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三江源,一片曠古高遠的土地,如果你能用心感知,就會發現這是一片人間淨土,一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樂園。
行走在三江源腹地,我們時常會被目光所及的一幅幅壯闊美景震撼。這裡,山勢雄偉,湖光粼粼,草原碧綠;這裡,野生動物悠閒漫步,是名副其實的動物王國;這裡,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新典範。
2016年,青海啟動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開啟了美麗中國青海建設的新徵程。 2018年底,青海啟動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示範省建設,成為全國首個也是唯一的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示範省。
圍繞守護好自然生態、保育好自然資源、維護好生物多樣性的要求,青海邁上了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自然保護區為基礎,各類自然公園為補充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新路子,打造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新高地。
科普溼地知識守護好自然生態
發源於黃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縣賽爾龍鄉尕克村的洮河是黃河上游第二大支流,黃河來水量最大的支流,也是河南縣境內唯一的不凍河。
洮河從河南縣流出,曲折東流入甘肅境內,流經碌曲、臨潭、卓尼、岷縣、臨洮,於永靖縣注入黃河劉家峽水庫。保護好洮河上游,意義重大,尤其是對於下游的甘肅中部乾旱地區而言。
基於洮河生態地位的重要性,2013年,洮河源國家溼地公園啟動試點,立足於溼地公園的自身優勢和特點,打造了一個集溼地保護、溼地科普宣教及有機畜牧業為一體的溼地公園。
洮河源國家溼地公園試點之初,河南縣就與青海大學建立了“校地合作”關係,學校組建了由草業科學、生態學、植物學、動物學等專業技術人員構成的科研團隊,設定監測樣點和樣帶,開展水環境、氣象因子、植物、鳥類、土壤等方面的監測工作和溼地修復技術研究工作。
隨著國家溼地公園的試點,尕克村牧民鬥格加成了一名生態管護員,守護好洮河源自然生態成為了鬥格加的職責使命。生態管護工作對於鬥格加來說再熟悉不過,因為多少年來,從祖輩父輩再到他,一直守護著屬於他們的“母親河”。
除了日常巡護,鬥格加和其他管護員還有另外一項職責,現身說法當“老師”。 2016起,洮河源國家溼地公園所在地賽爾龍鄉完小,建立溼地自然學校,生態管護員和學校聯合開展青少年生態實踐課,讓學生系統認識常見的溼地動植物、感悟保護溼地環境的重要性,從小就樹立守護自然生態的思想意識。如今,生態實踐課已經普及到河南縣各個學校。
河南縣為引導更多群眾樹立守護自然生態的意識,縣博物館設定了“青海洮河源國家溼地公園科普宣教展示區”,以沙盤模型、標本、圖片等形式展現溼地公園的地形地貌、溼地型別、動植物資源多樣性,每週二、五對外開放,供群眾免費參觀。
呵護江河源頭保育好自然資源
蔚藍的天空下,草原上綠草茵茵,盛開的小野花點綴著草原,上百處清泉分佈在草原各處,噴湧翻滾,汩汩有聲。這裡就是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麻多鄉郭洋村,母親河的源頭,海拔4650米的約古宗列曲。
距離約古宗列曲三公里是郭洋村牧民求中的家,他家也被稱之為“黃河第一家” “黃河第一哨”。
對於世代居住在此的求中一家而言,約古宗列曲是一家人和牛羊的飲用水源,黃河源頭肥沃的草場為牛羊提供食物。
從求中家院子中遠眺,三公里處的約古宗列曲觸目可及。短短三公里內,擺放的垃圾桶不下十個,這些垃圾桶是用廢棄的汽油桶做成的,方便遊客放置垃圾。
“這些年,到黃河源頭的遊客越來越多,為了垃圾不落地,進入源頭的3公里區域內,放置了這些垃圾桶。”看著群山環繞的約古宗列,格求說,不忍看到這一方淨土被破壞。
2017年時,格求在約古宗列曲附近撿拾垃圾,遠遠望見狼群攻擊一對藏野驢母子,等到格求趕到時,藏野驢母親已經被狼群咬死,只剩下出生還不到半個月的小藏野驢,格求將小藏野驢帶回家,每日精心餵養,外出撿垃圾時還會將藏野驢帶在身旁。
半年後,格求將藏野驢放歸草原,那時候格求心中是不忍的,也是難捨的,但格求明白,草原才是藏野驢的家, “藏野驢有自己的家園,也有自己的同伴,雖然我們相處得很好,甚至有了一份特殊的感情,但我明白,只有迴歸草原,迴歸族群,藏野驢才能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家。”
黃河第一家牧民守護黃河源,守護的動力不僅是與黃河源相依相偎的生存關係,更來自於對大自然的敬畏,敬畏這裡的每一座山、每一條河、每一個生靈……
其實,不僅僅是求中一家,在三江源,有著豐富無比的自然資源,這些自然資源分佈在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自然遺產地、自然公園等廣袤區域,這些自然資源是青海最為豐厚的家底,守護好這些自然資源,是每一個人的應盡的職責使命,正如求中一家。
