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在陝西科技館觀看“流馬”模型。“木牛流馬”是諸葛亮製造的一種機械裝置,用於運送軍糧。 新華社 發
2021年世界機器人大會近日在北京舉行,展示了機器人領域的最新成果。多數人認為機器人是現代工業革命的產物,其實人類對機器人的迷思與追求已有數千年曆史,中國古代的能工巧匠就研製了各種自動機械的物體,是現代機器人的鼻祖。你知道古人對“機器人”有哪些天馬行空的創造嗎?
我國曆史上最早的“機器人”
西周時期,中國的能工巧匠就研製出了能歌善舞的“伶人”,這是中國最早記載的“機器人”。
據《列子·湯問》記載:周王朝的第五位帝王周穆王,姓姬名滿,他在西巡途中遇到一位叫偃師的能工巧匠來“獻寶”,他帶著一個“人”見穆王,其行走俯仰和真人一樣。搖它的腦袋,便唱出符合樂律的歌曲;捧它的手,便跳起符合節拍的舞蹈。穆王將宮內嬪妃召來一起觀看,等表演結束時,“伶人”向左右嬪妃擠眉弄眼惹怒穆王。偃師揮劍將“伶人”斬斷,原來這是用皮革、木料、膠漆等東西製成的“機器人”。這件事情影響很深遠,晚唐詩人李商隱在詩中寫道:“不須看盡魚龍戲,終遣君王怒偃師。”
到了春秋後期,木匠魯班在機械製造方面更是“有一套”。魯班手藝精湛,常被請去修橋蓋樓,建寺造塔,一般小工程還好,十天半月就回家了,可遇到大的工程,要一年甚至幾年才能回家。據《墨經》記載,他在閒暇時根據天上飛鳥的特徵,製造了一隻木鳥,能在空中飛行“三日不下”,這種“機關鳥”叫木鳶,也是風箏的“雛形”。
此外,東漢的張衡、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和馬鈞、南北朝時期的祖沖之等都建造了一些我國曆史上令人歎為觀止的自動機械裝置。它們反映了我國古代先賢的傑出智慧,也說明自古以來人們就擅長使用自動機械來解放生產力。
三國時期的發明家馬鈞曾用木材製成原動機,以水作動力,帶動木質機器人,使之能做擊鼓吹簫、拋劍、攀繩倒立等動作。西晉時傅玄著的《傅子》記載了此事:當魏明帝曹睿前來觀看時,木偶們有的擊鼓,有的吹簫,有的跳舞,有的耍劍,有的騎馬,有的翻滾,有的拋球,有的疊羅漢,有的在繩索上倒立,做出各種驚險動作,這就是有關史料中提到的“百戲機器人”。而蜀國丞相諸葛亮製造出的“木牛流馬”,應用於運送軍糧,支援前方戰爭,也是創造性的發明。可見,中國當時的機器人技術已達到相當的高度。
此類自動裝置不勝列舉,雖然不能與當今的機器人相比,專家認為,他們卻是人類在機器人領域的初步探索成果,在世界科技史上處於相當重要的地位。
唐人記錄奇妙機械蹤影
機器人滿足了人們對超能力的幻想,古人對機器人的想象一刻也沒有停止。隋唐時期是古代“機器人”的大發展時代,各種奇巧的機器裝置紛紛登臺亮相。在唐人的筆記如《朝野僉載》《酉陽雜俎》《獨異志》等書中,我們仍可發現不少機器人的蹤影。
隋煬帝時,有位叫黃袞的人擅於製造先進機器。據《太平廣記》記載:黃袞用木頭製成了7艘8尺長的小船,每條船上站5個2尺多高的木質機器人,這種小船放在皇家園林裡曲水流觴的專道里,供隋煬帝和權貴們飲酒取樂。活動開始,小船繞“曲水”緩緩而行,有一個“機器人”在船頭撐篙,另外兩個在船中間划槳,船上的一個端著酒杯,另一個捧著酒缽。小船每到一個廊下即泊住,端酒的機器人把酒杯遞給岸上人,人們飲畢還杯,它又趕緊接住,並轉身向捧酒缽的機器人要過木勺添滿酒杯,再到另一個廊下,繼續傳遞。
