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一個地方,在地理位置上它和廈門唇齒相依,但臺灣人說這裡是福建金門,福建人說這裡是臺灣金門。
實際上,金門是一座島,與廈門市距離約10公里,面積151.65平方公里,人口約10.54萬。就是這麼一座小島,是廈港的咽喉之地,也是閩南的屏障,東望臺灣,西對廈門。多少年的戰爭硝煙散去,金門至今猶存多處與民族英雄鄭成功有關的史蹟。
有人說,只有到了金門,才開始瞭解“閩南”。建築、文化無一不透露出濃濃的古早味。而就在金門島上,有一處遊客必訪的景點——水頭聚落。
聽名字是不是覺得很怪?
水頭又名金水,位於金城鎮的西南角。這是一個以黃姓為主的多姓聚落,距今已經有700多年的歷史了,非常古老。又因為臨近水頭碼頭,早期的金水是金門與廈門之間的交通要津。
之所以說水頭聚落必打卡,是因為水頭在過去是相當富有的聚落。水頭的村民除了以農業、漁業作為生計外,還有很多從事走船經商的工作。
財富的積累,一方面使得村民們有實力去建設自己的聚落,另一方面在外見過世面的他們,也把異國風情帶回了水頭。直到今天,水頭聚落裡滿是美輪美奐的傳統古厝,與歐式風格的洋樓。兩種建築風格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並且互相襯托,真正看得人歎為觀止。
這裡也是金門保留最完善的傳統大聚落,就像是歷史建築的一場開放展覽。
在村內隨意走一走,每一處建築都十分細膩,如同一幅幅賞心悅目的裝飾畫。穿行在街巷裡,時光都彷彿靜止了。
步入水頭聚落的第一站,是金水國小。
因為水頭聚落的黃氏家族特別重視教育,而隨著聚落的學生越來越多,原先作為講堂的家廟場地已經不夠。黃氏家族於是提議修建學校,由水頭的鄉僑們共同出資,1932年興建了金水國小。
學校面積不大,只有600多平,整體是仿造傳統書院的形式,採用了回字形平面格局。在當時來說,金水國小是臺灣島最新、規模最大的洋樓小學。
一眼看過去,歐式的建築充滿了典雅之美,山牆上還裝飾有精美的雕刻。若是不說,估計很少有人能猜到這竟然是一所學校吧。
金水國小是許多老金門人的母校。可惜,1986年金水國小因為生源不足停辦,後來還給了黃家。2003年,金水國小被定為金門縣歷史建築,目前隸屬金門國家公園管轄。
遠遠能看到一座聳立的洋樓,在一片閩南式建築群中格外搶眼,這是得月樓。
俗話說,近水樓臺先得月,這就是得月樓的名字由來。
得月樓是黃氏家族中的黃輝煌致富後,於1931年委託福建南安匠師陳南安承建。你決計想不到,名字如此優雅的一座建築,其實是用來防禦的槍樓。
得月樓高11.26公尺,牆厚40公分。內部分為地下一層、地上四層,共五層空間。地上的四層,主體結構使用杉木搭建而成,外面再鋪磚。當時得月樓落成後,是水頭最高的建築,在整個聚落都很矚目。
為了警戒和防禦盜匪,得月樓設計了很多防禦工事。仔細看,四面的外壁上都有鐵鑄的槍架;三樓、四樓的四個面都有架槍瞄準的圓形槍眼;屋頂設有垛口,可供火槍防禦使用。在洋樓華麗的外表之下,真可謂是武裝到了牙齒。
另外,得月樓裡還有一條逃生密道。
除了這兩座建築,聚落裡的其他建築也很好看。
比如這座洋樓,典型歐式的對稱風,中間掛著“紫雲衍派”的牌匾。
所謂紫雲衍派,是指居住在福建,尤其是潮汕地區的黃姓人,他們大部分屬於莆陽派、禾坪派和紫雲派後裔。紫雲派的始祖是黃守恭。
這三個派系是黃氏姓中的三個星座,是閩粵黃氏,也是潮汕黃氏的主流。
這片就是閩南風格。閩南民居慣常使用紅磚紅瓦,他們稱為“紅料”。
碧空之下,紅磚砌牆的古厝,彷彿渾然天成,沒有絲毫違和感。你只覺自己彷彿穿越到了某些古早時光。
有些民居還能走入內部參觀。透過保留下來的傢俱,能想象到當時金門人的生活。
看這一大家子的聚餐,玻璃櫃裡的每道菜都顯得格外誘人。想必這是個極為富裕的人家,才能吃得上這些美味。
每一座民居、每一件傢俱,背後都藏著故事。
偶爾走著走著,也會被一點額外的設計小心思打動。水池旁的小獅子,手捧元寶,有點可愛。
走遍村子,你能發現閩南文化被近乎完美地被保留在這裡,供後人追尋。
而現如今,這樣的聚落即使放眼整個國內,也很難再找到一個與之相媲美,不管是建築、人文,都值得你去慢慢品味。
人說建築是凝固的歷史。在水頭聚落,確實如此。若你親自來過一次,便會懂了。
旅遊攻略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金門縣金城鎮前水頭村
交通參考:至金城車站搭7路公車或A線觀光公車前往,在水頭站下車
開放時間:24小時
門票:免費
我是琰稜
帶著有趣的靈魂
我一直走在路上
旅行|攝影|寫作|分享
青雲計劃月度優質賬號、百家榜創作者、CFP/攜程簽約攝影師、知名旅遊博主、優質旅遊領域創作者、微博簽約自媒體、微博旅行影片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