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男孩,父母不該總試圖操控他,那樣只會破壞他的成長。
給他愛與自由,才能養出堅強、勇敢的孩子。
作者 | 暖心
前兩天閨蜜淚眼婆娑地找我傾訴:
“我兒子前兩天離家出走,我和他爸差點報警……好在最後終於找到了”。
原來,前段時間,閨蜜老公為了鍛鍊兒子,和幾個登山愛好者一起帶著孩子去登山。
在一處多達2000多級臺階的山頭,孩子被父親拿著藤鞭在後面督促。
孩子使出吃奶的勁往上爬,中途想休息一下時,父親“啪”地一鞭子抽了過來,堅決不讓他停下來。
一個多小時的路程,孩子好幾次鬧著要放棄,父親又打又罵,一定要逼著他爬上山頂。
敵不過父親的決絕,孩子最後終於一跪一挪爬到了終點。
到家後,看著膝蓋上的累累傷痕,他再次委屈地和父親爭吵起來,最後一氣之下離家出走,還留了一張紙條:
“我受夠了,不知道下次你又要怎麼折磨我……”
特別心疼這個男孩。
因為父親的固執和堅硬,他要無端忍受這些磨難。
《愛與自由》中有一段話:
鍛鍊孩子的毅力,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是在孩子自發中主動建立的過程,憑藉孩子自身的力量才能得到發展。
養育男孩,讓他適當承受“壓力”和“磨難”並沒有錯。
怕就怕,父母勢頭過猛之後,反而會激發了他的叛逆。
養男孩,父母千萬別在這三方面逼他。
不要逼男孩堅強
《不好說特想聽》節目中,27歲的“人精”時尚公關天天,坐擁十種社交模式,卻搞不定自己的親媽。
談起母親,他用了“感覺很累、害怕、恨”這樣的詞來形容。
看完了節目,我才知道他的媽媽有多狠。
媽媽從來不會送他上學,也極少給他零花錢。
媽媽帶他去滑旱冰時,連續滑倒13次,都沒有扶他一下。
18歲時,媽媽切斷了他的一切經濟來源。
她說:
“18歲就意味著你成年了,你要養得起你自己,我不會再給你一分錢。
你要管我要錢可以,我們是借貸關係,借了要還。”
就這樣,天天在英國留學期間,靠著刷盤子賺取生活費,沒問她要過一分錢。
在和媽媽的對話中,天天幾次情緒失控。
面對兒子的心結,媽媽說:
“我知道你會恨我,但我就是要讓你從小有跌撞感、挫敗感,你才能長大。”
媽媽的初衷,是想培養一個堅強的兒子,但是“剝離”親情而製造的“挫折”,給孩子帶來的痛苦更多。
孩子最大的感受是“親情的淡漠”和“內心的壓抑”。
父母所謂的“男孩要堅強”:
在語言上說“你不許哭”,實際上是在阻擾孩子表達情緒;
在行動上為孩子製造挫折,其實是在拒絕和壓制他。
所以,大部分被要求堅強的男孩內心有一種“不被愛”的脆弱感。
有科學家研究表明:
因為男孩體內的“睪丸素”在他4歲的時候開始激增,常常表現為情緒激動,他比女孩表現出來的情緒更敏感和脆弱。
哭、害怕、委屈和抱怨是他們表達情緒的方式。
而父母的刻板理念,不僅阻止了男孩本身承認情緒,還會讓他遠離自我內心,把無助、恐懼、害怕等情緒藏於內心。
隱忍和沉寂的情緒到臨界點的時候,終會用某種方式爆發出來—要麼叛逆,要麼傷害自己。
曾經有一項調查顯示:
認為男孩應該堅強、不應該哭的男孩,比不相信這種男子漢氣概的男孩死於自殺的可能性高2.4倍。
由此可見,被逼著堅強的男孩,心理承受力往往更弱。
一個男孩變強的過程,不是陷入困境中無人支援。
而是即使再難,也能想起自己是被愛著的。
父母的支援和愛,才是他繼續前行的最強力量。
千萬別讓他在打敗困難之前,先被你的一句“你要堅強啊”打敗了。
不要逼男孩太早懂事
綜藝《敞開心扉的少年》裡,一個叫蹦蹦的小男孩懂事得讓人心疼。
節目裡有一幕:
媽媽炒完菜忘了關煤氣,讓蹦蹦去關,他不小心碰到了煤氣的報警裝置,嚇得不知所措。
爸爸立馬打了他一巴掌,並指責:“教了你這麼多遍還記不住,一點小事都幹不好。”
媽媽立馬過來安慰他,他卻說:“不疼,媽媽,這都是我的錯。”
說完還主動向爸爸道歉。
現場有嘉賓問他:“如果媽媽沒安慰你怎麼辦?”
