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星球研究所
根據最新的《海島統計調查公報》
我國擁有海島超過
11000個
是名副其實的“萬島之國”
(《2017海島調查統計公報》不含港澳臺資料;下圖為中國主要海島分佈圖,請橫屏觀看,製圖@鄭藝/星球研究所)
▼
或綠意蔥蔥
(廣西北海市潿洲島,攝影師@陳肖)
▼
(浙江省台州市玉環島,攝影師@傅鼎)
▼
(請橫屏觀看,西沙群島七連嶼,攝影師@李鹹良)
▼
(香港及部分島嶼,攝影師@吳亦丹)
▼
猶如海上萬千世界
展現萬千精彩
然而
雖有萬千不同
它們卻都源於一場無休無止的
“海陸戰爭”
01 海洋的進攻
三四十億年前
地球上出現了海洋
海洋和陸地的戰爭從此開啟
海洋試圖吞食大地
而陸地不甘示弱,奮力反擊
約2.5-1.8萬年前
此時處於末次冰期的鼎盛時期
氣候寒冷,冰川廣佈
海平面比現在低約140米
大陸面積到達這一段時期的頂峰
(末次冰期最盛期與現代海岸線示意圖,前者以1.9萬年前的古海岸線作為示意,製圖@鄭藝/星球研究所)
▼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
海洋洶湧襲來
逐漸將成片的大陸淹沒
只有那些海拔較高的陸地
才有幸躲過一劫
成為汪洋大海中的倖存者
即大陸島
(大陸島主要形成原理示意圖,製圖@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
大陸島數量眾多
可達海島總數的90%以上
類似於陸地上成群出現的山峰
大陸島也往往聚整合島群
根據聚集形態
成群分佈的為群島
鏈狀分佈的為列島
群島一般範圍更廣
我國最大的群島舟山群島
由1814個海島組成
佔據中國海島總數的16%
其中就包含了崎嶇列島、中街山列島
馬鞍列島等多個列島
(舟山群島示意圖,製圖@鄭藝/星球研究所)
▼
大陸島一般面積較大
例如我國最大的兩個海島
臺灣島和海南島
都屬於大陸島
數量多、面積大的特點
讓大陸島上的景觀精彩紛呈
例如聳立於島上的巨大山脈
(清水斷崖,位於臺灣省中央山脈東側,攝影師@小虎牙-趙熠)
▼
又如遍佈地表的花崗岩
(福建省福州市海壇島,攝影師@陳小羊)
▼
草甸廣袤、湖水湛藍
(大嵛山,位於福建省福鼎市東南海域,攝影師@趙高翔)
▼
海洋並不打算放過這些“倖存者”
它視大陸島為“眼中釘”“肉中刺”
決心將其消磨殆盡
在海浪的衝淘作用下
海岸岩石逐漸形成槽型凹穴
稱為海蝕洞穴
如位於浙江寧波的花岙(ào)山島
火山活動形成的柱狀節理
與海浪衝淘形成的海蝕洞穴
同框出鏡
(花岙山島的海蝕洞穴。島上多有火山噴出巖的柱狀節理景觀,形態多樣,數量豐富,人稱“海上第一石林”,攝影師@石耀臣)
▼
頂部岩石崩塌,形成陡壁
稱為海蝕崖
海浪繼續侵蝕
海蝕洞穴不斷向內深入
其底部也逐漸被海浪衝刷平整
便會形成海蝕平臺
(海蝕洞穴、海蝕崖及海蝕平臺,位於山東煙臺長島的九丈崖風景區,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兩側的海蝕穴被蝕穿而相互貫通
剩下的岩石變成了一座“橋”
也被稱為海蝕拱橋
例如位於遼寧大連的金石灘海岸
岩石被貫穿形成“橋”的同時
也讓一側的岩石更顯矚目
好似恐龍探出腦袋伸向海中
人稱“恐龍探海”
(恐龍探海,僅作示意,攝影師@梁炳全)
▼
留下一塊與大陸分離的巖柱
孤零零地立在海中
是為海蝕柱
例如位於山東煙臺的高山島
前端的兩個海蝕柱
好似風帆矗立海中
人稱石帆礁
(圖中右側的兩個海蝕柱便是石帆礁,也稱“兩棵桅”;最前端的海蝕柱已被蝕穿,成為獨特的海蝕拱橋,攝影師@徐樹春)
▼
也會形成較小的海島
如位於大連的棒棰島
面積僅約0.05平方千米
(大連棒棰島,該成因的島被稱為沖蝕島,攝影師@何健)
▼
大陸島的海岸線不斷向後退敗
留下林林總總的海蝕地貌
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海蝕地貌示意圖,製圖@王天怡&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
再堅硬的岩石也難以阻擋
大陸島
終將消失於海洋之中
(玄武岩柱遭受海浪侵蝕,碎塊掉落海中,位於臺灣省澎湖列島,攝影師@吳賢賓)
▼
陸地也絕不會坐以待斃
它已經積蓄力量
準備進行反擊
02 陸地的反擊
海岸地帶的“海陸戰爭”最為激烈
海洋侵蝕陸地,陸地還以顏色
江河從陸地上滾滾而來
