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國防部發言人的一番最新表態引發了外界的廣泛關注。
據媒體報道,美國國防部官方已經證實,未來將不再使用“大國競爭”一詞來形容中美關係,“戰略競爭”將是替代詞。
此訊息釋出的時間很值得玩味。因為馬上就是中美兩國第三次高層會晤舉辦的時間,在這個時間點宣佈替換具有明顯針對性意味的“大國競爭”一詞,改為更加委婉和兼具中性色彩的“戰略競爭”,是否意味著美國對中國的態度發生了一些變化?
從目前種種跡象來看,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從今年三月以來,基本上保持著每隔三四個月中美高層就進行一次會晤的頻率,而從會後的結果來看,面對中國一貫的明確態度,美國方面並沒有實質性改變其打壓中國的戰略,不管是在政治軍事還是經貿往來層面,美國都有不斷加碼的趨勢。
一個比較典型的細節是,就在本次中美高層會晤前幾天,美國兩艘核動力航母“里根”號和“卡爾文森”號、英國海軍航母“伊麗莎白女王”號和日本海上自衛隊準航母“伊勢”號等多艘大型軍艦聯合組成編隊,在沖繩海域進行了一次規模龐大的聯合軍事演練,再結合之前不久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建立的新安全聯盟,這種在高層會晤前大秀“肌肉”的行為,很難說沒有在亞太地區針對中國的意味。
而且在經貿層面的情況也不樂觀,在孟晚舟成功回國後,美國又啟動了大規模補貼使用者、要美國電信運營商拆掉中國華為、中興裝置的行動,還有美國政客想要推動將榮耀也納入制裁名單的行動,再加上美國最近債務違約風險陡增,美國方面還有強烈的暫停美國債務上限的衝動,如果其繼續瘋狂印錢放水,顯然會進一步將高通脹壓力傳導到中國。
同時,美國在中美兩國正常的文化學術交流合作方面也做出了諸多不利兩國關係發展的舉動。今年,已經有很多留學生因為美國的不公平政策被拒籤,甚至發生了僅僅因為手機中有幾張大學軍訓時的照片就被拒絕的荒唐事,凡此種種,都表明美國打壓中國的大方向依然沒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