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目前共有14個地級行政區(4個地級市、5個地區、5個自治州)和96個縣市區,以及32個建制市(包括4個地級市,自治區直轄、新疆兵團管理的11個“師市合一”縣級市,5個地區行署所在地縣級市,5個自治州府縣級市,7個普通縣級市)。新疆自治區的這96個縣市區(66個縣、13個市轄區、17個縣級市)和14個地級行政區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曾經更改過地名。那些曾經更改過的地名,對於年輕一輩的新疆人和從內地來新疆工作、定居、旅遊的人來說都很陌生。比如說起和豐、新平、孚遠、綏來、乾德、托克蘇、巴爾楚克、景化、鎮西、鞏哈、蒲犁、承化寺、喀拉沙爾、水定等地名,很多新疆人都是一頭霧水,不知所以然。因此,今天城鎮規劃君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新疆那些更改過的縣級及以上行政區劃地名。
一、解放前更改的新疆縣市地名
1、尉犁:建縣於1898年(光緒24年),建縣時縣名稱新平縣。尉犁在西漢時期是西域36國之一的尉犁國防所在地,古城在今焉耆回族自治縣的紫泥泉附近,叫哈喇噶爾滿,後被焉耆兼併。1913年(民國2年),清政府發現新平縣名和雲南省新平縣重名,確定復改古名尉犁縣,維文名稱為羅布諾爾或羅布淖爾,系蒙古語譯作“羅布湖”或“羅布泊”之意。
2、伊寧:建縣於1888年(光緒14年),建縣時縣名稱為寧遠,維文名稱為唔裡賈。1913年(民國2年),清政府發現湖南省已有寧遠縣,確定將寧遠改為伊寧,維文名稱仍用原名。
3、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原名稱為河南縣1939年(民國28年),建縣以伊犁河南岸原西遷來的錫伯營駐札地置河南縣。1944年(民國33年)清政府決定將河南縣改名為寧西縣。據1944年6月1日《新疆日報》對改縣名的理由作了如下解釋:“河南,縣名,系與‘河南’省名相重,若用‘河南’二字簡稱,即難以識縣或省,茲奉內政部令,業已改為寧西縣”。1954年3月25日建立了察布查爾錫伯族自治區,1955年2月5日改為錫伯自治縣。察布查爾錫伯語為“糧倉”之意,札庫齊牛錄是錫伯語第8鄉之意。
4、新和縣:原名托克蘇縣,建縣於1930年(民國9年)。托克蘇是維語,譯作“水足”之意。縣名以當地河名而取名。1941年(民國30年),將漢名托克蘇改為新和,取意“新疆永久和平”。1941年8月10日《新疆日報》對更改縣名作如下解釋:“本省托克蘇縣與托克遜縣單韻相符,所以往往將公文誤發,政府日前令飭民政廳另改縣名,以資分明。漢名已改,但維文仍繼續使用托克蘇縣名。
5、奇台:原名古城,建縣於1776年(乾隆41年)。原奇臺縣位於現在的老奇台鎮,1889年縣城從老奇台鎮遷址到古城,民國5年的郵政日戳曾使用過古城子日戳。奇台一名有多種說法,一說是契丹的音轉;一說是軍事七臺的音轉;又一說是城周圍40裡鑿井無水而稱奇台,確切含義,有待續考。奇台維文名稱為古城。
6、富蘊:原名可可托海縣,1916年(民國5年)由縣佐升格為可可托海縣,1941年(民國30年)漢名改稱為富蘊縣,縣治駐可可托海鎮,1959年縣治遷至庫額爾齊斯鎮,至今富蘊縣名和可可托海鎮兩地維文名稱都稱為可可托海,可可托海一說系哈薩克 語,譯作“綠色的河灣”,另一說是突厥語譯作“蘭色的灌木叢”之意。
7、布林津:原名布林津河,1914年(民國3年)置布林津河設治局,1919年(民國8年)升格為縣,縣名因河得名。布林津一名,語源和含義一說是蒙古語,譯作“蒼色之水,因河水大、水勢洶猛,兩岸森林密佈,呈蒼色而得名。另一說也是蒙古語,譯作“放公駱駝的人”之意。
8、巴楚:原名巴爾楚克。1903年(光緒29年)改稱巴楚縣,巴楚是巴爾楚克的簡稱。巴爾楚克據《西域同文志》解釋是突厥語:“楚克全有也、地饒水草故名”。該縣縣名是一縣二名,維語稱為瑪拉勒巴什,譯作“鹿頭”之意。傳說當地放過鹿頭而得名。
