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轉涼時,一定要來趟甘肅,
這裡景色正好,羊肉正香。
秋風吹破玉門關,整個甘肅就飄起羊肉的香味。
地處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交匯地帶的甘肅,是中國的五大牧區之一,從祁連山地到黃土高原,從河西走廊到甘南高原,羊群的身影隨處可見。
在吃羊這件事上,甘肅人素有“囊括宇內,併吞八荒”的豪邁氣勢。
圖:《風味原產地·甘肅》
在甘肅,買上一隻羊,從西走到東,這隻羊大概就只剩一堆羊毛了。在這個過程中,你不僅能見識到甘肅人是怎樣從頭到尾、從肉到骨、從內臟到骨髓吃掉一隻羊,還能見識到烤、煎、蒸、煮、燴、燜、滷、燉、炒等各種“吃羊大法”。
烤羊肉
烤羊肉是蘭州人夜生活的“信仰”,蘭州烤肉攤的密集程度不亞於牛肉麵館,味道也是各有千秋。大把的烤肉,翻滾著沫子的黃河啤酒,三五好友圍坐一桌,也是十分熱鬧。孜然的辛香,與羊肉炭烤的焦香,在勾起的火焰中充分融合,火候把握得剛剛好時,烤出的羊肉外酥裡嫩,肥瘦相間,一把總是不過癮。
圖:《風味原產地·甘肅》
在河西走廊地區的嘉峪關、敦煌,烤羊肉也是那裡的人們必不可少的美食之一。嘉峪關的烤羊肉,常常被戲說為:除了羊毛不烤,可以吃到羊身上的任何部位。嘉峪關烤肉以新鮮羊肉切小塊烤成,吃起來精緻鮮美。
圖:《風味原產地·甘肅》
用鐵扦穿成的肉串在火紅的炭火上下翻飛,不斷被烤肉師傅佐以孜然、辣椒麵、椒鹽等各種調料,一邊在炭火的炙烤中嗞嗞作響,一邊隨著升騰的煙火散發出誘人的香味。五花肉、羊肚子、羊排、羊蹄、羊筋不斷下肚……一串、兩串、一把、兩把……運氣好的話,還能吃上數量極少全憑運氣獲得的烤羊皮。
到了敦煌,烤羊肉則不再用鐵扦串起,而是以生長在戈壁灘上的紅柳的枝條替代,當植物和肉類相遇,則成就了另一番美食邂逅。
羊頭、羊雜
在很多人眼裡,羊雜碎大概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但對於蘭州人來說,羊頭、羊雜碎就是生活裡不可或缺的煙火氣。所以賣羊雜的通常都是在路邊,在十字拐角的地方,或是街頭夜市小巷裡,擺上兩張矮桌子,幾張板凳,店主在一旁燒個大鍋,熬著一鍋濃湯,有食客來,便切上一碗羊雜碎,澆些湯,加上香菜等。啃羊頭、吃羊雜是大多數蘭州人吃夜宵解饞的一種方式。
靖遠羊羔肉
靖遠縣屬黃河衝擊盆地,境內氣候涼爽,生長著柴胡、麻黃、益母、蒲公英、桔梗等數十種草藥,山中水流潺潺,礦物富集,羊羔日食藥草,夜飲礦泉,成就了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的靖遠羊羔肉。其獨特的灘羊品種,獨特的生長環境,加之獨特的加工方法,使得靖遠羊羔肉的鮮香味道和藥膳滋補價值都顯得獨特出眾。
清湯羊肉
攝影/李麗
慶陽環縣羊肉的吃法主要以清燉和清蒸為主,將羊肉切成小塊,浸泡洗淨後,用胡麻油或菜籽油加幹辣椒爆炒,再加入生薑、花椒、胡椒粉、食鹽燉煮,出鍋後撒上香菜、小蔥末,就是慶陽人最喜歡的清湯羊肉。