保護野生動物維護好生物多樣性
野生動物是自然保護地內重要的構成元素,自然保護地因野生動物而靈動。
2019年初的青南雪災,野生動物因覓食困難,出現大面積死亡。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扎青鄉地青村的生態管護員公巴白瑪看到倒在雪地中的野生動物屍體,心痛不已。於是將自家牲畜的飼草料,背到山上,餵養野生動物。
一天清晨,公巴白瑪父子三人一如往日,揹著飼草料,踩著淹沒膝蓋的積雪,去往山裡為野生動物投放飼草料。在飼草料投放點,公巴白瑪發現一隻體弱的小岩羊被厚厚的積雪覆蓋。看著兩眼淚水的小岩羊,大家合力將其救出,公巴白瑪小心地把小岩羊裹在藏袍中抱回了家。
對於公巴白瑪來說,這已不是第一次解救野生動物。一進家,他先讓妻子用被子裹住小岩羊,自己趕忙拿來氨基酸、葡萄糖,用針管一點一點地喂。
就在解救小岩羊後第三天的巡山途中,公巴白瑪再次將一隻受傷的岩羊帶回了家。之後巡護的過程中,公巴白瑪又救助了一隻被凍傷、奄奄一息的白唇鹿。
在公巴白瑪心裡,小鹿和兩隻岩羊已經是家裡的一分子了。為了讓它們更好地恢復身體,公巴白瑪把兒子的臥室騰出來讓它們住。
對於公巴白瑪來說,救助野生動物既是作為生態管護員是一份責任,更是一份愛的堅守。
其實,對於廣袤的三江源而言,各類野生動物才是這片土地上的主人,牧人們將野生動物視為自己的夥伴,呵護野生動物繁衍生息,維護這片土地的生物多樣性。
曲麻萊縣曲麻河鄉措池村,野犛牛闖進牧民草場,與家畜爭草,甚至臨走時還會“拐走”牧民自家的犛牛,牧民對此淡然處之, “野犛牛和家犛牛最終還會回到這片草場。”
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黃河鄉生態管護員,自發組織為大鵟、黑頸鶴等鳥類搭窩,救助受傷的斑頭雁回家,對於此事的初衷, “有了這些鳥類,我們的草原才會更好。”
雜多縣昂賽鄉年都村,雪豹咬死了阿扎家十幾頭犛牛,但是遇上受傷的雪豹時,阿扎似乎忘記了自家的損失,依然選擇出手救助, “我已經將雪豹當成了我的‘家人’。”
如今的三江源,救助野生動物的故事已經屢見不鮮。
記者手記:讓綠水青山永遠成為青海的優勢和驕傲
從2016年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啟動之後,每年幾乎都會去三江源國家公園所在區域採訪,少則兩次,多則四五次,如果一年不去幾次,總感覺心中空落落的,或許已經與三江源結下了不解之緣。
不論何時去三江源,去多少次三江源,你都會發現,這片廣袤無垠的江源,是野生動物的天堂:藏野驢悠然漫步、藏羚羊呼嘯疾馳、黑頸鶴引頸長鳴……草原退化得到遏制,呈現出鬱鬱蔥蔥的綠意,溼地生態環境不斷好轉。
除了眼睛能看到的變化,讓我們深有體會的是保護好生態環境已經成為江源牧民的自覺行動,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這既是青海作為生態大省、生態強省的自覺擔當,更是青海構建自然保護地新體系的時代需要。
適應時代發展大潮,按照青海省情定位,2018年底,青海啟動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青海成為全國首個也是唯一的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示範省。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加快構建自然保護地新體系是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生動實踐。
我們要進一步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全面把握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六項重要原則,切實擔負起保護“中華水塔”、當好地球衛士的重大責任,以加強自然生態系統原真性、完整性保護為基礎,以實現國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傳承為目標,加快建設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新體系。
我們要把加快構建自然保護地新體系作為落實“三個最大”的實現路徑,不斷深化思想認識,深入探尋生態價值、生態責任和生態潛力的內在邏輯,在全省範圍內建立起分類科學、佈局合理、保護有力、管理有效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將良好生態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環境優勢,不斷實現生態價值的保值升值,在重塑生態價值、履行生態責任、挖掘生態潛力的具體行動中,交出一份展現生態文明建設新作為的時代答卷,探索形成具有青海高原特色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管理新路子,為全國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探索路子,積累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