船上“機器人”所有木刻的運轉全都由岸上和水裡的機關控制。對此,隋代杜寶《大業拾遺記》記載:“有七十二勢,皆刻木為之。或乘舟,或乘山,或乘平洲,或乘盤石,或乘宮殿。木人長二尺許。衣以綺羅,裝以金碧,及作雜禽獸魚鳥,皆能運動如生,隨曲水而行。”
唐代的大師級工藝師楊務廉也是一位偉大的發明家。他曾經雕刻一個木僧人,手裡端著一隻木碗,自動向人乞討佈施。等到木碗中的錢盛滿後,機關鍵鈕發動,和尚徐徐說出“多謝佈施”。當這名“和尚”出現在集市上時,人們爭相觀看,並且為了聽它說話,每天有不少於一千名捐助者。楊務廉因此獲利,將機器人發明用於掙錢在歷史上並不多見。
唐代機器人的應用範圍廣泛,唐朝時期郴州長官王琚的發明還用於生產實踐。王琚喜歡釣魚,他用木頭做水獺,然後將水獺沉入河中。每當水獺抓到一條魚時,它就會自動浮出河水返回。王琚因此毫不費力地抓了許多魚。木獺捉魚的奧妙在哪裡呢?原來,王琚在木頭水獺的口中放上魚餌,並安有機械的部件,用石頭墜著它沉入水中。只要魚咬魚餌,水獺嘴裡的機關就會觸發,從而咬住魚。石頭也會掉下來,水獺自然會從河裡升起。
和現代人工智慧相比,古代機器裝置有一定的侷限性,但許多都有自己的動力來源。專家分析,今天可知的我國古代“機器人”的動力來源主要有彈力和水力等。可見,古人同樣用自己的智慧來構建自己的“機器人夢”。
古代創造夢想再延續
宋代以後,能工巧匠們又研發了不少固定程式的機器裝置,應用於計時和日常生活。
據《新元史》記載:元代郭守敬製造的可照明、計時的燈漏,極為新奇巧妙,結構設計非常複雜。它的工作原理屬漏水計時,而造型似宮燈,放置於皇宮的大明殿,所以稱之為大明殿燈漏。古文獻記載:燈漏高一丈七尺(約5.4米),它的框架用金製作,上部有彎曲的梁,梁的中間是一顆雲珠,雲珠二側有象徵日月的球體,日在左,月在右,雲珠之下再懸有一顆珠子。曲梁的兩端各裝有龍頭,龍的嘴能張合,龍的眼珠能轉動,用這樣的動作顯示燈漏內的水流是快了還是慢了。
據悉,郭守敬是在研究了北宋蘇頌水運儀象臺後,去除了天象部分,儲存了計時部分。大明殿燈漏也是中國第一個獨立於天文儀器的鐘表,在中國鐘錶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明實錄》也記載了明代司天監所製造的水晶刻漏,上有兩個木偶人,能按時自擊鉦鼓,是一件製作精巧的自鳴鐘。可惜的是,這個刻漏被明太祖朱元璋認為是“奇技淫巧”下令擊碎。明代以後,由於封建統治者閉關鎖國、夜郎自大,中國同世界科技發展潮流漸行漸遠,古人的“機器人夢”變得日益遙遠。
不可否認,我國古代的機械水平曾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實際上,每一件發明創造都是古人智慧的結晶,蘊含著人類無限的創造力。春秋戰國時期是機械發明的“童年時代”,湧現了許多如魯班、墨子這樣的機械大師;漢魏時期,機械發明進入成熟階段,有歷史學家統計,在這段時期,有關各類機器人的記載高達90餘例;唐宋時期,古代機械製造進入高峰時代;明清以後,伴隨著歷史程序的推進,我國古代機械的發明創造逐漸沒落。
回顧歷史,無論在任何時代,技術革新都是推動文明發展的重要動力。機器人的概念自20世紀初期提出之後,隨著自動化技術的飛速發展,特別是計算機的誕生,推動了現代機器人的出現和發展。當今機器人更加現代化和智慧化,成了人類的好幫手。古人的“機器人夢”,在現代繼續追逐閃光。
來源:解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