為重要的事。
當然,一旦“努力好學”變成了可選項,考核也被後置,那麼當真正考核到來之際,個體與個體間的差距只會變大、不會變小。
和胖寶媽及朋友們一起打怪
金融女民工,家有二男寶
自雞與雞娃,一直都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