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0月,鄧小平初訪日本,就受到了日方破格接待,並在訪日回國不久後的第十一屆三中全會上提出要實行改革開放,實現四個現代化的目標。而之所以讓鄧小平確定了中國未來發展目標,正是因為他的這一趟“訪日之旅”,求到了讓中國快速發展的“長生不老藥”。
那麼,鄧小平訪日的這七天,黨和組織交給了小平同志什麼任務,小平同志又求到了什麼“靈丹妙藥”,拯救當時落後,貧窮的中國?
初訪日本
1978年10月,這個時候的東京,正是秋高氣爽,楓葉初紅的季節。
10月22日,日本東京羽田機場的停機坪上,站著不少日本日本外交禮儀官,仔細一看,站在最前面的赫然是時任日本外相的園田直,他們時而交頭接耳輕聲交談,時而翹首以盼望向天際,看上去十分的興奮和激動,而這種情緒在一架尾翼上有著紅色五角星徽記的中國專機徐徐降落時,達到頂峰。
飛機降落穩定後,就在其他外交禮儀官整理因為等待而有些褶皺了的領口和袖口時,日本外相園田直,出人意料的疾步小跑順著飛機降落停靠的舷梯,奔進了機艙。
而被園田直這種行為驚到的不僅僅是日本的外交禮儀官,還有乘坐專機初次訪問日本的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及他的夫人卓琳。
這一行為在外交禮儀上是極為破規格的,所以看到突然出現在機艙的園田直,鄧小平很快反應過來,並趕在園田直前面開了口,笑容滿面很是親切的跟園田直握手,並說道:“我還是來了嘛。”
“您給我們帶來了難得的豔陽天。”聽到園田直的“歡迎辭”,鄧小平的笑容更深切了,再往前推兩個多月,也就是8月8日,園田直曾經為了締結中日和平友好條約,訪問中國,在園田直飛機落地與當時前去迎接的黃華外長握手,當時北京正是久旱逢甘霖,剛下了一場瓢潑大雨,所以黃華外長一語雙關的跟園田直說:“您給我們帶了雨來,太感謝了。”
因為園田直的不按常理出牌,突然跑進機艙,其餘外交官也從不遠處的原定接待點來了飛機旁邊,與剛好跟著園田直走下飛機的鄧小平握手,然後一起乘車前往赤坂迎賓館。
其實,從日本外相及外交禮儀官的態度上,已經可以看出當時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哪怕當時的中國仍舊落後、貧窮,但是已經讓日本對中國不敢小覷,甚至是重之又重。
赤坂迎賓館坐落在東京市中心,鄧小平一行人乘車前往迎賓館的途中,透過車窗,看到了街道兩旁懸掛著的中日兩國國旗。
赤坂迎賓館前身是天皇的離宮,1968年重新改建,參照的是巴黎的凡爾賽宮,準備將其改建成國賓館,到1974年建成之後,就專門用來接待來訪的各國元首或政府首腦。
所以一下車,鄧小平看著面前的國賓館,顯得十分驚訝:“這裡好比是縮小的法國凡爾賽宮嘛!”
而這個“縮小的凡爾賽宮”也讓我們明白,在1972年,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到中國訪問,在談判中日邦交正常化的間隙,為何提及這個當時還未建成的國賓館,甚至還邀請周恩來總理,希望周恩來周總理能夠成為這裡的第一位客人的用意。
當時接到這個邀請的周恩來總理十分感興趣,還曾表示:只要中日之間締結了和平友好條約,他一定去日本訪問。
然而事與願違,因為多種因素的影響制約,中日雙方從1974年年底就開始的中日和平友好條約談判,一直到1978年才有最終結果,而期間周恩來總理也因為政治因素和身體因素,未能看看這個國賓館。
10月23日,本就富麗堂皇的國賓館擺放了不少各種鮮花,裝飾得更加精美華麗,一時間整個國賓館百花爭豔,香氣迷人。日本首相福田赳夫將在這裡,為鄧小平一行舉行盛大儀式,表示歡迎。
中日和平友好條約批准書換文儀式
鄧小平此行訪問日本的首要目的是對日本進行正式友好訪問,並代表出席中日和平友好條約批准書的互換儀式。
在互換儀式前,鄧小平與日本首相福田赳夫有一個短暫的會談。
會談中,兩人不約而同地談到了締結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的經歷、波折和困難。