裹挾著大量泥沙奔向大海
迎戰海洋
(河海分明,位於山東東營市的黃河河口附近。黃河攜帶泥沙衝向大海,由於海水密度較大,將黃河水“頂託”在上層,於是便形成了黃色河水和藍色海水分明的景觀,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水面在河口處變寬,流速減緩
泥沙得以沉積,形成陸地
河口沖積島由此形成
(河口沖積島形成示意圖,製圖@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
將決定河口沖積島的命運
河流力量更強的河口
如黃河河口
其河口沖積島很不穩定
容易在汛期被洪水切割成新的沙島
或者因為過快的泥沙堆積
導致沖積島融入到三角洲中
(請橫屏觀看,黃河河口,位於山東東營,攝影師@董保華)
▼
如錢塘江河口
泥沙很快會被強有力的潮水打散
難以形成沖積島
(錢塘江大潮,攝影師@陳中秋)
▼
泥沙能在相對穩定的狀態下
逐漸堆積形成大型沖積島
如長江河口
雖然輸沙量遠不及黃河
但卻形成了中國最大的河口沖積島
崇明島
(請橫屏觀看,透過上海長江大橋前往崇明島。崇明島為我國第三大島,面積緊隨臺灣島和海南島之後,攝影師@老J)
▼
一般地勢平坦、土壤肥沃
崇明島便有良田萬畝
(請橫屏觀看,崇明島稻田,攝影師@大徐)
▼
(秋色水杉,位於崇明東平國家森林公園,攝影師@丁俊逸)
▼
由於泥沙的不斷沉積
崇明島還在不斷增長
其東部灘地每年向海推進350米
造地近萬畝
而其北部的泥沙淤積增長
更是讓整個崇明島逐漸北上
也許在不太遙遠的未來
我們將見證崇明島融入大陸的歷史性時刻
(崇明島位置變化示意圖,製圖@鄭藝/星球研究所)
▼
也有大部分泥沙衝入大海
在海浪和海流的作用下
泥沙在海洋中堆積成陸
(魚骨沙洲,位於福建漳州東山島,攝影師@徐暢宇)
▼
海流沿著海岸流動形成沿岸漂流
泥沙在沿岸漂流的作用下
在河口附近的海岸堆積
(沙嘴、灣口沙壩和連島沙洲形成示意圖,製圖@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
水流流速減慢,泥沙快速沉降
形成向海洋延伸的長條狀泥沙堆積體
稱為沙嘴
(象鼻灣,位於福建福州海壇島,攝影師@陳小羊)
▼
終將與陸地相連
形成灣口沙壩
(即將形成灣口沙壩的沙嘴,其後有一片未完全封閉的潟湖,位於海南三亞後海,攝影師@韓陽)
▼
或將沙嘴、灣口沙壩切斷
或將海底泥沙重新捲起、搬運、堆積
不論哪種情況
都將形成狹長的沙島
它們好似屏障一般保護著大陸
因此被稱為障壁島
(障壁島,位於河北唐山曹妃甸區。為了方便讀者辨認,圖片色彩經過增強處理,黃色的為障壁島,攝影師@陳劍峰)
▼
對近岸的海島
泥沙也會施以援手
受沿岸流的影響
泥沙在海島和陸地之間堆積
形成連島沙洲
而這些與大陸相連的海島
則被稱作陸連島
連島沙洲也會存在於兩座海島之間
相連的海島
在增加面積的同時
也增強了對抗海洋的力量
(海南萬寧大洲島,攝影師@蔡晶)
▼
潮汐引起的潮流
也會影響海中泥沙的動向
形成受潮流控制的潮流沙脊
江蘇沿岸有著世界罕見的潮流沙脊群
大致以江蘇沿岸弶(jiàng)港為頂點的
輻射狀潮流作用於此
將被淹沒的古河口改造成輻射狀沙脊群
因此被命名為南黃海輻射沙脊群
(南黃海輻射沙脊群及潮流示意圖,製圖@鄭藝/星球研究所)
▼
南黃海輻射沙脊群主要分佈在潮間帶上
並且少數沙脊已經達到足夠的高度
成為沙島
這片總面積達 22470 平方千米的沙脊群
在潮漲潮落之間造就優美景色的同時
也形成了大片的溼地
其上植物繁茂
是大地的“油畫作品”
(南黃海輻射沙脊群中的彩色草灘,位於江蘇鹽城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攝影師@孫華金)
▼
是候鳥的天堂
(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是中國第一個海洋世界自然遺產,攝影師@孫華金)
▼
(奔跑的麋鹿、黃色沙脊和藍色水槽,拍攝地點位於江蘇鹽城大豐區,攝影師@孫華金)
▼
泥沙聚整合洲
在河口及附近地區創造陸地
成功代表陸地進行反擊
然而
在海洋吞食大地的壓倒性力量面前
此次反擊力度略顯不足
陸地不輕言放棄
它破釜沉舟、深入海洋
力圖從海底絕處逢生
03 海底生力軍
深邃的海底
是陸地的死亡地帶
而岩漿的出現
則幫助陸地“死而復生”
熾熱的岩漿
從海底破裂之處噴出
冷卻成巖,逐漸堆積成山
(當代海底火山噴發景象,圖片來源@NOAA)
