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琳 閭斌 史雪琴 文圖
國慶假期,一部電影《長津湖》點燃了眾多國人的愛國情,那段充滿冰與血的歲月,讓無數人為之震撼。而對於沈明老人來說,那卻是她不願談及的回憶。
今年95歲高齡的沈明是那場戰爭的親歷者。“踏入朝鮮那一刻我就知道,到了戰場,就沒想過活著回家。”在三門峽市區老人家中,沈明老人身體還算康健,只是有些耳背。在家屬的幫助下,她向記者講述了那段過往的歲月。
1944年,沈明加入新四軍,當了一名通訊員。後因大量的傷員需要救治,她又轉做起了衛生員。抗美援朝時她為20軍60師的一員,從長津湖地區進入朝鮮最寒冷的山脈作戰。當地最低氣溫達到零下40攝氏度左右,很多戰士凍傷嚴重,所在隊伍基本上三分之一的減員,都是凍傷凍死。
作為軍中護理員,沈明一個人要照顧30多個傷員。為躲避飛來的炸彈,傷員們被分散在七八個山洞中,山洞間距達百米,沈明每天不停地穿梭於崇山峻嶺間,夜裡還要到每個山洞去巡視傷員。其間,沈明曾親眼目睹戰友黃幹事被敵人飛機機槍掃射而犧牲。
說起有名的長津湖戰役,沈明老人感慨地介紹說:“那是朝鮮戰場上最慘烈的戰役。天寒地凍,部隊沒有禦寒裝備,後勤運輸跟不上,當時槍就像磁鐵一樣粘手,有的戰士手上的皮都被粘掉了……”
1954年,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結束一週年之際,沈明獲得國家授予的抗美援朝獎章,1955年再次獲得國家授予的獨立自由獎章。1958年,為建設三門峽大壩,沈明又跟隨丈夫一起搬遷至三門峽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