中日邦交實現正常化後,兩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發展迅速,先後簽訂了多個業務協定。在此背景下,中國於1974年9月正式提議,中日雙方需要儘早開始締結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的談判。
1975年1月,中國駐日大使陳楚同日本外務省事務次官東鄉文彥開始預備性談判,在談判最開始,雙方就達成兩點共識:
其一,即將締結的條約是保證兩國將來走向友好道路、向前看的條約;
其二,條約內容以中日聯合宣告為基礎。
可是在此共識下,談判進行得並不順利,談判的主要分歧是如何處理條約草稿內的“反霸條款”:
中方認為,《中日聯合宣告》是指導和發展兩國關係的準則,“反霸條款”是聯合宣告的一項重要內容,條約只能在聯合宣告基礎上前進,不能後退。日方則以條約不能涉及和針對第三國為由,不同意將《中日聯合宣告》第7條規定的“反霸條款”寫進條約。
因為在“反霸條款”上,無法達到共識,所以談判一度進入僵局,無法取得進展。直到1978年7月21日,中日雙方在北京恢復締約談判。
最終,中日雙方各退一步,日方同意將“反霸條款”寫進條約,而中方則接受了日方在條約中寫明的“本條約不影響締約各方同第三方關係的立場”這一要求。
1978年8月12日,中國外長黃華和日本外相園田直終於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簽署了中日和平友好條約。
同時,在中日和平友好條約正式生效的這一極具歷史意義的時候,鄧小平作為第一位中國國家領導人來日本訪問,不僅見證了這一時刻,還實現了周恩來的遺願。
會談進行到最後,當聽到福田赳夫無不遺憾地表示自己對中國的認識還停留在戰爭前,對現在的中國不怎麼了解時,鄧小平掐滅了手裡的菸頭,側過身子正視福田赳夫做出邀請:
“我感覺不到這是第一次會見福田首相。聽說日本把坦率的會見叫作‘披浴巾會談’。我願意代表中國政府以及中國人民,邀請福田首相去中國。任何方便的時候,都歡迎。”
對於鄧小平的邀請,福田赳夫則表示“有機會一定要訪問中國,瞭解現在的中國”。在會談即將結束的時候,他們談到中國的漢字簡化時,福田赳夫跟鄧小平解釋了自己的名字,言談中無不得意的說:“我的名字就是取自中國古代《詩經》中的‘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面對這樣的福田赳夫,鄧小平則善意地調侃道:“原來如此,你省略那麼多,不解釋我還真看不出來。”在座的各位聽出鄧小平言語中並無惡意,都一起大笑了起來,一時間,場面十分和諧。
正在辦公室一片和諧的時候,有長官來敲響辦公室的門,打斷了眾人的會談,通知中日和平友好條約批准書換文儀式就要開始了,鄧小平在福田赳夫及日本眾官員的陪同下,前去參加換文儀式。
換文儀式中,福田赳夫率先舉起斟滿了香檳酒的酒杯,向鄧小平表示中日和平條約生效的喜悅,鄧小平緊跟著推開座椅,舉著酒杯移步道福田赳夫面前,表達了自己的喜悅:“為天皇陛下,為福田首相閣下、為日本朋友們的健康乾杯。”
就在在場的眾人因為鄧小平做展露出來的善意而喜笑顏開的視乎,鄧小平做了一個在場所有人都沒想到的舉動。
他放下酒杯,來到福田赳夫面前,跟福田赳夫擁抱了一下。在此之前,鄧小平一般只有在面對社會主義國家的領導人時,才會有這樣的行為。
而福田赳夫雖然一直跟人自稱是“外交家”,但是面對鄧小平的這神來一筆,顯然十分缺乏思想準備和應對之策,所以被鄧小平擁抱著表現的有些慌亂,姿勢也頗為僵硬,站在一旁跟黃華握手的園田直似乎正在為首相的形象憂心,但是他更沒想到的是,鄧小平會在鬆開福田赳夫之後,與他擁抱,所以表現的並沒有比他們的首相好到哪裡去,甚至更為狼狽。
鄧小平拜訪日本裕仁天皇
在鄧小平來日本訪問期間,最讓日本眾人放心不下、提心吊膽的大概就是鄧小平與日本天皇的會見。在日軍侵華時,日本的裕仁天皇已經在位,幾乎可以說裕仁天皇是侵華戰爭的第一發起人,而鄧小平作為反抗戰爭的領導者,這兩人的會面會風平浪靜嗎?這大概是當時所有日本官員最擔心的問題了。
然而,會面出乎意料的順利和輕鬆。