▼
形成新的海中陸地
便是火山島
一些火山島誕生於板塊邊緣
較重的大洋板塊俯衝深入地球內部
岩漿順著裂縫從洋底噴出
隨後凝固堆積,露出海面
(板塊邊緣火山島形成示意圖,製圖@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
被稱為島弧
如我國臺灣島附近的多個島嶼
蘭嶼、綠島、龜山島等
(臺灣島與東亞兩大島弧分佈示意圖,製圖@鄭藝/星球研究所)
▼
則始終未能露出海面
成為“火山遺骸”
不過一種神奇的生物
則為“火山遺骸”重新帶來“生機”
它們在其上生產礁石
代替岩漿在海中創造陸地
這種生物便是造礁珊瑚
(珊瑚,拍攝於菲律賓的阿尼洛,僅作示意,攝影師@劉晨)
▼
這種能進行光合作用的共生藻類
能提高造礁珊瑚分泌碳酸鈣骨骼的速度
從而在一代代珊瑚的新老更替中
形成珊瑚礁
(珊瑚礁,僅作示意;蟲黃藻不僅透過光合作用為造礁珊瑚提供能量,還使珊瑚變得色彩斑斕,攝影師@商睿)
▼
3.4%-3.5%的最佳海水鹽度
25-29℃的最佳水溫
以及充足的陽光
這讓造礁珊瑚通常出現在
清澈、溫暖的淺部熱帶水域
(中國珊瑚礁分佈示意圖,製圖@鄭藝/星球研究所)
▼
但是其中的火山
恰巧為珊瑚提供了淺海環境
造礁珊瑚會在合適的水深處
附著在堅硬的火山岩上
為了獲得更多的陽光
它們向上“生長”
逐漸接近海面
海浪想要打碎這些礁石
卻也讓礁石碎塊堆積在珊瑚礁上
並逐漸露出海面,形成海中陸地
海洋的進攻反而幫助珊瑚
完成了海中造陸的壯舉
(七連嶼,位於南海西沙群島。白色的珊瑚沙和碎塊已在礁盤上堆積成沙島,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被形象地稱作裙礁
因其圍岸一圈的狀態
也被稱為岸礁
(海南分界洲島,圖中水下近岸處圍島一週的淺藍色環帶便是岸礁[裙礁]所在;分界洲島是大陸島並非火山島,此處僅作示意,攝影師@沈龍泉)
▼
會讓火山相對下降,造成珊瑚礁的沉沒
但追逐陽光的心,又讓造礁珊瑚奮力向上
逐漸形成離海岸一定距離的珊瑚礁
好似城牆圍繞著中間的城堡
被稱作堡礁
(法屬波利尼西亞的波拉波拉火山島及其周圍的堡礁,僅作示意,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珊瑚仍然奮力向上
海面上只留下一圈環形的珊瑚礁
被稱作環礁
(西沙群島永樂環礁,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珊瑚完全接力岩漿
成功在海中製造陸地
帶領陸地死而復生
(珊瑚環礁的演化示意圖,製圖@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
大陸島、河口沖積島、火山島、珊瑚島礁
你來我往的“海陸戰爭”
讓1.1萬個海島應運而生
“萬島之國”由此誕生
04 人類與海島
萬千海島
雖然都起源於“海陸戰爭”
但是屬性多樣和分佈廣泛的它們
於人類有著多重意義
它們是信仰的寄託
(南海觀音像,位於浙江舟山普陀山,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北洋海軍忠魂碑,位於山東威海劉公島,攝影師@健忘的行攝世界)
▼
(開山島,位於江蘇連雲港。王繼才、王仕花夫婦從1986年起為國守島三十餘年;電影《守島人》便取材於他們的真實事蹟;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
支撐之地
(永興島,海南省三沙市政府駐地。島上功能齊全,並建設有機場,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重要根據地
魚、蝦、蟹、貝
讓我們忙於採集捕撈
(漁排,位於廣東陽江海陵島,攝影師@姚朝輝)
▼
又吸引我們建立海上牧場
(生蠔養殖排與龍門七十二涇,位於廣西欽州灣茅尾海,攝影師@陳琳)
▼
我們發展航運
海島成為我們海上的指路明燈
(請橫屏觀看,花鳥燈塔,位於浙江舟山嵊泗列島中的花鳥島,攝影師@趙高翔)
▼
海島也常是我們的理想之選
(上海洋山港,位於杭州灣口外的崎嶇列島,是全球最大的智慧集裝箱碼頭,攝影師@大徐)
▼
用於輪船的修理建造
(廣東深圳的大鏟島[左]和孖[mā]洲島[右]。整個孖洲島被改造成修船廠,攝影師@吳亦丹)
▼
將大陸與海島相連
(福建平潭海峽公鐵兩用橋[建設中],此橋目前已建成。攝影師@陳劍峰)
▼
用作跨海大橋和海底隧道的介面