手抓羊肉
臨夏位於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交界處,山大溝深、乾旱少雨,卻養出了膘肥肉嫩的東鄉羊。這種圈養的羊,用當地人的話來說,擁有“黃金肥瘦比”,肉質細嫩、口味醇香,清水裡邊煮一煮,就是一盤上好的手抓羊肉。吃手抓時,蘸著椒鹽、辣椒油和醋,再就上新剝的蒜瓣兒,一口肉,一口蒜,那肉細嫩綿軟,清香可口,沒有羶味,吸溜一下就下了肚,堪稱是肉中極品。
道食合
將羊肉放入羊肚中,加入香料後,把燒熱的石頭塞進羊肚封口。在多塊石頭的作用下,羊肚內部溫度可達200多攝氏度,像高壓鍋一樣,碰到石頭的羊肉焦香四溢、軟爛濃郁又不失鮮美,這就是讓人垂涎又叫絕的道食合。
涮羊肉
涮羊肉,又稱 “ 羊肉火鍋 ”,始於元代,興起於清代,後流傳至市肆。最早是北方遊牧遺風,後加以研究進化形成了為特別風味。蘭州涮羊肉所用的肉以鹼草羊肉居多。鹼草羊肉品質概括起來就是羶腥味輕、蛋白質含量高、肉內脂肪適中,肉質鮮嫩、味道鮮美 。涮羊肉的湯裡有紅棗、香菇、蝦皮、蝦仁、桂圓、小尖椒、枸杞、蔥段、紫菜、生薑片、藤椒以及搭配好的調料等,這樣煮出的湯既味道鮮美而且營養價值豐富,對於吃遍了速食快餐的都市人群來說也是一道養生佳品。香味濃郁的湯和溫和宜補的羊肉絕對是秋日裡絕佳的搭配。
羊肉泡
民諺雲:不吃羊肉泡,枉把平涼到!嚴格說來,這兒的羊肉泡應該稱為“牛羊肉泡”,一鍋湯裡,牛羊肉均有。平涼的羊肉泡,湯和饃是分開端上桌的,當地管這個叫做“單走”。湯上飄著滿滿的綠色蔥花,再倒點兒當地人最愛的辣子,色香味十足,讓你吃了以後就停不下筷子!
吃完了鮮美可口的羊肉,在甘肅你還可以品嚐羊肉與麵食相結合後的美食!當敦煌的胡羊燜餅、臨夏的河州包子、金昌的羊肉墊卷子......端上餐桌時,面有面的香,肉有肉的鮮,你就知道什麼叫“合作雙贏”了。
胡羊燜餅
古代敦煌為少數民族遊牧之地,人們統稱他們為“胡人”。隋唐以來漢文化和胡文化相融合,成為敦煌飲食文化發展的典型代表,以胡人的膳食習俗做法而演變得名。將羊肉燒至快熟時,將擀好的薄面餅放在肉上面,就這樣把一張一張的生面餅蓋滿了羊肉。大塊羊肉鋪滿盤子,一片片面餅軟嫩滑爽,澆汁色澤飽滿、濃香醇厚。
河州包子
河州包子製作時選料主要以韭菜、胡蘿蔔為主,放入剁碎的羊肉,加入蔥料,將煮羊肉所撇羊油融化澆入,拌勻餡子。其以麵皮好、餡子考究而馳名,是臨夏人擅制且喜食的風味麵點之一。河州包子的製作花樣繁多,有肉包子、菜包子、糖包子等各種不同的品種,不同的味道,滿足了不同口味食客的要求,深受當地城鄉群眾的喜愛。
羊肉墊卷子
羊肉墊卷子是以羊肉、面卷、調味料為主要食材製作而成,屬於河西走廊地區的地方特色小吃,發源於祁連山、焉支山一帶。羊肉墊卷子講究用料,配方嚴格,工藝精良。製作時選擇 1—2年齡羔羊現宰殺,經過獨特的烹飪,在其肉湯中加入面卷同時加工,色正、味純、香氣四溢、鮮嫩可口,令人食而不忘。
在甘肅,
吃起來“美滴很”“攢勁滴很”,
是對一隻羊最高的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