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擊長空,魚翔淺底”,這是生物和諧共生的美好畫面。有水草豐美、魚蝦充足的棲息地,可以更自由地長途遷徙,更舒適地哺育幼鳥,我國鳥類的棲息環境變化如何?鳥的數量為啥越來越多?
接下來用資料揭秘鳥類保護背後的秘密。
資料揭秘多樣性背後的秘密——鳥為啥越來越多
在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螢幕上剛孵化出的3只東方白鸛幼鳥,讓今年在這裡出生的東方白鸛數量達到了創歷史紀錄的324只。這種體態優美,有著黑色羽翼、紅色雙足的水鳥就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近20年,每年從這裡出生的東方白鸛幼鳥越來越多,總數超過2200只;巢穴也從當初的1個增長到如今的120個,黃河三角洲已經成了全球最大的東方白鸛繁殖地。
研究者利用GPS追蹤器,還原出了18只東方白鸛在四年時間裡的活動軌跡。每年的10月下旬,東方白鸛離開在東北的繁殖地,歷經一個半月南飛到長江流域過冬。
在這個遷徙路線圖上,綠色的圓圈代表它們在途中停歇的地方,圓圈越大,則停留的天數越多。不難發現,停歇點密集出現在黃河入海口的附近,也就是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如何從中轉站成為了最大的繁殖地?
這是20年前,衛星拍攝下的保護區模樣,視線所及,遍佈枯黃與乾涸,而對比如今的景象,水量充足,滿眼是綠色和生機。
2002年起,黃河三角洲保護區利用小浪底工程的有利時機,開始引黃河水入保護區,至今,已陸續疏通水渠114公里。2013年以來,總補水量超過了5.4億立方米,相當於40個杭州西湖的蓄水量。
在這幅代表保護區地表覆蓋的衛星遙感分析圖中,藍色是水域,黃色是裸地。顯而易見,對比調水之前的2001年,今年的水域覆蓋面積有了明顯增大,廣袤的溼地有了水,生態系統也慢慢恢復了生機。
當我們把鏡頭深入到保護區內部,會看到很多“小島”,它們大小不一,中心地勢有高有低。保護區工作人員告訴我們,這是一項以保護東方白鸛、黑嘴鷗等鳥類為主要目的的微地形改造工程。島內高低錯落的地形設計,充分考慮多種生物的不同需求,深水區適合遊禽棲息,而淺水區則適合東方白鸛這種涉禽覓食,同時還保留一定比例的裸地和植被,為鳥類提供休息和隱蔽場所。而像這樣的“鳥類繁殖島”,保護區裡有65個。
環境舒適、魚蝦肥美,在這裡棲息的各種鳥類也多了起來,從187種到370種,1992年建區以來,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所擁有的鳥類種數幾乎翻了一倍。
我們再放眼全國,以鳥類為主要保護物件的各級別的保護區已經多達372處,其中,江蘇鹽城溼地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棲息地的退化和喪失”是導致我國鳥類瀕危的最主要原因,一系列保護措施,讓鳥類有了更好的休息、居住地,也有了更自由的遷徙之路。僅僅從2018年到2021年,中國有野外記錄的鳥類數量就增加了46種,達到了1491種。
【編輯:姚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