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 是 自 駕 地 理 的 第 386 篇 原 創 主 文-
當我們攤開中國的地勢圖,將視野聚焦在兩廣丘陵與江南丘陵之間的一處黃褐、翠綠相間之地時,我們的視線會在頃刻間被它所吸引。
這個地方的山嶺連綿但有所斷續,卻並不妨礙其山脈之稱,它便是,南嶺山脈。
01、南嶺山脈
說起南嶺山脈,用鍾靈毓秀、瓊林玉樹來形容並不為過,但若論起這條山脈存在的意義,我們可能會躊躇許久也答不上來。
事實上,它意義重大,它是南亞熱帶與中亞熱帶的分界線,也是兩廣丘陵與江南丘陵的分界線,更是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的分界線。
南嶺山脈各分界線示意圖(因為廣東位於南亞熱帶,又有南嶺山脈擋住大部分寒潮,所以其實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冬天),製圖@《中國自駕地理》
南嶺山脈走向為西-東,橫跨廣西、湖南、廣東、江西四省,主要山嶺包括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五嶺,長約1000公里,寬約200公里。
但你知道嗎?南嶺山脈的五嶺並不僅僅只是名稱,它們也都具有分水嶺的特徵,如那騎田嶺是耒(lěi)水與武水的分水嶺,大庾嶺是湞水與章水的分水嶺。
它並不像有北嶺之稱的秦嶺一樣綿延不絕,也沒有直接分割南北地域的能力,但它也有媲美秦嶺的地方,那便是人文。
五嶺,這個名字在我們第一眼的印象中是五座山嶺的意思,如果我告訴你,這不是它們原本的意思,你會不會感到驚訝?
五嶺舊稱為五領,是五座軍事要塞領地的意思,始於秦漢時期建立的軍事戰略要塞。“大庾領一也,桂陽騎田領二也,九貞都龐領三也,臨賀萌渚領四也,始安越城領五也。”(出自:《漢書·張耳傳》中作“五領”,顏師古注引鄧德明《南康記》)
既然是軍事要塞,這周圍也定然有我們所感興趣的古道,假若沒有道路,那些軍用物資也運送不到要塞之中,而如此推論下來的話,南嶺山脈這裡至少有五條古道,並且這些古道定是沿著五嶺而行。
若是直接說古道的名字,大多數朋友可能不太瞭解這些古道,那我們就稍微花點時間,初步瞭解一下這些古道。
越城嶺的湘桂古道是古時湖南與廣西的陸路商道,旁邊都龐嶺的瀟賀古道是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的連通要道,而那萌渚嶺的桂嶺古道其實是瀟賀古道的東線。
騎田嶺的湘粵古道主要作用是湖南-廣東的商道、鹽道,大庾嶺的梅嶺古道因沿途梅樹眾多而得名,亦是人口遷徙要道。
在這五條古道中,有一條古道形成的時間比較早,在古時是販賣私鹽的主要通道之一,也是今天我們所要深入瞭解的古道——湘粵古道。
02、湘粵古道
在秦朝開闢湘桂古道之前,湘粵古道其實早已存在許久,只不過那時對古道的開發並沒有透過官府,而是民間自發探索,探索時間為春秋戰國時期前後,其主要作用是湘粵兩地的人文交流。
在秦漢時期,這條古道才正式成為官道,但到了唐宋時期,政治經濟中心的東移使得古道作用下降,這時的古道也因路線調整而多出了幾條支線。
當時間來到明清時期,商品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這條古道成為了當時廣東至湖南乃至北京的商業要道,而讓這條古道徹底定型的原因其實還是從販賣私鹽開始。
食鹽這種調味品,作為歷朝歷代國家戰略儲備物資,向來都是由國家直接掌控、售賣,民間私人運送、販賣食鹽的情況叫販私鹽,屬於違法行為(即使到了今天,民間私制販食鹽依然是違法行為)。
然而那個時候的湖南並不產鹽,鹽也都是從江淮地區運入,但湘南地區道路崎嶇,物資運送多有不便,朝廷也允許湘南從廣東進鹽。
只是由於劃分的食鹽銷售區域並不合理,銷售區域外的民眾往往購買不到,於是,私挑粵鹽入湘的情況發生了。
但湘南與廣東之間橫亙著南嶺山脈,想要入粵挑鹽,則必須翻山越嶺,年輕力壯或許不懼,但挑久了也得不償失,這時,被人們忽略許久的湘粵古道重新回到了人們的面前,而這也是湘粵古道的定型時期。
起初這條古道只是被人們當作挑私鹽的秘密通道,後來走的人多了,道路也成了尋常路,茶葉、香料、絲綢、工藝品也經由此道,運往廣州珠江口,那裡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個港口。
曾經一些文人墨客也在這條古道上留下了痕跡,如杜甫、韓愈,乃至喜歡到處旅遊的徐霞客,就連那“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荔枝也是透過這條古道,再沿著水路,送到了楊貴妃的面前。
不過,這條古道所起到的作用可並不僅僅只有這些,它雖是經商、挑貨的通道,但也是打通了湘粵兩地人文交流的通道,即使到了今天,我們依然可以從這條古道上看到滿滿的、過去的印記。
03、騾跡之路
騾子、馬匹的腳印是這條古道上最常見的腳印,也是最具歷史的印記。
雖然有不少的道路被現代水泥所覆蓋,但也有一些地方至今保留著一段段青石板路,在宜章的沙坪裡、野石鋪等地,一些青石板路至今儲存完好,路面上的騾子、馬匹腳印及獨輪車的印記依舊清晰可見。
古道上頻繁的交流促進了文化的融合,漢族、瑤族等民族在這裡匯聚,漢語、瑤語等語言在道上常常交匯,抬眼遠遠一看,還能看到依山傍水的瑤族民居。
湘粵古道的第一站是郴州,而郴州在這古道上有什麼特別之處呢?“船到郴州止,馬到郴州死。”這句話也許是對郴州最好的詮釋。
古時坐船南下最遠只能抵達郴州,而想要繼續南下,就必須換陸路走湘粵古道,那些挑著貨物來到郴州的騾子、馬匹往往會在這裡累死。
順著郴州、沿著騎田嶺,就會來到古道上另一個重要的地點——宜章,商旅基本會在這裡進行修整,從這裡朝西南行進,會抵達連州,朝東南行進,過坪石,則是樂昌。
當我們隨著古道往連州前進,沿途能看到不少的村落,而這些村落往往與我們印象中的不同,會更加的古老,更具歷史文化底蘊,而這些村落都有一個統一的叫法——古村落。
樂昌是湘粵古道主線的終點站,亦是文化交融的典型代表,在這裡你能聽到包括粵語在內,客家話、蓮塘話、勉語等十數種方言,那時的商旅,若是一時興起,可能會讓商隊轉向五六十里地外的仁化,只因那裡有被詩人們歌頌的丹霞山。
提及丹霞山,沒去過的人可能只知道在韶關,但再精確一點的話,其實是在韶關的仁化縣,而丹霞山也是“丹霞地貌”的起源,不妨花點時間,來這裡看一看。
層巒疊嶂的南嶺,有著古老蒼翠的林木點綴,恰如望不見盡頭的綠色天空。
蜿蜒盤繞的古道,有著紛來沓至的鹽客旅人,恰如溯不見源頭的多彩河江。
雖然今天只著重提及了湘粵古道,但是我們接下來將會針對這些古道進行一場探路之旅,並以此做出最具體驗的路書,敬請期待!
來源/公號:中國自駕地理
想了解更多自駕資訊,歡迎關注公眾號:自駕地理,對話方塊回覆“入群”進入自駕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