9、輪臺:1902年(光緒28年)建布吉爾縣。宣統年間改稱為輪臺縣,該縣縣名至今仍是民漢異名,維語稱為布古爾,《西域同文志》釋為:“臨陣奮勇前進之謂,舊於此禦敵,故名,隸屬焉耆府。輪臺一名是設縣時使用了漢代輪臺古地名。《史記》稱作“侖頭”。《突厥語大辭典》,釋為“賢、賢髒”之意。
二、解放後更改的新疆縣市和地區名稱
新疆解放後,在黨的民族政策光輝照耀下,對帶有民族歧視的地名,根據政務院1951年5月16日發出的《關於處理帶有歧視或侮辱少數民族性質的稱謂、地名、碑碣、匾聯的指示》精神,對新疆地名進行了專項調查清理,提出更改9個地名的更改方案並報請政務院內務部。1953年11月20日批准更改下列地名並指示:“專區名稱,採用專區駐地名稱較妥,迪化專區宜改烏魯木齊專區,阿山專區亦改為阿勒泰專區”。1954年2月1日省人民政府發出了更改9個縣、市和兩個專區名稱的通知,已更改和更正用字的地名有:
10、烏魯木齊市:原稱為迪化市,建城於1760年(乾隆28年),1763年修建新城時將烏魯木齊改稱為迪化,1945年(民國34年)正式置市。1949年建立迪化專區。迪化一名含有啟迪教化和歧視勞動人民的含義,1953年11月20日政務院批推將迪化市改為烏魯木齊市。其實早在民國9年就已使用迪化和烏魯木齊兩個地名。烏魯木齊語源是蒙語譯作“優美的牧場”。
11、迪化專區改為烏魯木齊專區。這個更名原因跟迪化市更名為烏魯木齊市是一樣的。
12、迪化縣改為烏魯木齊縣。這個更名原因跟迪化市更名為烏魯木齊市是一樣的。
13、米泉:原名乾德,1928年(民國17年)從迪化分出設縣,乾德一名是當時統治者楊增新為紀念其子楊應乾,下令將該縣縣名改為乾德,有“承天之德而後生”的含義。解放後根據有關政策,經調查研究,鑑於當地泉水多,盛產大米,確定改為乾德,有“承天之德而後生”的含義。確定改為米泉,政務院1953年11月批准更改地名。
14、吉木薩爾:原名孚遠,建縣於1902年(光緒28年)。孚遠一名是封建統治者誇耀自己武力征服嚇唬百姓的歪名。1953年更改地名時考慮到歷史地名的延續,吉木與早期的金蒲相近,確定改名為吉木薩爾,政務院批准了這一地名。
15、瑪納斯:原名綏來,建縣於1778年(乾隆43年),綏來二字含有安撫柔懷、宣楊封建王朝功德之意。瑪納斯一名以當地河名而取名,瑪納斯一名據《西域水道記》載釋,瑪納斯系蒙古語“巡邏者”的意思,據傳瑪納斯河邊常有人巡邏,之後人們把河名也稱為瑪納斯。瑪納斯一名和柯爾克孜族的專篇詩詞《瑪納斯》儘管漢文用字相同,但含義完全不同。其實早在1920年(民國9年)就已經使用瑪納斯這一地名。
16、呼圖壁:原名景化縣,建縣於1903年(光緒29年),呼圖壁一名因當地河名而取名,1918年曾改稱為呼圖壁縣,民國17年郵戳已使用呼圖壁地名了,1953年更改時延用歷史地名。呼圖壁一名語源和含義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是蒙古語,另一種說是滿語,譯意都說是鬼多的地方,但缺乏史實依據,有待續考。
17、阿勒泰市:原名承化寺,專區名稱阿山,1919年(民國2年)設阿山道駐承化寺,1921年(民國10年)設定承化縣,1953年11月經政務院批准將承化縣改為阿泰縣,1954年2月省政府發出更正通知:“前改縣名發音用字均不恰當,阿泰縣應更正為阿勒泰縣”,1984年撤縣改市。
18、阿勒泰專區:原名阿山專區,駐承化,1953年11月政務院批准,改為阿泰專區,1954年2月省人民政府發出通知,將阿泰專區改為阿勒泰專區。
19、巴里坤:原名鎮西,1773年(乾隆38年)清政府設鎮西府,1913年(民國2年)鎮西直隸廳改鎮西縣。鎮西一名有“鎮壓服從、征服藩屬”含意,1953年11月政務院批准將鎮西縣改為巴里坤縣,1954年9月成立巴里坤哈薩克族自治區,1955年2月改為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巴里坤系蒙古語,蒙語稱巴爾庫勒,諧音形成為縣名。
