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1年,在北京生活多年的英國人韋德,向英國政府提交了一份報告。這份報告的主要內容是介紹晚清中國人吸食鴉片的情況。韋德的報告可以用觸目驚心一詞來形容,比如他寫道:
“中國人吸食鴉片,無異於英國人酗酒,都極具危害性。鴉片不僅使人散盡家財,還沒有根治的法子。每個鴉片吸食者的道德品行和身體素質,都在持續性下降。不過,鴉片的危害甚於酒精,因為沒有證據表明,酗酒會令人臭名昭著。”
韋德還是小看了當時的中國人,晚清時期整個中國從權貴階層到底層貧困老百姓,無一不在吸食鴉片。有人可能會疑問,鴉片不是很昂貴嗎?怎麼貧寒老百姓都吸食的起?這一切都要拜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所賜。
清廷為了獲得更高的稅收,竟然提倡大家種植鴉片,“種植罌粟花,取漿熬煙,其利十倍於種稻。”一時間,國產鴉片大行其道,價格一降再降。自此,連普通老百姓也能吸食鴉片了。
晚清時期,吸食鴉片儼然已經成為人們之間的交際方式,大家變著花樣吸食。在煙館裡、在家中、在旅館裡等,到處都能看到吸食鴉片的民眾。筆者查閱資料發現,在所有吸食鴉片中,李鴻章可能算是最厲害的,他吸食鴉片的排場可謂“登峰造極”。
中日《馬關條約》簽訂後,李鴻章被擱置。1896年5月,俄國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將舉行加冕典禮,慈禧太后派出李鴻章率領代表團前去祝賀。在俄國期間,李鴻章讓前來接待他的人感嘆從來沒有看過一個人如此吸食鴉片。
為了以示尊重,尼古拉二世派出總理大臣謝爾蓋·尤利耶維奇·維特全程接待李鴻章。李鴻章在酒店下榻後,一場讓俄國人目瞪口呆的一幕出現了。維特在當天的日記中寫道:
“用過茶點,我問李鴻章是否要需要吸菸?他於是喊了一聲,聲音沙啞,有點像馬的嘶叫。立時就有兩個中國侍者從隔壁房間飛奔而出,一人拿著一根長長的菸袋,一人託著一個托盤,上面放著火種和菸草(其實是鴉片)。從吸菸開始到結束,整個過程,李鴻章除了嘴一張一合和胸脯一起一伏之外,包括雙手在內的全身始終是不動的。”
鴉片如毒品一樣,一旦吸食就很難戒掉,最後骨瘦如柴,“癮至,其人涕淚交橫,手足委頓不能舉,即白刃加於前,豹虎逼於後,亦唯俯首受死,不能稍為運動也。故久食鴉片者,肩聳項縮,顏色枯羸,奄奄若病夫初起。”另外,稍微對李鴻章生平有所瞭解的人,都知道李鴻章在晚清的身份地位,他吸食鴉片的排場如此之大,清朝豈能不滅亡?
參考資料:《晚清中國人吸食鴉片研究》、《鴉片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