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大明朝最後一位皇帝,從明熹宗手上接過千瘡百孔的大明王朝,本想勵精圖試圖重現明皇朝當年輝煌景象,然此時的大明朝早已腐朽不堪,非人力所能力挽狂然。縱使崇禎是皇帝也不行。公元前1644年,闖王李自成率幾十萬兵力攻佔北京城,崇禎自縊於煤山上。九五之尊落得如此下場,結局令人唏噓。
不過,崇禎皇帝死得比較憋屈。因為如若自己的最強王牌出現,就憑李自成手底下那些流寇,何以能攻入北京城。有人說什麼王牌能擋住李自成的幾十萬兵力,怕不是笑話。非也非也,這張王牌還真有那實力。下面就來聊一聊,明朝最強特種部隊——關寧鐵騎。
一:背景
明熹宗天啟二年,關外的後金勢力膨脹至極,眼看整個遼東都盡歸其有。這時候,袁崇煥提出“以遼治遼”,遼人民風彪悍,和中原人不同,他們自小就善於騎射,習俗善武。袁崇煥那時候是明朝的香餑餑,朝廷大力提拔,給錢給糧餉。不但有鐵騎,更有火炮支援。同時,軍隊不止能征善戰,也有將才雲集。後來在遼東叱吒風雲的遼人祖大壽也在其中。
二:鋒芒初露,寧遠之戰
天啟七年,皇太極上位,為了一展自己的宏圖霸業,遼東勢必要踏平。他親自率領六萬八旗軍進攻打錦州,並決定進攻寧遠。而袁崇煥授意滿桂和祖大壽率領關寧鐵騎前去支援,雖然只有區區一萬人,卻極大地鼓舞了士氣。而此時明軍的趙率教堅持不出城,清軍未能攻下這座城市。而當關寧鐵騎趕來支援後,明朝隨即開啟城門,關寧鐵騎一字排開,對八旗軍展開衝鋒與之決戰。
八旗軍也是驍勇善戰之輩,指揮官皇太極更是戎馬一生。在與明軍對決之前,八旗軍一直所向披靡,勢如破竹大敗明軍。哪裡有明軍敢直面他們,更何況是區區一萬人。隨即皇太極下令衝鋒,與明軍決戰。清軍戰士和關寧鐵騎第一次以這種方式相遇。原本以為大明會馬上潰不成軍,結果令人意外。這群關寧鐵騎悍不畏死,初始後排火炮兵遠端支援,打亂八旗軍陣型。而後關寧鐵騎配合,自身重甲鐵騎和八旗軍衝鋒不落下風。更是手起刀落將八旗子弟兵斬於馬下,在清軍傷亡慘重之後,皇太極終於意識到這支關寧鐵騎的恐怖之處。當即決定立刻鳴金收兵。最終這場寧遠之戰以關寧鐵騎大勝而告終。這是明軍第一次在野戰中,取得了對八旗軍的勝利。
三:星夜馳援,再戰八旗軍
崇禎二年秋,在吸取寧遠之戰兵敗的教訓之後。皇太極為了避開關寧鐵騎,率軍繞道蒙古草原。於10月26日一舉突破喜峰口入塞,清軍合圍了北京的最後一道門戶——遵化。如若攻破遵化,則北京城門戶大開,再也無城可守。北京危矣,大明危矣。知曉當中厲害的袁崇煥立即親率9000關寧鐵騎,大軍一路急行,人不離銨,馬不停蹄。日夜星辰急行軍,終於在北京城外狙擊10萬八旗軍。
人數上的差距就應經足夠令人窒息,更何況關寧鐵騎在急行軍之後身體早已疲憊不堪,戰士們的刀都有點握不住了。然後皇太極要的就是這種效果,他讓八旗軍養精蓄銳,在拖垮關寧鐵騎之後,勢必要全殲他們於北京城下,讓大明從此再無抵抗之力。
可惜他還是低估了關寧鐵騎那顆堅毅的軍心。袁崇煥戰前動員士卒,身後就是北京城,就是皇帝,就是父母妻兒。要麼就是勝利,要麼就是屠殺,開戰。國士無雙,袁崇煥挽狂瀾於既倒 ,扶大廈之將傾。此戰,在一片刀光劍影,血染河山之後。八旗軍又一次飲恨與此。
四:英雄退場
其實一個軍隊能做到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時候,那麼這支部隊就會有自己的軍魂。而關寧鐵騎的軍魂,就是那個從出生,到見證他們的成長,直到帶領他們聞名於世的人——袁崇煥。隨著後期袁崇煥被捕入獄,直到含冤而死。這支關寧鐵騎,已經失去了其主心骨。後期這支鐵騎雖被一分為三。但依舊無比強大,其繼承人祖大壽,及吳三桂帶領這批軍隊,也取得一定的驕人戰績。只不過,已經不再是那樣酣暢淋漓的大勝了。嗚呼哀哉,要是袁崇煥不死,對陣闖王李自成那些流寇,不過是徒增關寧鐵騎刀下亡魂罷了。關寧鐵騎,無愧於明朝第一特種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