在日本訪問期間,鄧小平還前往皇宮,在正殿行廳拜會了天皇夫婦。這是中國領導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第一次會見天皇,因此日方人士對這次會見頗為提心吊膽,深怕鄧小平會代表全中國人民當面追究天皇在日本侵華戰爭中的責任。
日本天皇在會見外賓的時候,日本外務省都要同宮內廳商議出一個簡單的講話提綱,並讓日本天皇提前將稿子熟記,就是為了避免日本天皇在初次見面是,因為講話錯誤而造成失禮,以導致產生不好的影響或後果。
所以,會見的開始,日本天皇的言行都是在照本宣讀,根據日本外務省擬定出來的提綱稿子在背,看上去十分僵硬與拘謹。
而日本天皇的這種表現讓鄧小平誤以為是對方對侵華戰爭的自責,以至於羞愧面對身為中國領導人的他,所以他一方面寬慰日本天皇,一方面也是有所感慨:
“中日條約可能具有出乎我們意料的深遠意義,過去的事情就讓他過去,我們今後要積極向前看,從各個方面建立和發展兩國的和平友好關係。”
正如鄧小平所說“過去的就讓他過去”,我們都應該明白“昨日之日不可留,明日之日須臾期”,日本在侵華戰爭時期,對我國早就的種種傷害和影響,我們不該忘記,可也不該被仇恨矇蔽雙眼,沉浸在痛苦中,固步自封,而是應該大步向前,強大自身,無人敢欺,無人能欺。
鄧小平的這句話似乎真的安撫了日本天皇,在鄧小平說完這句話之後,日本天皇明顯放鬆許多,話也多了起來:“在兩國悠久的歷史中,雖然其間一度發生過不幸的事情,但正如您所說,那已成為過去。兩國之間締結了和平友好條約,這實在是件好事情。今後,兩國要永遠和平友好下去。”
這句話並不在日本外務省為日本天皇擬定的講話提綱內,顯然也是裕仁天皇的有感而發,在此之前,裕仁天皇在訪問西德和美國的時候,日本外務省都曾就戰爭問題有過反思的話語,可是在此次裕仁天皇與鄧小平的會見中,卻避開了戰爭,但是每個日本人都很清楚,戰爭責任問題是永遠客觀存在的事實,而裕仁天皇顯然也深知這個問題,所以才會有這句“脫稿的真心話”。
日本共同社曾就裕仁天皇的這句話進行解讀,說:“陛下在首次會見中國最高領導人時使用‘不幸的事件’這一措詞,是從天皇的戰爭責任這個角度,間接向中國人民表明謝罪之意。”
鄧小平拜訪日本在野黨領導人
鄧小平在訪日期間,曾前往日本國會議長接待室,拜訪眾議院議長保利茂和參議院長安井謙,並在這裡見到了日本社會黨、公明黨、民設黨、新自由俱樂部、社會民主聯盟和共產黨等6個在野黨領導人。
其中,新自由俱樂部的代表名叫河野洋平,鄧小平親切地跟他說:“你還記得我們在北京見面時說過的話嗎?中日友好,少不得太平洋的穩定,所以,我牢牢地記住了你的名字,洋平。”
稍作停頓,鄧小平又說:“請你永遠不要改名字。”河野洋平對此十分詫異,見他不懂,鄧小平跟他解釋說:“太平“洋”和“平”是我最大的希望。”一句話讓河野洋平恍然大悟,明白了鄧小平的意思。
其實,在河野洋平1977年訪華時,鄧小平就已經對河野洋平的名字,十分風趣地進行過解讀和引申過,只不過當時沒人注意,而河野洋平也沒明白,所以直到鄧小平“舊事重提”,才懂得鄧小平的意思。
這個話題過去沒多久,鄧小平許是想到秦始皇時期,徐福曾奉命東渡日本,替秦始皇尋求長生不老藥的故事,又思及自己此行目的,故而話題一轉,語氣輕鬆,意有所指的說:“聽說日本有長生不老藥,我這些來訪問的目的,第一是交換中日和平友好協約批准書,第二是對日本的老朋友對中日友好所做的努力表示感謝,第三就是來尋找長生不老藥的。”
鄧小平話音一落,議長室先是一靜,隨即明白鄧小平的言外之意後,不約露出善意的笑聲。鄧小平見眾人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但還是解釋了一句:“也就是來日本尋求豐富而寶貴的經驗的。”
日本和中國同時經歷了大戰,可是戰後中國經歷文化大革命導致文化、經濟等的不進反退,給中國的發展造成嚴重的影響,而日本則持續快速發展,已經步入發達國家的行列,經濟、科技已經排名世界前列,所以鄧小平此行訪問日本,重中之重的就是來尋求寶貴經驗的。
鄧小平的話大概是誘發了各黨領導人的幽默細胞,笑聲漸息的議長室,公明黨的代表竹入義勝開了口:“最好的藥難道不是日中條約嗎?”
