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畫《劉鄧大軍出擊平漢線》
▲豫北戰役形勢圖
從1947年3月起,國民黨部隊相繼對陝甘寧和山東兩大解放區發起了重點進攻,原本部署在中原地區的第5軍、整11師等精銳主力先後被調走,使國民黨軍兵力部署整體呈現兩頭(陝北和山東)強、中間弱的“啞鈴”態勢。為了打破敵人這種不均衡的佈局,最大限度牽制進攻陝北和山東戰場的敵人,劉伯承、鄧小平指揮晉冀豫野戰軍主動出擊,先於3月下旬至4月初發起汲縣戰役,隨後又於4月初至5月中旬集中主力於豫北展開拔點作戰。
▲孫殿英因盜掘清皇陵而聞名
湯陰守敵系當年的“東陵大盜”
當時國民黨軍在豫北地區最大的幾顆釘子,莫過於湯陰、安陽和新鄉。其中新鄉地區與鄭州綏靖公署所在地僅隔1條黃河,長期有國民黨第26軍、第2快速縱隊等精銳重兵駐防,因此可暫時不予考慮;晉冀魯豫野戰軍將目標鎖定在湯陰和安陽兩地,拔掉它們,太行、冀南、冀魯豫三個解放區就能連成一片。
湯陰城很快被攻克,因為駐守這裡的暫編第3縱隊戰力很弱,其司令孫殿英早在軍閥混戰時期,就因為盜掘清皇陵而惡名昭著,被斥為“東陵大盜”,其麾下多由土匪、兵痞糾合而成,靠著首鼠兩端、見風使舵才勉強維持下來;抗戰時期,孫殿英率部投敵,並帶領日寇抓捕了頂頭上司、河北省主席兼第24集團軍總司令龐炳勳,如此首鼠兩端之輩,其部隊自然戰力堪憂,被一舉擊破,還捎帶手殲滅了從新鄉來援的國民黨軍第2快速縱隊,孫殿英及第2快速縱隊李守正也被俘虜。
▲關於攻克湯陰活捉孫殿英的報道
安陽守軍系當年西北軍的底子
但隨後攻打安陽的戰鬥就沒有那麼順利了,攻城部隊從5月9日開始進攻,經過連續16天激戰,僅僅拔除了部分外圍據點,但蔣介石從武漢調來的整編66師185旅,從豫東調來的整編16師64旅,及從新鄉來援的第26軍已經迫近,劉伯承、鄧小平遂指揮部隊撤圍而去。駐守安陽的敵人與湯陰守敵一樣,都是豫北地區的偽軍改編而成,為何兩者戰鬥力差距如此懸殊呢?
與孫殿英這種遊雜武裝改編的偽軍相比,安陽的3萬守敵無疑更正規一些,其主力第40軍,前身是馮玉祥西北軍暫編14師,首領龐炳勳從北洋軍閥時期就率部左衝右殺;北伐戰爭時期,龐以暫編14師師長身份駐守安陽,並剿滅了當地的紅槍會等勢力;1931年長城抗戰和全面抗戰時期,龐及所部官兵都有上佳表現。
▲關於臨沂之戰的報道
該軍曾抗擊日寇,後來當了偽軍
尤其是1938年臺兒莊會戰期間,龐炳勳率萬餘部下堅守臨沂城,面對日寇精銳板垣第5師團的猛攻,連續4天死戰不退,最後在張自忠第59軍配合下轉守為攻,殲敵5000餘人,使得進犯臺兒莊的磯谷第10師團成為孤軍,最終遭遇慘敗。此戰,龐炳勳部付出慘重傷亡,最後不得不縮編為旅,卻贏得了舉國讚譽。
可惜,1942年龐炳勳部在日寇掃蕩時被打散,當時的40軍軍長馬法五收攏敗軍撤退,龐炳勳僅帶少數隨從逃入深山,最終被日寇俘虜。隨後,日寇以俘虜的龐部官兵建立偽第40軍,龐充當了該軍軍長,從抗日英雄變為可恥的漢奸。抗戰勝利後,龐炳勳以偽開封綏靖公署主任的身份搖身一變成了“曲線救國”的地下工作者,繼續率部駐守豫北地區。
▲龐炳勳
重建的40軍保留了當初精華
恰在此時,其舊部第40軍在馬法五率領下進攻邯鄲,被晉冀魯豫軍區部隊殲滅,其殘部遂與龐部偽軍合併,重新組建第40軍,成為安陽3萬守軍的骨幹。因此,駐守安陽的這個40軍雖系偽軍改編,卻集合了其在偽軍和國民軍中的精華,加上龐部獨佔豫北,接收了大批日械裝備和彈藥,因此部隊戰力也頗為強悍,安陽城也因此久攻不克。
隨後,劉伯承、鄧小平率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南下大別山,40軍也離開安陽南下追擊,結果在湖北高山鋪一帶被伏擊殲滅。隨後的安陽守敵雖然僅剩該軍第43師及地方保安團等16000餘人,但由於晉冀魯豫野戰軍也分別出擊大別山和豫西,留下的地方部隊攻堅能力有限,使得安陽被長期留了下來。1949年5月初,偌大的華北連北平、太原等大城市都已經解放,而安陽孤城卻一直留到最後,5月6日被過路的東北野戰軍部隊攻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