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天;但是在農曆裡面,今天可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日子。今天是農曆的十月十九,也就是亥月亥日;可能很多老人都會在今天唸到一句老話 “十月十九晴,陰雨到清明;十月十九陰,透墒待清明”;這句話的大體含義代表著如果在農曆十月十九當天,天氣非常好、陽光明媚,那麼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天氣將會變得非常差,下雨下雪不停;而如果在農曆十月十九日當天是陰天的話,那就代表接下來的時間裡面天氣將會變得略微乾旱,少雪少雨。
當然也有老人認為,也可以根據“十月十九晴,陰雨到清明;十月十九陰,透墒待清明”;這句從古時候流傳下來的話來推測出接下來冬天寒冷與否;但是僅僅憑藉著短短的一句話就能預測天氣的原理是什麼呢?古人們是如何做到的呢?
按照古人的說法來講,因為今天是農曆十月,在古代的歷法當中屬於是亥月;而今天又碰巧是亥月中的亥日,這麼一個非常稀奇的日子,在古人看來“亥生木,木生風,風氣大行,風大行,必生盛寒”;用較為通俗的話來說就是今天的降溫會非常嚴重,並且以今天為分界線,以後的天氣就會變得十分寒冷。
流傳在民間的說法認為雖然今天這個日子裡降溫非常嚴重,但是降溫並不代表一定會帶來降雨或者降雪,颳風下雪都是非常正常的自然現象。不過令我們稱奇的是,古人們就可以利用今天來推測出接下來日子的降雪降雨,他們正式透過 “十月十九晴,陰雨到清明;十月十九陰,散墒待清明”這句話進行推測的。
小編在翻閱過資料後發現了古人為什麼會以今天為分界線,來推測以後的事情,首先我們先把目光聚焦到 “十月十九晴,陰雨到清明”這句話上,按照字面意思上來講,就是:如果今天的天氣是一個非常好的晴朗天氣,那麼將會預示著今後將迎來很長時間的降雨和降雪,綿綿不絕並且將會一直持續到清明才可以結束。
這其實對於古人來講是一件好事:經常務農的朋友們應該清楚,冬季充足的降雪對於來年的種植有著大大的好處,寒冷的冬天會將躲在土地裡的害蟲除掉,而雨雪還可以為土壤蓄積水分;積雪,又好像一條奇妙的地毯,鋪蓋在大地上,使地面溫度不致因冬季的嚴寒而降得太低。積雪覆蓋在大地上。就好像是鬆鬆軟軟的棉花一樣,雪花之間的孔隙度很高,就是鑽進積雪孔隙裡的這層空氣,保證了地面溫度不會降得很低,“瑞雪兆豐年”的說法就是這麼來的。
而對於“十月十九陰,透墒待清明”這句話的解釋為:如果今天的天氣是一個非常差的陰霾、雨雪天氣,那麼將會預示著今後將迎來很長時間的乾旱天氣,並且將會一直持續到清明才可以結束;降雨較少,土壤比較乾旱,田間缺水,直到來年清明才能得以緩解;而且也會帶來非常大的弊端:例如某一些可以越冬的植物因為冬季溫度過高,就會在冬天裡面進入生長的旺盛期,提前的消耗自己準備為了來年開春蓄積的營養,導致在來年開春時的營養供給不足,為農戶帶來非常嚴重的損失。
讀者朋友們看到這裡已經對“十月十九晴,陰雨到清明;十月十九陰,散墒待清明”這兩句老話瞭解差不多了,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了答案:這兩句話並沒有科學依據,因為即使是現在的發展水平,氣象預報也會偶爾有失誤的時候,也不能準確的預測出接下來一兩個月的旱澇情況,更何況是光靠兩句話就能預測天氣的老話;並且時代的發展使得現在的農業並不像以前那樣過於依賴上天,科學的種植方式加上現代科技的加持,早就擺脫了靠天吃飯的狀況;
對於上面這兩句老話,你還有什麼看法呢?歡迎點贊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