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苦的自然環境、中原文明和邊緣文明長期融合,原始羌人、藏、蒙、回、土、撒拉等民族的持續傳承、農耕文化和遊牧文化千年共生,給青海人的基因裡注入了粗獷豪爽、淳樸豁達和熱情奔放的因子,進而也逐漸塑造了別具特色的青海文化,本文從民族、宗教、飲食、習俗四個方面給大家做個介紹。
多彩的民俗文化
大雜居、小聚居的民族分佈。高寒偏遠的地域屬性、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的拼接結構,造就了青海少數民族眾多的實事。從第七次人口普查資料,青海省592萬人口中,除299萬漢族人口分佈於全省各地外,還有藏、回、蒙古、土、撤拉、蒙古等 42個少數民族,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5個單民族常住人口均超過10萬世居少數民族,其中土族和撒拉族為青海所獨有。全省有6個自治州、7個自治縣和28個民族鄉,區域自治地方的少數民族人口占到全省少數民族人口總數的8成以上,少數民族聚居區佔全省總面積的98%。
多種宗教信仰並存。多民族相雜、各種風情相融的背景,也使得本地宗教文化也更具包容性。在青海大地上,佛教、伊斯蘭教、道教、基督教和天主教五大宗教均有傳播,全省有信教群眾200多萬人,共有宗教活動場所2100多座(所)。在青海,藏傳佛教和伊斯蘭教在信教群眾中有著廣泛深刻的影響,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和蒙古族等幾個世居民族,幾乎是全民信教。
世居的藏族同胞
世居的蒙古族同胞
世居的土族同胞
世居的撒拉族同胞
別具特色的飲食文化。由於高寒的自然氣候,青海長期以來大多以放牛牧羊和地產的農業為主,在本地的飲食中,各種做法的牛羊肉、各種花式的麵食和自認純真的鮮、酸牛奶,構成了多數青海人的主要食譜,同時本地的青稞酒十分盛行,形成了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大盤吃麵的飲食文化。青海老八盤、燒烤牛羊肉、面片、麵條、抓面、孔鍋(一種青海特色的烤麵包)、花捲、麥仁、牛羊下水等美食在青海各地隨處可見,青海老八盤是河湟地區的飲食代表。隨著近些年人口流動和人文交流加強,全國各大菜系、各式菜餚均在青海可以吃到。因為多民族共處,青海飲食中有兩種餐食有明顯區分,一種是大眾餐,主要是供漢族人或沒有飲食禁忌的人食用,什麼食材和口味的都有,又稱漢餐;另一種是清真餐,食材中一般都有牛羊肉,主要是回族、撒拉族等穆斯林同胞食用。
青海老八盤
青海尕面片
手抓羊肉
特色麵餅
青海酸奶
淳淳青稞酒
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青海花兒是比較有特色的地方戲曲,多以夏天戶外聚集頌唱。鍋莊舞是一種藏族舞蹈,是青海本地人比較喜愛的一種舞蹈,類似於廣場舞,有很多人聚集在一起隨著曲調節奏,歡快跳躍。在青海,春節表演社火、踩高蹺的傳統文化得到了保留和傳承,現在每年春節很多地方都有表演。
牧區裡的賽馬會
熱鬧社火過大年
總體來說,青海人基本形成了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大盤吃麵、閒暇時光載歌載舞的高原文化,同時還有諸如賽馬會、古爾邦節、射箭比賽、摔跤、民族婚禮等很多少數民族所特有的文化習俗也得到了很好的傳承和發揚。
本期就分享這些,歡迎大家留言交流。下期我們分享青海的自然生態景觀,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