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3世紀以來,荷蘭人透過抽乾海水、填海的方式獲得5200平方公里的土地,讓荷蘭的領土面積增加到4.15萬平方公里,達到原來的1.25倍。這背後究竟藏著什麼原因呢?
❶
荷蘭是如何填海造陸的?
因為風車產業發達,荷蘭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有著“風車之國”美譽的國家,但很多人不知道,其實荷蘭還因為地勢低平,而成為世界有名的“低地之國”。
那荷蘭的地勢究竟有多低?荷蘭幾乎全境為低地,其中四分之一的土地海拔不到1米,而另外四分之一的土地甚至低於海面,只有南部和東部有一些丘陵。
所以為了保障國土不被大海吞噬,荷蘭人從13世紀就開始進行大規模的填海造陸工程,因此也就有一種說法叫做“上帝造海、荷蘭人造陸”。而在荷蘭所有的圍海造陸專案裡,最具代表性的兩個就是:須德海工程和三角洲工程
❷
須德海工程
早在13世紀時,居住在須德海附近的人們為了阻擋海水,就一直在附近的高地築堤,並且在堤內開墾土地來種植農作物,但簡陋的堤壩難以攔截大型暴潮。
於是在1920年,須德海工程正式施工,到了1932年5月,全長29公里、寬90米的攔海大壩建設完畢。
這個高出海面7米的堤壩,透過連線須德海北口兩岸,使得4000平方公里的須德海灣變成內湖,而其中的海域除了被改造成圩田。還有一部分割槽域,透過排鹹納淡的手段,變成了全新的淡水湖泊“艾瑟爾湖”。
當大壩修築完成後,荷蘭又相繼完成了對墾區的開發,墾區造陸總面積共計兩千餘平方公里,成功養活314.3萬遷入人群,這些遷入的人們相當於住到了海底。
❸
三角洲工程
等到1953年,荷蘭政府又一鼓作氣開啟了舉世矚目的三角洲工程,這項工程修建了一條長達32.5公里的攔海大壩,大壩將海水攔住的同時,連線了三角洲附近的各個島嶼,成功地促進了當地航運的發展。
不過近年來荷蘭政府並沒有大力推進填海造陸工程,反而讓得來的土地重新成為溼地。因為在荷蘭人享受造陸帶來的幸福的同時,巨大的生態系統的問題出現了。
比如 在1930年最先完成建設的維靈厄梅爾墾區裡面,海洋食物鏈和漁業受到了重創,蝦、蟹、蚌、螺等海洋生物陸續因缺乏食物而餓死。與此同時,汙染降解和氣候調節受到了很大的負面干擾。
所以後來荷蘭在建設南弗萊福蘭墾區時,將墾區的1/2土地用於農業建設,1/4用於城鎮道路開發,餘下的地區包括湖泊、沼澤、蘆葦蕩和柳樹林,在原基礎上設定為自然保護區。
為了保護國內的生態環境,荷蘭不但暫停了大規模的圍海造陸專案,甚至將部分開墾區重新退還為為溼地。
❹
另一個填海造陸的國家---日本
為了擺脫地域困境,日本多次進行地域擴張,但都是失敗了。無奈之下,日本最終決定以荷蘭為標本,引進了荷蘭的造陸技術,採用造陸的方式增加土地,併成功在東京灣填出了大片土地。
但是為了獲得更多的土地,日本在1957年開始對本國第二大湖泊實行極端的填湖造陸政策,7年後日本獲得大約170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是在成功的背後,日本也因為水域面積的減少,承受著生態環境惡化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