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以來,智慧手機市場潛流湧動,看似都是小事,但背後卻可能暗含著大故事。
幾天前,蘋果推出了自主維修計劃,該計劃允許顧客獲取蘋果原裝零件與工具,進行自行修理裝置。這項計劃將會首先應用於iPhone 12和iPhone 13系列,之後搭載M1晶片的Mac電腦也將加入其中。
自主維修計劃將會從明年年初開始在美國率先啟動,在2022年或更晚的時候推廣到其他國家。使用者需要在蘋果自助維修商店訂購蘋果原裝的零件和維修工具,蘋果先會開放日常最需要維修服務的部件,例如螢幕、電池和攝像頭。維修完成後,顧客可以選擇將替換下的零件交還蘋果回收,或在未來購買新產品時享受優惠。
幾乎同時,華為手機官方宣佈,為了提升電子產品的再利用,華為正式開啟二手機業務,每一臺官方認證的二手機,都經過120餘項專項檢測,100%原廠器件,每一款官方二手機都裝配全新的電池,搭載全新的HarmonyOS 2系統,提供一年質保。此前華為商城已經上線認證二手機專區,包括Mate 20 RS 保時捷設計、Mate 30 RS 保時捷設計等。
據媒體報道,小米剛剛釋出內部信宣佈調整內部業務,將合併小米有品和小米商城。據悉,未來小米有品和小米商城將結束獨立結算和運營政策不同的情況,一起服務小米集團的新零售目標。
把這幾件事放到一起看,蘋果和華為開始賣“零件”,小米是準備把手機與其他產品一起“跨界”了。
有報道指出,受惠蘋果公司新手機需求強勁,iPhone的主要組裝廠鴻海獲利超出分析師預期,但也同時提出警告稱,由於晶片持續短缺,第四季的銷售額將下降。由於持續受到晶片危機的影響,鴻海預估本季的業務將較上年同期萎縮,主要是消費電子和運算業務下滑。鴻海董事長劉揚偉週五在電話會議上說,零元件短缺將持續到明年下半年。
據外媒透露稱,蘋果方面由於晶片短缺,將2021年iPhone 13系列手機的預計生產目標進行下調,從9000萬部的預期產量下調到8000萬部。三星方面對於取消Galaxy Note系列新品的原因直言不諱,就是晶片短缺導致,並且言明取消新機只是今年的暫時性做法,未來Galaxy Note系列還是會迴歸的。
當然,幾家面對的具體問題並不一樣。在華為手機被遏制後,蘋果賣瘋了,但也受限於晶片短缺和疫情下的開工不足。華為是手機無法完成5G整機,為保持市場連續性,零件也是可以賣的。小米是手機增長承壓,但生態很好,可以平衡發展了。
如果我們看官方的資料,可能並不悲觀。《2021年1-10月份通訊業經濟執行情況》顯示,截至10月份末,三家基礎電信企業的行動電話使用者總數達16.41億戶,比上年末淨增4694萬戶。其中,5G手機終端連線數達4.71億戶,比上年末淨增2.73億戶。
中國信通院網站釋出資料顯示,2021年10月,國內市場手機出貨量3357.5萬部,同比增長28.4%,其中,5G手機2659.0萬部,同比增長58.7%,佔同期手機出貨量的79.2%。
2021年1-10月,國內市場手機總體出貨量累計2.82億部,同比增長12.0%,其中,5G手機出貨量2.10億部,同比增長68.8%,佔同期手機出貨量的74.5%。
由此可以看出,智慧手機需求依然很旺盛,出貨量保持很大幅度增長,但各個廠家如何在疫情和壓力之中兼顧長期和短期、兼顧數量和營收、兼顧手機和其他終端,都要各顯神通了。