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在中國的東北方向爆發了一場激烈的戰爭。先是朝鮮勢如破竹地南下,將美軍與南朝鮮部隊壓制在了釜山一帶。差臨門一腳,就能將敵人趕到海里。
可惜的是,最終這一腳始終沒能踢成功。美軍成功在仁川登陸,把朝鮮軍隊攔腰斬斷,本就疲憊的朝軍無後繼之力,只能節節敗退。
這時候金將軍慌了,他急忙向同為社會主義陣營的中蘇兩國求援。蘇聯很精明,早在開戰前就跟朝鮮說過,將來戰事擴大,蘇聯是不會出兵的,所以對於朝鮮的請求沒有答應。
這一手玩得很妙,朝鮮半島對蘇聯來說只是遠東,怎麼打都無法傷害到他的核心。但中國不同,半島與我國東北接壤,當時的東北就是我國的工業中心,對我國來說至關重要,所以為了自己的國土安全,新中國決定抗美援朝。
在入朝之初,毛主席有感我國的空中力量薄弱,便請求斯大林能夠派遣空軍助陣,以掩護志願軍作戰。
但斯大林答應歸答應,還是進行了百般推脫。志願軍出兵後,卻遲遲不見蘇聯空軍的到來,這導致了在戰爭前期,美國轟炸機可以肆無忌憚地轟炸志願軍的補給線,我軍前線戰士只能吃著炒麵,身著薄衣與敵人作戰。
其實斯大林最初並沒看好我國,他認為裝備落後的志願軍打敗美軍的機率實在太小,沒必要為了我國而直接與美軍衝突。
這點很無奈也很現實,想要獲取別人的尊敬,不是靠嘴巴說出來,而是靠實力打出來的。志願軍就用實力證明了自己。
即便裝備落後,即便沒有空中力量,但志願軍依然在前三次戰役中打得漂漂亮亮,運用高超的戰術把美軍逼得連連後退,這樣一來,斯大林也不得不重新考慮與中國的關係了。
他經過綜合衡量後,認為拉攏一個強大的中國,遠比將中國推開的利益更大,因此加大了援華的力度。
斯大林一方面下令將60個師的蘇械裝備援助給中國,培訓中國人如何使用,這次給的不再是二戰的淘汰貨;另一方面完成最開始的承諾,讓王牌飛行員闊日杜布帶隊,開始秘密參戰。
1951年春,為數不少的米格戰機開始在鴨綠江及清川江地區出現,為的就是保護志願軍的後勤運輸,當然,這些飛機所使用的塗裝都是志願軍的。美國最初對此並未察覺,還是在沒有戰鬥力護航的情況下,派出b29轟炸機前來騷擾,因此也沒少吃虧。
但蘇聯空軍有限的介入,並沒有對全域性起到多大的影響,美國依然牢牢掌握著制空權。
直到1951年8月,開城停戰談判中斷後,美國對志願軍運輸線進行了飽和式轟炸。這時的中蘇已經緊密了很多,蘇聯才開始大規模地幫助志願軍,在空中與美軍針鋒相對。
僅在這年十月,蘇聯空軍就擊落了超過20架美軍飛機,雙方發生過數次激烈的空戰,其中以10月23日這天的規模最大。上百架蘇聯的米格15與美軍的8架b29、34架F-86、55架F-84進行纏鬥,最終是蘇軍成功將美軍趕走,結束了戰鬥。
美國人也察覺到了不對勁,他們不是傻子,知道按照當時中國的工業水平,志願軍不可能突然多出這麼多戰機來,所以他們也猜到了蘇聯或許已經介入。再加上自己的戰機頻頻被擊落,美國也有些心疼, 便不敢再像以前那樣放肆,也取消了很多轟炸計劃。
蘇聯空軍用米格戰機保衛了鴨綠江到清川江一線的運輸安全,所以這片空域當時也被稱為米格走廊。
話說回來,既然蘇聯人也為朝鮮戰場做了貢獻,那為什麼基本上就看不到什麼報道呢?其實這倒不是我們不想宣傳,而且斯大林要求嚴格保密。
