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子在桑葉上行走,小編在地球上旅遊,嗨,大家好,我們又見面了!
成都有很深的文化積澱,來成都旅遊的遊客越來越多,春熙路、太古裡、寬窄巷子、文殊院、杜甫草堂、大慈寺等等,都是成都的一張張城市名片,吸引著全國各地的遊客前來旅遊打卡。
在成都還有一個與北京“十三陵”齊名的景點卻被很多遊客忽略了,它就是位於青龍湖公園裡的“明蜀王陵”。
9月28日,成都天氣轉晴了。一大早我來到青龍湖一期溼地公園,前往打探明蜀王陵。
在家門口坐公交換乘兩趟公交就達到成都大學站,青龍湖大門就在站臺旁邊。
青龍湖大門到明蜀王陵還有1.2公里的距離,怕走錯路我用手機導航步行前往。
進入青龍湖溼地公園,國慶節的氣氛已經濃郁,懸掛的國旗紅豔豔一行,醒目而莊嚴。
一群學生正在搞活動,從我的身後逆光而動,在朝陽下勾勒出一幅明媚、活力、動感的圖畫。
先是在公園的大路上行走,然後在小道上步行,爬上一道坡坎,灰瓦紅牆的明蜀王陵大門就出現在眼前。
沒有遊人,十分清靜。
明蜀王陵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自古就有“北有十三陵,南有蜀王陵”的美譽。
這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四川考古的重大發現,在成都市的十陵街道考古發現了十多座明蜀王家族的墓葬勝蹟,以僖王陵為代表的蜀王陵墓葬群擁有富麗堂皇的地宮建築和巧奪天工的精美雕刻,被專家譽為“中國古代陵墓中最精美的地下宮殿”。
據史書記載,明王朝在近三百年間共封了13位蜀王。明蜀王是明太祖朱元璋之皇室家族陵墓群,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
僖王陵是明代第三代蜀王,以他為中心四周及鄰近區域還有僖王趙妃墓、僖王繼妃墓、黔江悼懷王墓、懷王墓、惠王陵、昭王陵、成王陵、成王次妃墓、半邊墳郡王墓等十個陵墓,分佈在十陵街道南側正覺山麓及山前的青龍埂等地。
它的陵墓規模類似於北京的明十三陵,曾轟動一時。
明蜀王陵的發現對於瞭解明代藩王陵寢制度以及建築、雕刻藝術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檢測體溫、購票入門,流程和其它景區的一樣,只是沒有排隊、沒有擁擠的煩躁,因為偌大的景區裡就只有我一個遊客。
工作人員絲毫沒有懈怠,堅守著各自的崗位。
明蜀王陵中現已發掘了僖王陵和昭王陵兩墓。
正對大門的就是僖王陵。地宮全長28米,寬8.96米,高6.59米,僅恢復後的階梯就達14米,我數了數有44級梯步。
走下步梯往裡走,溼氣加重,頓感陰森,又沒有一人同遊參觀,腳步慢了下來也靜了下來。
地宮精美華麗,呈三進三重殿四合院佈局,門、窗、柱等皆用石仿木做鏤空雕刻。每道門都十分厚重,門上鏽蝕和氧化嚴重,有脫落現象。
墓主是明蜀僖王朱友壎,為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一個兒子蜀獻王朱椿之嫡孫。
僖王生於1409年,宣德七年襲蜀王位,為第三代蜀王。因患風疾,只活了26歲,在位一年零九個月。
僖王陵於1979年考古發掘,出土了500多件彩釉兵馬俑、舞樂俑等珍貴文物。其後殿正壁中心鑲嵌的圓形鏤空描金彩釉雙龍盤堪稱明代藝術珍品。
考古專家給予了高度評價,說僖王陵較永陵(五代十國時期前蜀皇帝王建之陵)而言更顯雄偉,較北京十三陵而言更為精美。
昭王陵是昭王和他的正妃夫妻合葬墓。
從大門而入,依次為前庭、前殿和中庭。因為是合葬墓,中庭後面又分為左右正殿、後庭、後殿及棺室。
整個地宮內到處都是浮雕壁畫,紅牆綠瓦,金碧輝煌。左右棺室中央就是兩位恩愛夫妻的長眠之處。在墓室中可以看到,在兩個棺床間有一道隔牆,牆的中間有一門,據說這是為了方便夫妻兩人在陰間的聯絡。
昭王陵中有一個神秘的盤龍石碑,而上面的龍竟是人頭龍身,據說是仿明太祖朱元璋之頭像,為全國之絕。
昭王陵墓室雕刻之精美、書法之剛勁,在“十陵”中尤為突出,因此明十陵被譽為中國古代帝王陵中最精美、最集中的地下宮殿。
目前明蜀王陵只對外開放了兩個陵墓,還有成王陵、懷王陵、惠王陵暫未對外開放。
陳列館在維修,很多精美文物沒能看見,工作人員告訴我明年開年維修後的陳列館將重新對外開放,有新的驚喜讓我們期待。
溫馨提示:
位置:成都市龍泉驛區十陵鎮大梁村八組
開放時間:8:00-18:00(週一閉館)
門票:12元/人
交通:遊客可乘坐80路、97路、219路、858路、887路公交至成都大學站下車,步行1公里左右可達到景區;乘坐地鐵四號線至明蜀王陵站或成都大學站下車,步行約20分鐘可到達景區;自駕開車去的走三環路由十陵立交出口沿成洛路方向前行約2公里走輔道到達景區入口,景區有停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