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12月17日,萊特兄弟首次試飛成功一架真正的飛機,外界也將它稱為“飛行者一號”。從此人類開始了對天空無盡的探索,在增加了人類交通方式的同時,飛機也被逐漸用於戰爭。
但是,只要是機器都將面臨出現故障的問題。
飛機在天空翱翔飛得很高,一旦出現故障也意味著摔得重,往往機上人員都是九死一生。
然而這個時候就出現了一個十分矛盾的問題,如果飛機出事了飛行員是優先保護自己?還是保護飛機?還是保護人民生命財產不受損失呢?
1981年,前蘇聯飛行員尼古拉·科斯耶夫就遇到了人生中的一次艱難抉擇,當他所駕駛的戰機出現問題後,他選擇了跳傘最終導致戰機被毀,同時導致戰機砸向一所學校造成90人遇難。
這起事件由於社會影響極其惡劣,蘇聯一直試圖壓制其惡劣影響,直到90年代該事件的來龍去脈才慢慢出現在公眾視野裡。
當時科斯耶夫駕駛米格23正在圖拉市區上空執行一項任務,結果戰機突然出現了發動機執行異常的問題。對於科斯耶夫而言,自然知道這種單發戰機出現問題將會什麼樣的後果,一旦發動機出現停止執行的情況,那麼戰機將會瞬間失速開始墜落。
面對突如其來的故障,科斯特耶內心被恐懼所支配,他已經完全忘記了要如何去挽救這架戰機,可能他當時大腦一片空白,所以才會完全不顧當前空域下面竟然是市區人口最為密集的地方。
最終,科斯特耶並未向上級有任何請示的情況下,為了保住自己的生命選擇了跳傘。
一架重約20噸的戰機徑直砸向了地面,當人們聽到劇烈的響聲後,伴隨而來的是鋪天蓋地的哭喊聲,這架米格23墜機的地點剛好是一所學校,而戰機不幸砸中了教學樓。
戰機墜毀時油箱還有大量燃油,燃燒的大火很快誘發了一次大爆炸,據悉在這次墜機事件中導致90人遇難,同時爆炸物還造成不少人受傷。
而另一邊的科斯特耶夫順利跳傘後,全程目睹了所發生的一切,而這個時候他才想起自己是一名軍人,他曾在腦海裡回想如果自己不急於跳傘,而是努力挽救戰機,可能這一切都不會發生。
只不過,這一切都為時已晚。
墜機事件發生後,巨大的傷亡已經超出了墜機事件的關注度,人們對戰機事故所帶來的災難已經形成恐慌,那些失去親人的家庭幾乎完全處於崩潰狀態,如果蘇聯當局無法處理好此事將會引發尖銳社會問題。
鑑於影響太惡劣,哪怕科斯特耶夫還有傷在身還是被立馬採取了強制措施。調查顯示科斯特耶夫在戰機失控時的操作完全沒有按照程式進行。本來科斯特耶夫是有機會進行挽救的,但是在恐懼心理支配下他只想到瞭如何自己保命,最後導致悲劇發生。
最終,科斯特耶夫被送上了軍事法庭,而他所屬部隊的長官也遭受牽連被免職。而一同受到懲罰的還有負責戰機維修的一些後勤人員,而蘇聯空軍也透過此事加強了安全教育和重視飛行員的心理疏導工作。
雖然蘇聯的這次墜機事件已經成為了過去,但是墜機事件牽扯出來的一些問題至今仍具有討論的意義。
當科斯特耶夫被送上軍事法庭後,也出現了不少為他辯護的聲音。很多人認為飛行員是人也不是神,面對生死抉擇會害怕也很正常,同時培養一個飛行員的成本遠比一架戰機貴得多。
不過他面臨的問題更加複雜,他不僅導致了一架戰機墜毀,更是間接讓眾多無辜民眾喪生。
蘇聯軍方認為科斯特耶夫是一名經過專業培訓的飛行員,他更是一名軍人,當他穿上軍裝的那一刻就該明白自己的使命,更應該做好隨時為祖國為人民犧牲一切的準備。當他面對戰機失控的關鍵時刻,他更應該拿出軍人的勇氣和魄力,而不是貪生怕死跳傘置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於不顧。
每一次墜機事件的教訓都十分慘痛,所以必須總結教訓,避免類似的情況發生。
飛行員駕駛戰機保家衛國,保障他們的安全就十分重要。這就要求一定要做好戰機日常的養護維修工作,先從第一步杜絕戰機出現各種機械問題。
第二個就是要加強飛行員技能培訓的同時還得打磨其臨危不懼的意識,當出現突發事故時才能保持清醒的頭腦進行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