斯大林為了避免引來美國人的怒火,便對秘密支援的蘇聯空軍做了嚴格的規定。所有飛機必須抹去一些蘇聯的痕跡,換上志願軍或者朝鮮人民軍的塗裝。
蘇聯飛行員的穿著也是一樣,甚至被要求不能說俄語,只能用朝鮮語或者是漢語進行對話。並且他們還要籤保證書,約定如果降落在了敵人的佔領區,那麼一旦面臨被俘的危險,就必須要自盡,不能落人口實。
蘇聯空軍中尉斯捷利馬赫在一次攻擊美國轟炸機時,被其它敵機擊中,只能迫降在了美國控制區。結果斯捷利馬赫一落地就舉槍自殺了。
因為有上面這些規定在,蘇聯人為了自身以及資訊的安全,就不會出現在敵人的控制區以及前線的上空。
當時蘇聯高層還規定了不能在黃海上空作戰、戰機不得跨越平壤元山一線,一旦敵人逃竄至規定的作戰區域之外,蘇軍不得追擊。
蘇聯想盡一切辦法就是為了不讓聯合國軍察覺到蘇聯人的參與,但事實證明並不算很有用。
在空戰危急之時,蘇聯人再怎麼剋制也會脫口而出自己的母語,這些都會被美國人利用通訊技術監聽到。並且雙方飛行員在近鬥時,美國飛行員也能在機艙內看到對方是個白人在駕駛。
所以,美國人很清楚地知道蘇聯其實已經參戰。但是美國人也沒有揭露,原因跟斯大林一樣,他們也不想讓兩個超級大國直接相對,擔心會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戰。
因此美國也在拼命隱瞞,下令所有飛行員不能將空中的遭遇洩露,否則會面臨嚴重的審判。就連國內有人詢問,為什麼美國空軍在朝鮮戰場遭受了如此嚴重的損失。杜魯門也是回答:這是因為中國一直隱藏實力,他已經是一個空中強國。
於是參戰的各方都心知肚明,卻偏偏保持默契沒有捅破這張紙。
朝鮮上空的激戰一直在繼續,由於斯大林的嚴厲規定,蘇聯空軍其實一直在自縛雙手。
首先在人數上,蘇聯就遠低於美國,據當年參戰的蘇聯指揮官波洛夫將軍說美蘇兩國的空軍人數比例在8:1。
而且美軍可以選擇任意時間、地點進行攻擊,但蘇聯只能被動防禦,往往在美國飛機即將到來時,蘇聯飛行員才臨時接到通知,匆匆準備一番就升空了,從沒組織過一場進攻。
最無奈的一點是,美軍後來透過規律發現了蘇聯人的作戰範圍,所以就利用這一點做了很多文章。比如戰場上的情況不對,美國飛機立馬跑到黃海上空,這樣蘇機就不會去追。等到蘇聯人以為戰事已過放鬆警惕時,美機又殺回來了。
如此種種讓當時的蘇聯飛行員無比苦惱,卻又沒什麼其他方法。好在他們還是成功地保住了志願軍的後勤線,讓前線戰士們有了一個強力保障。
其實這些蘇聯飛行員很偉大、很有國際精神,為了保密,他們很多人犧牲了都無法回到故鄉,蘇聯也不敢公開他們的身份。為了紀念他們對抗美援朝的貢獻,我國就將大部分犧牲的飛行員葬在了旅順蘇軍烈士陵園。
即便是戰後,各國對此依然閉口不言,直到1992年,蘇聯解體一年後葉利欽把這件事給說破了,揭開了這個秘密。
1992年6月,葉利欽在給美國參議院戰俘和失蹤人員調查委員會的信件中稱:有1309架美國飛機在北朝鮮上空被蘇聯擊落,有262名美國飛行員得救。(事實上,其中有300多架美機是志願軍空軍擊落的)之後各國關於此事的報道才多了起來。
其實說起來,美蘇兩國為了他們自己的利益,都曾給過我國幫助,後來也因為他們自身的利益與我國鬧過不愉快,這些都是很現實的東西。
所以我國走上了自強發展的道路,只有靠自己,才能永遠靠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