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對味蕾永無止境的探索,絕對是一騎絕塵。
這有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八大菜系為證。
在所有食譜都在追求色、香、味,高、精、尖的時候,其實我們的胃對原始滋味的記憶,才是刻骨銘心。
比如在民風彪悍的大西北,總有些吃食,叫吃過的人忘不了,沒吃過的人神往不已。
-01-
岐山臊子面,華夏文明的見證者
吃麵,還得是西北。
而在西北,岐山臊子面怎麼也能排前三甲。
臊子面在陝西的地位不容懷疑,更不可撼動。早在唐代,皇親國戚,顯官貴族在祝壽的時候,必吃麵條,寓意長壽。數千年來,現在陝西人除了生日做壽必吃臊子面,逢年過節、婚喪嫁娶,都要以臊子面款待貴賓。
在過去,陝西人家進了新媳婦,過門的第二天,還有一關考試:一場隆重的擀麵儀式。
新娘子當著親朋好友的面擀麵條,技藝高超的人擀出的麵條厚薄均勻,切條細長,水煮不斷。這樣的新媳婦才會受到婆家的讚譽。因此陝西人家養了女子,從孩童起孃親就手把手傳授技藝。
民風如此,麵條的品質自然首屈一指。
吃麵文化的精髓,就這樣隨著黃河、渭河的流水,流過了千年的歲月,源遠流長。
陝西的臊子面,又尤以岐山臊子面為正宗。
岐山臊子面,臊子和麵都有極大的講究。
西北氣候適宜小麥生長,盛夏時節,正是麥浪洶湧的時候。千家萬戶的婆姨,精選上乘小麥磨粉,和麵擀麵。面要擀得輕薄光亮,切得纖細修長,煮得筋道柔韌。
味道精髓全在臊子上。
選取七分瘦三分肥的新鮮豬肉,切成薄而碎的肉沫。中火燒油,翻炒至肉色泛白時,加薑末去腥;到六七成熟時,放入花椒、桂皮等香料,注高湯,文火慢燉至肉爛。老豆腐用水焯過後,同黃花、木耳一起,用熱油炒熟;熱油澆過的紅辣椒麵中,加入適量陳醋。
碗中先放炒好的老豆腐、黃花、木耳,煮好的麵條覆蓋其上,淋上高湯,覆蓋上燉好的臊子。一碗經濟實惠、老少皆宜的岐山臊子面就做好了。
正宗的岐山臊子面,麵湯酸辣,麵條筋道,臊子嫩滑,紅油浮面,鮮香誘人。
看過電影《白鹿原》的人,都一定記得田小娥看黑娃吃麵的場景。
飢餓的黑娃把腦袋埋在斗大的麵碗裡埋頭苦吃,吃得熱氣騰騰,吃得酣暢淋漓,吃得田小娥的心裡亂糟糟一團,忍不住要感嘆:這才是男人咧!
在陝西吃麵,一定要用大碗,大口吃。最好是蹲在地上,掄圓了膀子吃,不吃得呼呼有聲,大汗淋漓,不足以顯出西北漢子的神韻氣質,也不足以襯托蒼涼雄渾的黃土高原。
-02-
大荔帶把肘子,秦菜中的扛把子
東坡肘子,因為蘇東坡而名滿天下。但作為陝西人,說到肘子,先想到的絕對是帶把肘子。
陝西大荔縣的帶把肘子,更是被譽為秦菜第一名菜,還被列為了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遍觀天下,一道菜有此地位者,並不多見。
能當此殊榮,自然有它的實力。單從造型來看,因帶骨帶蹄,形如刀把而得名。裝盤的帶把肘子,狀似山丘,自有一股西北漢子粗狂豪邁的氣概,當仁不讓是餐桌上的王者。
每逢年過節、婚喪嫁娶,重要場合的餐桌上,一定要有帶把肘子鎮場不可。即便是在當地最高規格的宴席——九品十三花,帶把肘子也是妥妥的主角。
得益於黃河、渭河兩大河流的恩賜,大荔縣是關中平原土地最為肥厚的地方,沃野千里,一望無垠。加上秦人勤勞堅韌,自古以來就是天下著名的糧倉。
豐厚的物產,讓大荔縣人有足夠的條件在一道美食上去追求極致。
材料只選取豬前肘,肥瘦適當。用火燎去沒處理乾淨的豬毛,洗淨,經剝皮、剔肉、斬骨多道頗有些技術含量的工序後,涼水下鍋,猛火燒水,讓肘子的肉質稍微變得緊緻,撈起放在一個粗陶盆中。
陶盆中的作料同樣非常考究,除了常見的八角、桂皮等香料,麵醬是帶把肘子的靈魂,既要保證這道菜味道的獨到,還擔任著提色的重任。
擺好造型,就可以上鍋了。生蒸,是大荔帶把肘子的一個特色,為的是最大限度保留肘子原有肉質的鮮香。
蒸肉的過程大火武蒸,小火文燜,長達四個小時之久,直到陶盆中精心調配的滋味完全滲入到肘子的皮肉之中。
剛出鍋肘子熱氣騰騰,皮肉棗紅,肉質酥爛,用筷子輕輕觸動,皮肉相連之間微微顫抖。夾一口放在嘴裡,肥肉不膩,瘦肉不柴,肥瘦相間,正是相宜。