他說:“那就憋著唄,憋著憋著氣就過去了。”
其實,蹦蹦的心裡比誰都委屈,但他卻從不會對父母說。
沒有人知道,其實他是“別無選擇”。
家裡自從有了妹妹之後,父母的精力大多都放在了她身上,經常忽視蹦蹦。
而且他們覺得男孩就該更懂事,所以總是對他說要照顧妹妹。
他確實變懂事了——尊敬爸爸、愛護媽媽、照顧妹妹。
懂事到:
父母給妹妹拍影片,買漂亮的衣服;
帶妹妹去旅行,但是沒帶他去;
爸爸一怒之下,撕掉他的獎狀;
他都沒有一句怨言,還不停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節目裡,他才袒露了心聲:“爸爸媽媽,請你們看看我吧。”
心理學上有一個“小人候群症”,指的是那些得不到關懷,不得已變成一個懂事、體諒他人的人。
從本質上來說這樣的懂事是“壓抑、隱藏自己的真實需求,迎合他人”,是一種被迫選擇。
這樣養大的男孩,最大的特點是“缺愛”。
《養育男孩》一書中提到:
0-6歲是兒童成長的重要階段,男孩的依戀感要比女孩更強烈一些,所以他對“愛”的渴望比女孩更強烈。
這個階段的男孩,如果長期被父母忽視,會因為缺愛而沒有安全感,也會透過懂事、乖巧等方式來“博愛”。
這樣的男孩最容易陷入兩種心理問題:討好他人和不懂拒絕。
他在生活中“不懂得自己想要什麼,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
不僅缺少主見,還總喜歡用別人喜歡的方式來滿足自己,從來不給自己說“不”的機會,因此會變得壓抑而自卑。
男孩也是孩子,孩子的心都那麼脆弱,需要父母的呵護。
不要再逼一個男孩懂事了,讓他自由自在地做自己,才是對他最深的愛。
即使他會犯錯、會碰壁,也是他成長的必經之路。
真正的懂事,是孩子發自真心地懂得了愛與被愛,而不是在父母的逼迫中過早戴上了“我很聽話”的面具。
不要逼男孩省錢
微博上,一位大V分享了這樣一件事:
在高鐵上,一個10歲的男孩買了三份盒飯卻被父母輪番訓斥。
媽媽說:
“誰讓你買這麼多,我給你100塊錢,你就都用光了,不知道要省一點花嗎?”
言之鑿鑿,都在說男孩“不懂節省”,一旁的爸爸也在責怪男孩浪費。
最後,媽媽硬逼著男孩去把另外兩份飯退掉了才罷休。
其實,男孩的父母根本不是貧窮的人。
生活中,很多人總是秉承“男孩要窮養”的思想,經常在金錢上限制孩子,卻忽視了這會讓孩子陷入一種“愛而不得”的失落感。
而這份失落,會滋生出他對金錢的匱乏感。
- 因為“心窮”,而衍生自卑:
有位網友說,小時候別人晚餐燉排骨,我吃饅頭,沒覺得有什麼。
長大後,遇見自己喜歡的女孩,那種自卑會發自內心,覺得自身條件太一般。
敏感、多疑、逃避,無法接受自己,也無法擁有健康的親密關係。
父母和孩子計較金錢的得失,會讓孩子陷入“我不配”的負面情緒,甚至變得“心窮”。
這樣的男孩,在生活上更喜歡計較得失,在感情裡總想要回報大過於付出。
因此,很難獲得他人的好感。
- 眼界太窄,不會“向前看”:
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稀缺心態”:
指的是長期處在匱乏感稀缺狀態下的人,慢慢被環境所改變,越缺少什麼,就越想要得到。
被窮養的男孩,往往會把金錢的利益看得更重要。
《奇葩說》的辯手冉高鳴,本該去大公司實習的他因為想賺更多錢,卻選擇了去公園兼職做噴火和馴獸——
只要喝一大口煤油,噴出火,就能獲得80塊錢。
整個暑假下來,他靠兼職賺了4000塊錢。
而和他一起的同學選擇了沒有實習工資的報社,一整個暑假下來的收穫和成長根本無法用金錢衡量。
《窮人缺什麼》一書中這樣說:
人窮,表面上缺的是金錢,本質上缺的是觀念,命運裡缺的是選擇,事業上缺的是毅力,行動上缺的是改變。
窮養會放大男孩對錢的渴望,它除了會讓男孩有物質上的貧瘠感,更是精神上的禁錮。
當一個男孩子永遠把金錢看得最重的時候,他的格局會變小、視野會變窄。
他們只會走一步看一步,盯著眼前的利益,遇上機會也不敢輕易嘗試。
而那些內心富足的孩子,懂得走一步看三步,放眼未來,勇於取捨。
這兩類孩子之間的差距勢必越來越大。
心理學家曾奇峰說:
作為父母,我們不是要拔苗助長,讓孩子成長為我們心中的那樣人。
每個孩子,都有屬於他自己的樣子,男孩尤其如此。
男孩天生要強。
比起逼他吃苦、受挫,父母的愛和呵護更能融化他的堅硬,幫他更好地釋放能量。
男孩天性熱愛自由。
比起逼他聽話懂事,父母更應該讓他多說多做,給他更大的空間施展自己,最終磨練出一個更好的自己。
男孩天生高自尊。
比起刻意的“窮養”,父母更應該合理滿足他的物慾,讓他有餘力放眼未來、努力探索,不斷獲得成就感。
愛要張弛有度,教育也要有剛剛好的力度。
接受男孩最真實的模樣,給予他無條件的愛和守護,才能讓他活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