(港珠澳大橋西人工島口岸,攝影師@黃昆震)
▼
快速的全球變暖正在改變海洋環境
首先
海平面上升過快
海拔較低的海島
將面臨被淹沒的命運
(請橫屏觀看,長興島,位於長江河口,是海拔較低的河口沖積島。若海平面快速升高,被淹沒的風險很大,攝影師@傅鼎)
▼
海水溫度的升高
將導致造礁珊瑚失去共生藻類
進而失去光澤,發生白化
直至死亡
(南海珊瑚礁白化,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我們需要改變能源結構
大力發展綠色能源
(風電和漁民,位於遼寧省海王九島附近,攝影師@No One 曉東)
▼
以求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請橫屏觀看,人工紅樹林,位於廣東省茂名市電白水東鎮,攝影師@張向良)
▼
保護海洋
才能讓1.1萬個中國海島
繼續展現它們的萬千種美
本文創作團隊
撰文:山月樓
編輯:所長
圖片:潘晨霞
地圖:鄭藝
設計:王申雯&鄭伯容&王天怡
審校:雲舞空城&沉默&陳志浩
本文主要參考文獻
可滑動檢視
[1]《中國海島志》編纂委員會. 中國海島志. 遼寧卷. 第1冊, 遼寧長山群島[M]. 海洋出版社, 2013.
[2]《中國海島志》編纂委員會. 中國海島志. 山東卷. 第1冊, 山東北部沿岸[M]. 海洋出版社, 2013.
[3]《中國海島志》編纂委員會. 中國海島志. 江蘇、上海卷[M]. 海洋出版社, 2013.
[4]《中國海島志》編纂委員會. 中國海島志. 浙江卷. 第1冊, 舟山群島北部[M]. 海洋出版社, 2014.
[5]《中國海島志》編纂委員會. 中國海島志. 浙江卷. 第2冊, 舟山群島南部[M]. 海洋出版社, 2014.
[6]《中國海島志》編纂委員會. 中國海島志. 福建卷. 第3冊, 福建南部沿海[M]. 海洋出版社, 2014.
[7]《中國海島志》編纂委員會. 中國海島志. 廣東卷. 第1冊, 廣東東部沿海[M]. 海洋出版社, 2013.
[8]《中國海島志》編纂委員會. 中國海島志. 廣西卷[M]. 海洋出版社, 2014.
[9] 桂峰,樊超主編. 海島生態環境調查與評價. 北京:海洋出版社, 2018.11.
[10] 翟世奎編著. 海洋地質學. 青島: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 2018.03.
[11] 王穎. 中國海洋地理[M]. 科學出版社, 1996.
[12] 陳吉餘著. 中國河口海岸研究與實踐.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08.
[13] 鄭度. 中國自然地理總論[M]. 科學出版社, 2015.
[14] 王穎主編. 南黃海輻射沙脊群環境與資源. 北京:海洋出版社, 2014.10.
[15] 王鵬編著. 海南珊瑚. 北京:海洋出版社, 2017.01.
[16] 周從直等著. 珊瑚島礁淡水透鏡體的開發利用. 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 2017.08.
[17] 舒良樹. 普通地質學.第3版[M]. 地質出版社, 2010.
[18] 高抒, 張捷. 現代地貌學[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19] (美) Alan P.Trujillo,Harold V.Thurman著;張榮華等譯. 海洋學導論 原書第11版.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 2017.07.
[20] Yoo D G, Lee G S, Kim G Y, et al. Seismic stratigraphy and depositional history of late Quaternary deposits in a tide-dominated setting: an example from the eastern Yellow Sea[J].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2016, 73: 21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