20、尼勒克:原名鞏哈,1939年(民國28年)由設治局改縣,鞏哈一名是當時新疆統治者盛世才的民族岐視政策定名為鞏哈。1953年11月政務院批准改為倪利克縣,1954年2月省政府發出更正通知,原改縣名用字發音均不恰當,倪利克應改為尼勒克。尼勒克一名系蒙古語,譯作“嬰兒”之意。
三、1954年推行民族區域自治和1959年漢字簡化時更改的新疆縣名和更正用字的縣名
21、焉耆:維文名稱叫喀拉沙爾,譯意“黑城”之意。焉耆是西漢時期的焉耆國所在地。1882年(光緒8年)曾設定喀拉沙爾直隸廳,1889年直隸廳升格為府,並將喀拉沙爾改稱焉耆,1913年(民國2年)改為焉耆縣。1954年3月15日成立焉耆回族自治區,1955年2月改為焉耆回族自治縣,1954年6月成立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區(專區級),首府駐焉耆縣,1978年新疆地名普查時,決定將維文縣名喀拉沙爾廢止,統稱焉耆,達到維、漢名完全一致,通稱為焉耆。
22、塔什庫爾幹:原名蒲犁縣,1913年(民國2年)蒲犁分防廳改為蒲犁縣,隸富喀什專區。1954年9月17日成立塔什庫爾幹塔吉克族自治區,1955年2月改為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塔什庫爾干係塔吉克語“石頭城堡”之意,因當有一石頭城而得名。
23、和布克賽爾:原名和豐,1942年(民國31年)由設治局升格為和豐縣。1954年建立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區時,縣人代會上對縣名進行了討論,依照當地蒙古族習慣稱呼,將和豐縣改稱為和布克賽爾。和布克賽爾蒙古語譯意“黃褐色的鹿”。但是如今很多當地人在口頭上仍在繼續使用“和豐”地名來代指和布克賽爾縣城。
24、木壘哈薩克自治縣:原名木壘河縣,1920年(民國9年)從奇臺縣分出設木壘河縣,1954年7月建立木壘哈薩克族自治區,1955年2月改為木壘哈薩克自治縣,自治縣成立時決定取名為木壘縣。
25、若羌:原名婼羌,1920年(民國28年)由恰克裡克縣承升格為婼羌縣,婼羌一名,據《御覽》一書載稱:“婼是部落名稱,羌是族名,婼羌來源於古代羌人居住的部落住地而得名”。婼羌維吾爾文名稱作恰克裡克或卡克里克,語源和含義:一說是波斯語,譯作四口井的意思,另一說是寄厥語,“紡線車”之意。1959年漢字簡化時,依自治區人委327號通知,將婼羌縣的婼字改稱為若字。
26、和靜:原名和靖,1941年(民國30年),由設治局升格為和靖縣,和靖是原厄魯特蒙古南路舊土爾扈特部落住地。乾隆帝曾賜封渥巴錫為:“忠誠的舊土爾扈特部英勇之王”的稱號,1959年漢字簡化時,依據自治區人委327號通知,將和靖的“靖”字改稱為“靜”字,同時廢止縣所在地舊名和通蘇木一名。
27、和田:原名為和闐,1883年(光緒9年)設直隸州,1913年(民國2年)將和闐直隸州改為和闐縣。1959年漢字簡化時依自治區人委327號通知,將和闐的“闐”字,改為田字。
28、于田:原名于闐,建縣於1882年(光緒8年),1959年漢字簡化時,依自治區人委327號通知,將於闐的闐字改為田字。于田縣維文名稱為克里雅,以當地克里雅河名而取名。
29、霍城和綏定原為兩縣,1965年綏定縣改名為水定縣,1966年水定縣與霍城縣兩縣合為一縣,縣址設在水定鎮,縣名定為霍城。
二、21世紀後更改的新疆縣市和地區名稱
30、米東:2007年06月30日,經國務院批准,新疆撤銷昌吉回族自治州米泉市和烏魯木齊市東山區,合併設立烏魯木齊市米東區,以原昌吉州米泉市和烏魯木齊市東山區的行政區域為米東區的行政區域。2007年08月1日,米東區正式掛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