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去年雙十一前,樓主受朋友之託,幫其瞭解雷鳥電視。在做足了功課之後,順便將蒐集到的資料整理成文,於是有了上面大家看到的這張表格 ▲
彼時的樓主對雷鳥電視知之甚少,但在不斷的深入瞭解之中,我發現這個品牌的電視在硬體方面的配置非常紮實,甚至可以說是強悍。再結合其售價,妥妥的屬於高性價比產品。
不過再好看的引數,也都只是賬面資料。後面好幾次有朋友讓樓主推薦電視,我都只是丟擲雷鳥這個品牌,讓其多一個選項,並不敢貿然為其背書——畢竟沒有體驗過真機,是真不敢拍胸脯說好。
在 9月初的時候,雷鳥釋出了新品鶴5系 S545C。新品包含三個尺寸,從小到大分別為 55寸、65寸和 75寸。從尺寸的劃分不難看出,這款新品應該定位中高階。
在心心念唸了整整一年之後,樓主也終於有幸拿到了這臺新品。尺寸方面,我選擇了 65寸,掛在臥室使用,主要給老婆刷劇,讓她戒掉整天捧著 iPad刷劇的習慣——樓主曾經無數次問老婆為什麼不開電視,明明看電視姿勢要更舒服,而且還能解放雙手。
最終我得到的答案竟然是家裡的舊電視色彩太差…
這一次,換上了一臺 DCI-P3色域高達 94%的新品,總該可以戒掉她的不良習慣了吧?沒錯,我做到了——準確說,是雷鳥做到了 ▲
使用體驗:
機器入手時間不長,才一週左右。其實要寫電視機的評測文章,樓主感覺壓力還挺大的,總覺得有很多話要說,但大部分都屬於主觀的感受,很難將其量化來說清楚;多展示一下產品吧,這玩意兒拍攝角度還非常單一,看多了自己都覺得無趣;講解引數?那未免也太枯燥無聊了。
思來想去,我覺得還是以這臺雷鳥 S545C新品的引數為例,以關鍵詞的形式來解讀一下電視機選購中幾個重要引數的實際意義。透過這樣的解讀,一方面可以讓大家瞭解這臺雷鳥新品屬於什麼檔次的產品,定位究竟如何;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大家快速掌握電視選購的技巧。
在正式開始分析引數之前,先問大家一個問題:現在選購電視,你最看重的是什麼?
是大尺寸為王,還是高解析度優先,或者 OLED至上?在面對諸多的技術引數時,你會首先留意亮度,還是介面,再或者是重新整理率抑或色彩?
下面我們一條條來看。
1、棋盤式分割槽背光
LCD電視的背光方式有“直下式”和“側入式”兩種。一般來說,側入式多用於低端產品;而直下式則多用於中高階型號。
這款雷鳥 S545C全系採用“棋盤式分割槽背光”,本質上屬於直下式背光,一般只用於高階型號的電視上。在雷鳥之前,棋盤式分割槽背光技術基本只出現於萬元級產品上——最典型的比如索尼、三星、LG的高階機型。
棋盤式分割槽背光的實現方式是將一整塊的背光燈珠透過驅動分隔成多個小塊。因為隔開後的背光板像圍棋棋盤一樣,所以取名為“棋盤式背光”。在該方案下,畫面上該亮的地方亮,不該亮的地方保持黑暗,不會受到隔壁燈珠亮度的影響,可以更精準地控制畫面不同區域的亮度,實現更高的畫面對比度和更好的HDR效果。
按照這個思路,將“棋盤”無限分割,小到單個畫素點的尺寸,其實就是目前售價依舊居高不下的 OLED面板的技術原理了。所以不誇張地說,棋盤式分割槽背光可以理解成是低配版的OLED。分割槽越多,效果越好。
雷鳥這次釋出的 S545C鶴系列三個尺寸的電視,分別將背光板分割成了 80塊、90塊和 120塊 ▲
以樓主手裡的這臺 65寸電視為例,其長款尺寸為 1450×825mm; 90塊分割槽(86寸的紅米也只有 90個分割槽)的分佈方式為“橫十豎九”——也就是分成了 10*9的小塊,那麼每一塊獨立控光區域的尺寸約為 145*91.7mm大小,與一臺 iPhone12接近。這樣的分割槽控光還是非常精細的。
2、HDR高動態範圍
這是一個快被廠商用爛了的詞語,我們幾乎可以在所有電視的詳情頁看到相關介紹。翻譯成“人話”來說,大概可以理解成:擁有該技術的電視看起來色彩更加豔麗,並且明暗對比更加明顯。
顯然,這項技術對於觀影體驗的提升是巨大的。
但 HDR高動態範圍其實是有“准入門檻”的。其中最基礎的兩項就是螢幕的“峰值亮度”和“DCI-P3色域”——按照標準定義,峰值亮度不得低於 1000nit;DCI-P3色域不得低於 90%。
但實際上能達到 1000nit峰值亮度的機器售價動輒上萬,所以我們一般在選購中會將這個標準降低到 600nit。通常認為電視面板擁有 600nit以上峰值亮度,就能初步獲得 HDR效果。
搞清楚以上背景之後我們再來看這臺雷鳥 S545C的引數:750nit峰值亮度,以及 94% DCI-P3電影機超廣色域,每一項都屬於中高階水準,也初步滿足了 HDR高動態範圍的“門檻”。
PS:750nit峰值亮度與索尼9000H相當; 94% DCI-P3色域則要高於索尼 2021年新品95J的 92%。
紅米86寸:482nit峰值亮度;92% P3
雷鳥S545C:750nit峰值亮度;94% P3
峰值亮度和色域引數差別帶來的顯示效果的差異在上面這組對比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哪個細節表現更加明顯一眼便知(照片均無後期處理) ▲