無需十分用力咀嚼,綿軟的肘肉已經在唇齒之間瀰漫開來,回味無窮。
孔夫子“聞韶音,三月不知肉味”,大概是因為沒嘗過大荔帶把肘子吧。
-03-
東鄉手抓羊肉,正宗甘肅的味道
《本草綱目》有建議:冬天要多吃羊肉。
說起羊肉,自然會有不少人想起內蒙古的烤全羊,新疆的羊肉串。說起甘肅美食,恐怕很多人第一想法也是蘭州拉麵。只可惜蘭州拉麵早已爛了大街,正不正宗全靠緣分。
相比之下,只要吃過東鄉手抓羊肉的人應該都會同意我的意見:真正能夠代表甘肅味道的,非它莫屬。
東鄉手抓羊肉,堪稱一絕。“說起手抓,想起臨夏”;“不吃手抓,枉來臨夏”。江湖傳說,足以說明江湖地位。
東鄉手抓肉的烹飪方法,並沒有奇特之處,真正的妙處在原材料的選取。
東鄉手抓羊肉用的羊,來於東鄉縣的山村。這些地方山高路遠,坡陡溝深。散養的羊群,星羅在陡峭的山坡上,像一朵一朵悠閒自在的白雲,遊弋在西北的山樑之上。
東山的羊,吃的是純天然綠色食品,呼吸的是新鮮無汙染的純淨空氣,無憂無慮,心情愉悅。每天上山下河,漫山遍野撒丫子瘋跑,其運動量比圈養要多上好幾倍,加上東鄉乾燥的氣候,牧草含水量普遍偏低。
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讓東鄉的羊肉質獨步天下。據歷史記載,早在南北朝時,東鄉的羊就是皇家貢品必選。
上好的食材,並不需要複雜的烹飪方法。過度加工,反而是對美味的一種破壞。
東鄉手抓羊肉選取的是當年的小羯羊。宰殺洗淨,冷水整隻下鍋,旺火煮沸,血沫必須要撇乾淨,再小火慢燉半小時到五十分鐘不等。
作料則非常簡單,常見的就三樣:鹽,花椒,生薑。煮熟的羊分不同的部位,或切條,或切塊,配椒鹽和生蒜,供人食用。僅此而已。
煮的時間不好過長,三十分鐘為宜。這樣吃起來才有大塊吃肉那種撕扯的快感,又因細嫩鮮美的獨到食材,不至於給咀嚼和吞嚥帶來困難。
做好東鄉手抓羊肉,有皮有肉有骨頭,肥瘦相間。一切恰到好處。
當地人傳統的吃法叫“平夥”。在閒暇時光,三五好友,眾籌買一隻整羊,在一戶人家做好。東家出力,可不出錢。
羊煮好以後,東家當著所有客人的面,將羊按人頭切割成若干份,每份裡面都必須包含羊的所有部位。一人一份,直接上手,大快朵頤。
肉分食完以後,就煮羊的肉湯,再煮麵片。
一群人在一起宰羊、煮羊、分肉、吃麵,如行雲流水,爽快淋漓。東鄉人還有喝茶的習俗,俗稱“刮碗子”。吃肉喝茶之餘,談笑風生,活生生一副充滿人間煙火氣的寫生圖。
如今的一道手抓羊肉,牽連著東鄉無數在外遊子的味蕾,更是寄託著千里之外的縷縷鄉愁。
-04-
太原半爐雞,山西“四大名燻”第一燻
山西,早在春秋時期就有“表裡山河,必無害也”的美譽。傳說中女媧補天的地方就選在山西,是名副其實的中華民族發祥地,華夏文明的搖籃。
美食,自然不會遜色。
山西有“四大名燻”:燻雞、燻肉、燻醋、燻鴿。
排名第一燻的,正是燻雞,又以靈丘的最有盛名。
選取一年以內膘肥體壯的嫩雞,宰殺洗淨,只在臀部開一個小口,掏空內臟。煮雞時,必須是專用的陳年老湯,外加豆蔻、肉桂、公丁香、砂仁、陳皮等多味中藥材以及香料、作料,文火慢燉三到四個小時。
燻池裡先碼上燒紅的炭塊,講究的山西人一定要在上面覆蓋老柏木鋸末。這樣,熏製出的雞肉別有芳香。
燻好裝盤的雞肉油而不膩,鹹香可口。
靈丘燻雞,已是一絕。太原半路雞在靈丘燻雞的基礎上發展而來,更是絕妙。
取燻雞半隻,手撕成條。旺火燒油,蔥姜爆香,隨即下入雞湯、雞條和其他作料,大火燒開,小火清燴,收汁後佐以冬筍、黃瓜條、蒜苗。
紅潤雞肉,以冬筍的白、黃瓜的翠、蒜苗的綠相襯托,紅白綠相雜之間,在視覺上已經勾引得腸胃蠢蠢欲動。燻雞特有的鹹香,摻雜蒜苗的辛香,更是從嗅覺上直接刺激了味蕾。
據說當年慈禧太后被八國聯軍趕出紫禁城,狼狽西奔,走到太原時,對這道半爐雞讚不絕口,顧不得莊重形象,連叫“好吃”。
世間自有萬種風情,最美不過人間煙火。
無論身在何處,是何處境,只要內心深處還能記起那一縷嫋嫋而上的炊煙,就不會覺得太過悽漠,漂泊的心就還有著落。
文字為物道原創,轉載請聯絡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