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笑雪育兒思考
前幾天看到衛健委印發通知,要求“加強兒童微量元素檢測監督執法工作,不得將微量元素檢測作為體檢等普查專案;非診斷治療需要不得針對兒童開展微量元素檢測。”
看到微量元素幾個字,我回想起我曾經帶孩子去診所看病時,當時兒科醫生也要求我們做過這項檢查,當時檢測結果出來,醫生還說我娃缺鋅、缺鈣等,開了一堆藥讓補鋅補鈣。
現在看到衛健委這份通知,我就想把這個問題弄明白,到底兒童微量元素檢測能查什麼?為何國家叫停這項檢查專案呢?我們帶孩子做這項檢測,到底是不是花的冤枉錢?
測兒童微量元素,從“不宜”到“不得”
2013年,當時還叫“國家衛生計生委”就釋出過一則檔案——《關於規範兒童微量元素臨床檢測的通知》,在通知裡明確了“不宜將微量元素檢測作為體檢等普查專案”的規定。
而這一次,衛健委直接將“不宜”改成“不得”,可見國家想杜絕這項檢查的決心有多大。這是不是也說明了,這項兒童檢查確實沒有必要做呢?
何為兒童微量元素檢測?
百度百科是這麼定義微量元素的——
其中,我們最常聽說的“鐵、碘、鋅等”屬於必需微量元素,就像缺鐵是導致貧血最主要的原因之一,缺乏碘可引起地方性甲狀腺腫、克汀病等,缺鋅可能會導致厭食症、口腔潰瘍、夜盲症等,缺銅孩子面板會比較粗糙、頭髮偏黃等。
微量元素檢測,則是指透過技術手段來檢測血液、毛髮、尿液中人體內含量很低的元素,例如鐵、矽、鋅、銅、碘等,從而判斷身體是否缺少這些微量元素。
聽上去似乎對人體並無傷害,還能幫助我們知道孩子是不是缺乏微量元素,可是國家衛健委為什麼要叫停這項檢查呢?我查閱了許多資料,找到了一些原因。
叫停兒童微量元素檢測,有這幾個原因
原因1:檢測方式和檢測結果不夠科學。
微量元素在人體中存在極少,通常是指低於人體體重0.01%的礦物質,而檢測微量元素一般是透過採末梢血、取部分頭髮來檢測,專家稱,這種檢測方式和檢測結果都不科學。
由於人體微量元素更多存在於細胞、組織中,所以血液檢測的作用微乎其微,也就是說,它無法反應孩子體內微量元素在全身的分佈情況;而頭髮暴露在外,受外界因素影響更大,所以也無法證實兒童體內微量元素的存在。
原因2:目前國際上兒童微量元素的檢查沒有準確、統一的標準。
目前國際上對微量元素的檢測也並沒有準確、統一的標準,專家建議,孩子生長髮育正常,沒有必要進行微量元素檢測,如果生長髮育過快或者過慢,應該有醫生來診斷,根據原因及時調整孩子飲食、運動、睡眠等。而且生長異常也不見得就是微量元素缺乏導致的。
原因3:檢測結果的可靠性有限。
南京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婦幼營養學教授汪之頊稱,”不同元素所取的樣本不同,使用的儀器和測定引數也不同,有些使用原子吸收法,有些則需要使用質譜法。採集末梢血時,沒有完全蒸發的消毒酒精、擠壓手指帶來的組織液,都會造成微量末梢血的稀釋,造成測量偏差。“(2021年9月7日《健康報》)
汪教授還說,即便儀器使用和方法正確,這些指標的數字對評價營養也沒有太大價值。
所以,家長們別再花冤枉錢去做微量元素檢測了,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兒科副主任劉婕在電話採訪中表示,“只要孩子在正常家庭的撫育下,正常吃母乳或者配方奶,正常新增輔食,一兩歲後正常飲食的情況下,做到飲食多樣化、合理搭配,理論上孩子體內各種微量元素都不會特別缺乏的。因為微量元素的含量是極低的,只要保持正常飲食,基本都能從飲食中攝取到。”
所以,在孩子正常發育情況下,完全沒有必要做微量元素檢測。現在,你瞭解清楚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