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底到1949年初,隨著三大戰役的勝利,國民黨的勢力在逐步減弱,蔣介石妄想剿滅中共的理想已經是無法實現的事實,1949年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大部軍政要員退守臺灣,企圖以臺灣為根基反攻大陸,然而仍然有一些國民黨大員留在了大陸,為新生的共和國貢獻自己的力量,其中有四位原國民黨一級上將留在了大陸。
1、原國民黨陸軍一級上將程潛
程潛,湖南醴陵人,資深的國民黨元老,早在孫中山時期他就已經擔任廣東大元帥府陸軍次長,非常大總統府陸軍總長等職務,北伐戰爭時,程潛是最初的八個軍之國民革命軍第六軍的軍長,1935年國民黨銓敘軍銜時,程潛被授予陸軍二級上將並擔任總參謀長一職。
抗戰時期,程潛先後擔任過第一戰區司令長官兼河南省主席、軍事委員會副總參謀等職。1939年程潛晉升為陸軍一級上將軍銜,成為當時國軍中十二位一級上將之中的一員。
抗戰勝利後,程潛擔任武漢行營主任,掌管華中軍政,1948年曾參與副總統的選舉,後來放棄所得票改投李宗仁。1949年8月,程潛於陳明仁率領湖南保安部隊及國民黨第一兵團全體官兵在長沙舉行起義,加入人民陣營。
新中國成立後,程潛先後擔任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中央委員會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等職。擔任人大副委員長和全國政協常委期間,程潛經常到全國各地視察工作,廣泛接觸各階層群眾,進行周密的調查研究,根據實地調查所得,提出改進工作的建議。
1968年程潛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民革中央在八寶山為程潛舉行了追悼會。
2、原國軍陸軍一級上將,代總統李宗仁
李宗仁,廣西臨桂人,與白崇禧、黃紹竑並稱為“新桂系三首腦”,北伐戰爭時是國民革命軍第七軍的軍長。1930年聯合馮玉祥和閻錫山對抗蔣介石,爆發了軍閥之間的中原大戰。
雖然同在國民黨陣營,但是李宗仁多次反對蔣介石,然而蔣介石又拿李宗仁沒有辦法,只能恩威並重,1935年李宗仁成為首次銓敘的9個一級上將之一。
抗戰爆發後,李宗仁任第五戰區司令長官,先後參加了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隨棗會戰、豫南會戰等戰役,成為國軍中的抗日名將。
解放戰爭時期,李宗仁先是擔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北平行營主任,1948年當選為中華民國副總統,蔣介石下野後又擔任代總統一職,在擔任代總統期間妄圖與中共分江而治,但最終還是失敗。
新中國成立後,李宗仁以就醫為名到香港,後來又從香港飛到美國,在美國定居了16年。1965年李宗仁攜夫人郭德潔輾轉回到中國大陸,受到毛主席、周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回國後李宗仁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為祖國統一做出貢獻。1969年李宗仁因病去世,享年78歲。
3、原國民黨陸軍一級上將唐生智
唐生智,湖南永州人,保定軍校第一期步兵科畢業,在校期間學習成績優異,成為校長蔣百里的得意門生。經過十多年的奮鬥到1923年唐生智已經是湖南省省長兼湘軍總司令。北伐戰爭時唐生智是國民革命軍第八軍的軍長。
唐生智曾三次反蔣,但是還是沒有被蔣介石幹掉,1935年國民黨銓敘軍銜時,唐生智被授予陸軍一級上將軍銜,成為首批九個一級上將之一。1937年南京保衛戰時,唐生智擔任南京保衛戰的最高指揮官,率部在南京抵禦日軍。
南京保衛戰之後,唐生智基本上淡出了國民黨軍界,1949年8月,唐生智響應了程潛、陳明仁的長沙起義,站到了人民的一邊。新中國成立後,唐生智先後擔任湖南省政府副省長、湖南省政協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民革中央常委等職,1970年唐生智在長沙逝世,享年80歲。
4、原國民黨海軍一級上將陳紹寬
陳紹寬,福建閩縣人,從江南水師學堂畢業後陳紹寬赴英國深造。回國後陳紹寬長期在北洋海軍中任職,先後擔任過“通濟艦”艦長、海軍總司令部參謀長、北洋海軍第二艦隊少將司令。
南京國民政府取代北洋政府後,陳紹寬先後擔任海軍署署長、海軍部政務次長兼第二艦隊司令、海軍部長等職。當時由於國民政府對日的懦弱表現以及國民黨內部的派系之爭,陳紹寬三次遞上辭呈,但最終還是被請回到海軍任職。1935年陳紹寬被授予海軍一級上將軍銜。
抗戰時期,陳紹寬指揮中國海軍與日軍進行了江陰海戰,雖然擊落20架日軍飛機,但是中國海軍第一艦隊主力損失殆盡。抗戰勝利後,因陳紹寬拒絕打內戰所以被蔣介石免去海軍司令的職務,陳紹寬也樂得逍遙,回到老家每日粗茶淡飯,讀書看報。
新中國成立後,陳紹寬受時任中共福建省委書記張鼎丞的邀請,出山重新出現在新中國的政治舞臺上,先後擔任福建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長、華東軍政委員會委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民革中央副主席等職務。1969年陳紹寬病逝,享年8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