會見老友,並首次以西方的方式出現在媒體記者面前
10月24日,一座典型的日式庭院,被重重警察所包圍,特別是庭院大門正對的方向,五米一個警察,防衛森嚴,而庭院內,也人潮湧動,還能看到一個人在門口跑進跑出,這是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的私人宅邸,庭院內聚集著40多名田中派議員,都是聽聞鄧小平今日要專程前來包房田中角榮,而一大早趕過來的。
田中角榮在1972年7月出任日本首相,在職期間,他同當時的日本外相大平正芳一起,積極推動並實現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為兩國的和平友好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了。
上午9點多一點,鄧小平在廖承志、黃花、韓念龍和符浩的陪同下,出現在了東京目白臺的田中私邸。
已經等候多時的田中角榮,聽到車響,腳步匆匆地從庭院裡奔出,正好和下車的鄧小平迎面撞上,兩人十分親切的握手,而緊隨其後的田中派議員,自發站在兩邊,齊呼“歡迎”,對於鄧小平的到來,表示十分歡迎。
下午的時候,鄧小平首次以西方媒體會的方式,同記者見面,前來參加媒體會的記者多達四百多名,遍佈歐美亞各國著名媒體。
因為這是中國第一次舉辦西方媒體會,也是中國領導人第一次在出訪國外時,同意以西方的方式與記者見面,所以各方記者十分重視這次媒體會,意圖從鄧小平的回答中找到破綻,挖出對中國影響不好的內容,以此成為濠頭,再次打擊中國。
讓各路記者失望的是,鄧小平的回答滴水不漏,毫無破綻,讓記者找不到空子可鑽。這讓記者們十分挫敗,就在這些記者以為自己西祠那個要鎩羽而歸、無功而返的時候,一名日方記者提出的問題,讓所有記者都來了精神,這名記者提及的就是中日兩國在此次簽訂的條約中,都不約而同選擇忽視的問題——釣魚島。
面對記者的難題,鄧小平並沒有眾人以為的惱羞成怒或者是氣急敗壞,相反,鄧小平的態度十分平和,語氣甚至說得上是輕鬆:“你說的尖閣列島,在我們中國叫釣魚島,你看,我們兩國的叫法都不同,這就是我們雙方不同的看法,當初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時候,我們就約定不談這個問題,這次條約締結依然如此。這樣的問題放一放不要緊,等十年二十年也沒關係,我們不夠聰明,沒有想到解決辦法,下一代比我們聰明,可以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方法。”
第二天,鄧小平在煙雨霏霏中,乘坐新作新幹線前往京都,並在細雨濛濛中,參觀了京都的市容和秋色,面對這裡和中國相似又不一樣的建築文化,鄧小平不停的讚歎“很好”,陪同鄧小平的二條城事務所的上一張高橋告訴鄧小平,講到:“這裡的一切文化,都是我們的祖先向中國學來,而後又使用我們獨自的方式培育起來的。很嚴格說起來,中國是我們的先生。”
對於高橋的話,鄧小平反應十分迅速,高橋話音剛落,鄧小平就立即接到:“現在,我們的位置顛倒過來了。”一句話說得大家笑了起來。
一行人爬上滿山紅葉的嵐山時,鄧小平情緒突然低落了一瞬,因為他想到了周總理。
新中國成立後,周總理公務纏身沒有正式訪問過日本,但是早在革命時期,周總理曾到日本留學,也曾來過嵐山,並且當時周總理也遇到了雨天,還寫下了《雨中嵐山》、《雨後嵐山》等詩詞。
如今,煙雨依舊,嵐山依舊,可週總理已經辭世,徒留物是人非的淒涼。
幸運的是,周總理早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就已經提出要在中國實現“四個現代化”的目標,雖然他無法領導我們去實現四個現代化事業,但是周總理昔日的忠實夥伴,會接替周總理,帶領我們去實現周總理定下的目標。
訪日回國的鄧小平,在不久後的第十一屆三中全會上,提出要實行改革開放,實現四個現代化的目標,透過在日本求得的“藥方”,搭配中國獨有的“藥材”,烹飪出屬於中國自己的“長生不老藥”,並未中國未來的發展保駕護航。
回顧中日這兩千多年的外交,唐朝日本派遣使者來中國學習大唐文化,新中國成立後,鄧小平出訪日本學習日本高速發展的現代化管理方法,一啄一飲,可謂是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