從峰值亮度和色域這兩個引數看,更加坐實了雷鳥這款 S545C的中高階市場定位,同時也保證了這臺機器註定會擁有一個比較令人滿意的色彩表現。
3、HDMI 2.1
相較於上一代的 HDMI 2.0,HDMI 2.1傳輸上限速度提高到了 48Gbps,不僅可以支援目前主流的 4K/120Hz影片播放,還能支援 8K/60Hz影片的播放。但客觀說,HDMI 2.1目前只對於遊戲玩家存在意義。對於大部分使用者來說,依舊“效能過剩”,現實作用不大。
但不同於手機這類數碼快消品,電視機買回家一般更新頻率極低,屬於低耗耐用品。所以“是否擁有 DMI 2.1”依舊是我們在選購電視機的時候要重點關注的一個引數。
做個比較容易理解的類比,HDMI 2.1介面相當於目前手機網路中的 5G——眼下看,的確還沒普及,應用價值並不算高;但在 2021年的今天,真的會有人買手機不在乎 5G嗎?我覺得不太可能。
介面方面,這臺雷鳥 S545C提供了 2個 USB介面,1個 RJ-45網線介面,3個 HDMI介面,以及傳統的天線介面,AV音訊介面和 3.5mm音訊輸出介面 ▲
其中 3個 HDMI介面中,有一個支援 HDMI 2.1協議,一個支援 ARC音訊輸出,都是當之無愧的“未來介面”。因此,在介面相容性和拓展性方面,這款雷鳥幾乎沒有任何槽點。
4、其它
前面的內容雖然看起來才區區三條,但實際上基本已經囊括了我們在電視選購中的幾大關鍵引數。除了上面這幾個引數之外,我們還需要看幾個直觀的資料,就能判斷一臺電視的效能優劣了。
其中一個是電視的晶片型號及記憶體大小,這直接決定了電視操作的流暢度 ▲
PS:演示畫面中的拖影是動圖幀率不足造成的,與電視無關。
這款雷鳥S545C採用的型號為 MTK9652的處理器是聯發科在 2020年剛剛釋出的新品,是基於Arm Cortex-A73構架開發的四核心 64位處理器,目前屬於旗艦級晶片。
另外 4G(執行記憶體)+32G(儲存記憶體)的搭配,也是妥妥的中高階標誌。
PS:2G執行記憶體以上就能保證機器流暢操作。這款雷鳥的 4G運存在實際使用中比較給力。
藍芽配置方面,這臺機器直接採用了最新的藍芽 5.2協議,連線床頭音箱使用,可以成功避免延遲(我的漫步者需要升級了)。而這種觀影時聲音來自兩側後方的感覺,非常接近電影院,樓主強烈推薦大家也可以試試!
藍芽的另一個功能就是與遙控配對,從而實現“遠場語音”功能。
遠場語音功能在實現的時候,需要手指長按遙控上的麥克風鍵,其實這是為了保證遙控與發出語音指令的使用者始終保持在一個較短的距離內——因為接收語音指令的裝置是遙控而不是電視,語音指令再透過遙控傳輸給電視進行處理和識別。
搞清楚了這一點之後,我們就可以以非常慵懶和隨意的語調來對機器進行語音控制了。樓主實測語音識別率相當高,並且在極低的音量下,也可以成功檢測,這一點超出樓主預期。
白色字型放大,顯示三原色畫素點
另外,4K解析度也幾乎是 2021年電視選購的重點關注項。但是目前市面上依舊存在四色的“假4K”電視。這裡樓主採用放大白色字型畫素點的方式,對雷鳥的這款 S545C進行了檢測,確認其畫素點由三原色組成,為“真4K”無疑 ▲
投屏方面,除了常規的 APP投屏之外,這臺電視還支援蘋果的“隔空播放” ▲
以 Windows作業系統為例
另外 Mac或者 Windows作業系統下,也支援透過 WiFi直接將內容投屏到電視上進行分享。這無疑大大便利了外部影片的播放 ▲
投屏操作非常簡單,不需要額外下載軟體,可以直接透過 Win10自帶的位於主螢幕右下角“功能列表”-“投影”-“無線顯示器”實現。
總結:
雷鳥電視從屬於 TCL集團旗下,從歷代產品的配置並綜合售價來看,應該意在打造以“年輕”、“網際網路”、“高性價比”為標籤的產品。
以本文這款 S545C系列來說,各方面配置都屬於中高階水準。從引數上看,沒有明顯短板,甚至讓人找不到槽點,是標準的“水桶機”打法——尤其是在 75寸這個級別,縱觀目前的電視市場,在價效比方面用“無出其右”來形容也毫不誇張。
實際體驗方面,樓主對這款電視的色彩表現確實比較滿意,甚至還超出了樓主的預期,750nit的亮度以及 94%的 DCI-P3色域還真不是吹出來的;投屏比較靈活,這一點為“串流”播放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個人同樣覺得非常滿意(電視還可以在息屏狀態下充當音箱使用);再就是很多人容易忽略的藍芽 5.2的加持,為這臺機器外接藍芽音箱提供了保障,可以保證電視在藍芽狀態依舊保持“音畫一致”。
另外,遠場語音實現效果同樣在樓主預料之外,實際使用中非常便利;HDMI 2.1以及 ARC音訊輸出介面為將來的拓展提供了足夠的空間,長期使用比較安心。
非要說有什麼槽點,我覺得應該是遙控器的按鍵分佈對於新使用者上手還是需要一定時間的磨合。
堅持做有態度的評測,生產有溫度的內容。我是番茄,我們下一篇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