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國海軍第一艘航母“遼寧號”服役,由此開始,中國海軍開始從“綠水”走向“深藍”。近10年間,中國海軍的造艦速度飛速增長,一年十幾艘軍艦下水,被網友戲稱為“下餃子”。
據統計,2016年-2020年,中國海軍4年內服役的新艦艇等於一整支日本海上自衛隊。中國軍艦主要在遼寧“大連造船廠”和上海的“江南造船廠”,此外武漢,廣州等造船廠也有造軍艦能力。
造船廠的規模都很大,比如大連造船廠,整體面積超過1500畝,約等於兩個半天安門廣場。這麼巨大的工廠是絕對無法隱藏的,造船廠的工作情況完全公開,不光間諜衛星在天上盯著,隨便一個路人拿出手機就能拍到船務裡的艦艇。在國產航母製造過程中,網路上幾乎隨時能搜尋到進度。
不僅中國,世界各國的造船廠位置都是公開的,船廠也是半開放的,這讓很多人感到擔心:如果開始戰爭,這些公開的造船廠會不會立刻遭到攻擊呢?畢竟船廠關係到海軍的造艦能力,這也是戰爭潛力的一部分。
現代戰爭裡船廠的重要性有多高?會不會早開戰後遭到“閃擊”?船廠周圍會不會部署軍隊呢?
一、與其偷襲船廠,不如偷襲軍港
開戰前先破壞對方船廠,打擊敵人的造艦能力,這話乍聽起來沒什麼毛病。
在很多戰爭遊戲當中,博弈雙方不僅在正面操作對抗,還會偷襲敵方的車廠、兵營、機場、船廠等地,破壞其生產能力。在遊戲中,炸掉工廠會讓敵人損失時間和金錢,讓他難以維繫部隊數量,最後失敗。
但是在現實世界裡,戰爭不像遊戲那麼簡單。
必須承認,破壞工廠確實是一種打擊敵人的方式。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盟軍對德國和日本的工業區進行了大規模的戰略轟炸,這種轟炸雖未直接打擊德軍,但大大削弱了法西斯的工業生產能力,讓其軍隊戰鬥力直線下降。1944年盟軍對德國魯爾區大轟炸後,德軍在東線的裝甲力量縮水了一半。
但這些行為都發生在戰爭中後期,是盟軍在戰場上已經佔據上風后才開始的。在戰爭初期,盟軍想直接破壞德、日本土,法西斯的空軍和海軍也不會答應。
要破壞敵人的海軍,效率最高的方法就是偷襲其軍港,二戰的偷襲珍珠港就是成功案例。參戰方真有這種突襲能力的話,直接將敵人的海軍消滅在港口,就能收到最高的回報。當年在珍珠港,如果美國太平洋艦隊航母在港內的話,二戰的歷史可能真要改寫。
戰爭開始時,軍隊之間的碰撞是第一位的,海軍會保衛自己的領海,空軍攔截對方的轟炸機,在今天有彈道導彈的情況下,反導系統也會攔截進入領土的導彈。在對方軍隊仍然強大的時候,突襲其生產單位的難度很大。造船廠雖然不是戰略價值極高的軍事目標,世界各國對其的保護也很重視。
二、想炸船廠?沒那麼容易
船廠是人類最龐大的工業設施之一,它的面積動輒幾千畝,想讓這個龐然大物隱藏起來是不可能的。為了保護軍用船廠,各國軍隊也在船廠周圍部署著軍隊,這些單位職責各不相同,海陸空三位一體地保護著船廠安全。
全世界大部分國家是沒有造船能力的,有完整船舶工業的國家就那麼十幾個。這些國家的綜合國力較強,軍力也不弱,海陸空三軍對船廠的保護各有手段。
造船廠和鋼鐵廠、煉油廠、化工廠、機械廠等等工廠一樣,都屬於國家級戰略單位,在空軍作戰的地圖上有特別標註。真的到了戰爭燒到本土,工廠有被轟炸危險的時候,空軍和防空部隊就會擔負起保衛領空的職責,攔截敵人的轟炸。如果敵人的導彈來襲,導彈防禦系統就要擔負起責任,攔截敵方導彈。
在海面上,海軍只要還有一口氣,祖國的領海就不會被輕易突破。海軍的海上艦艇和潛艇,以及海軍航空兵的預警機會在外海巡邏,保證造船廠和在建的艦艇不被外國偷襲。
在陸地上,陸軍會對造船廠及其周圍進行警戒,一支小規模的安保性質部隊就足夠警戒造船廠外圍。此外,特種部隊也是造船廠的重要保障,嚴防“蛙人”的偷襲。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蛙人”特種部隊破壞軍艦就是常見的戰術。到了越南戰爭時,北越的蛙人特種兵曾成功炸燬美軍的“卡德”號航母,震驚了世界。如今世界各國的造船廠周圍也會有兩棲特種部隊駐紮,前蘇聯就在每個軍港和船廠裡駐紮蛙人部隊,他們定期巡視海底,排查外國特工安放的偵察裝置和水雷。
蘇聯時期美蘇的特種作戰很激烈,蘇軍甚至專門為蛙人設計了水下手槍,這一黑科技直到今天還在使用。
有了這三位一體的保護,打擊一個大國的船廠是很難的,也是極為不明智的。在現代戰爭中,開戰之初是決勝的時刻,軍隊有更重要的目標去消滅。
三、現代戰爭,造船廠已不重要
20世紀90年代,戰爭的形態已經隨著“海灣戰爭”而徹底改變。可以說軍隊之間的“持久戰”時代已經結束,現代戰爭裡,強國能在一週內摧垮百萬大軍。
戰爭剛開始,雙方進攻的重點是軍事和政治單位,打擊目標以軍事-政治-生產這個順序排列。
敵國的首都肯定是第一順位攻擊目標,國家行政中樞是軍令所處,必須被摧毀。緊接著是軍隊的指揮中樞、資訊管理中心、雷達預警系統、防空陣地、交通樞紐,這些都是破壞的重點。在海灣戰爭和之後的戰爭裡,進攻方無不按照這個順序發起打擊,它對敵人的削弱比破壞生產設施更立竿見影。
在打擊完這些軍用設施後,發電站、鍊鋼廠、煉油廠、機械廠、造船廠、水廠等設施才會遭到打擊,以徹底癱瘓敵人的生產能力。這些設施很多關係著一個國家的經濟,等徹底破壞完這些戰略設施,國家戰爭機器的運轉就將癱瘓,甚至會對一個國家造成不可恢復的重創。
海灣戰爭所構建的新一套戰爭邏輯改變了世界,像二戰時那樣幾百架轟炸機轟炸敵人工業區的戰況可能永遠也不會出現了。哪怕是在大國之間的強強對抗裡,戰略導彈打擊也能重創敵國軍隊,戰爭初期的精確打擊就能消滅敵人的反抗能力。
如果已經消滅了敵人的海軍,那破壞造船廠將沒有意義,等它造出新軍艦下水,戰爭早已結束了。
文/商學野
參考資料:
1、《海灣戰爭中美國空軍對地攻擊回顧》,左衛強
2、《雷霆壓頂 美國海軍特混艦隊突襲法駐摩洛哥基地戰記》,俞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